西藏徒步:暴雪,寒風,高反,棕熊,蟲草……

#一萬種野法# No.59「念青東徒步」

作者/小羽 非授權禁止轉載

雨一直在下,隨着海拔的降低,地上的泥水越來越多,大大小小的泥坑在眼前延伸至更遠的低窪山谷。起伏的草甸慢慢消失了,煩人的灌木越來越高,逐漸密集,擋住了視線,這種情況讓人緊張。

“慢一點,我們還有多久到營地?”“還有一段距離,在前面的山谷分叉處,有一片開闊地,走進右邊的山谷,會路過幾個廢棄的村子,如果日落前到不了那個藍色的湖,我們就得在村子裡紮營。”

停下休息是一種奢望,也很難找到一處乾燥的地方坐下來。在駐足等待後隊的時候,我注意到路上的水坑越來越大,形狀也愈加清晰。

“恐怕我們要再快一點了,這裡的腳印很清晰,看起來像是剛走過去的。

“這是黑熊還是棕熊?”

“看起來像是個頭不大的棕熊。這樣,我們輪流呼喊,會讓熊知道我們的存在。”

“嘿!哈!嘿!”

穿過一片沼澤和鋪滿石板的橋,看起來是當地人做的,他們把圓木並排架到河上,用繩子捆起來,再把從河邊撿來的石片鋪在上面。不這麼做,這條洶涌的山溪連馬也過不去。橋的那邊是一片開闊地,矗立着幾個廢棄已久的木屋

雨還在下,但太陽已經讓人睜不開眼,近處的草地折射着綠色的柔光,遠處雪山反射着白色的強光。雲層被光的熱量快速驅散,我不自覺的向後轉身想避開這股強光,卻發現剛走過的河上架着一個彩虹。在這個地方,我們被奇異的光包圍了。

“有熊,快看,那邊是熊嗎?快!”

“對!快把我的相機拿出來。”

我取到相機的時候它已經跑遠了,它邊跑邊停下來向後看着我們這羣不速之客,它的動作中既有一絲恐懼,又充滿了好奇。在這個季節西藏的棕熊會因食物短缺從山上下降到人類村落周圍,剛纔那隻棕熊就是在廢棄的房屋內尋找食物。

“嘿!哈!嘿!”

天完全晴朗了,灌木開始變得稀疏,高大的喬木取代它們,我們被五顏六色的樹葉包圍起來。空氣也乾燥通透了,不會像前幾天那樣又冷又溼。

鞋子踩在地上沒有黏糊糊的感覺,乾爽的松針的樹葉鋪滿小路。像是秋天突然降臨,又如忽然回到了北方的樹林。

我看到了一個被砸的稀巴爛的木屋,像是被什麼巨大物體給擊中了,只有一根柱子立在那,上面掛着一個刻滿經文的犛牛頭骨,彷彿一個圖騰。房子後面幾百米高的山坡被砍的只剩下樹樁,掛滿了經幡

這種陡峭的光禿禿的山坡在冬季掛不住雪,很可能是雪崩摧毀了房子。砍掉保護自己房子的松樹,轉而向神秘力量求助時,神靈也會很無奈吧。

“太陽快下山了,我們還有時間到湖邊,我已經聽到了遠處瀑布的聲音,那邊一定就是湖水的出口。”

夕陽映射下的烏堅

從衛星地圖上看,烏堅措是一大片蔚藍的湖。現實如此,它被三面雪山包圍,水質清冽,湖水在夕陽的折射下泛着微微藍光。

湖頭有一小片平地,掛着經幡,像是爲舉辦某種儀式所用。藏族人認爲神山下的湖是女神,他們把經書一般的彩布製成經幡,懸掛在自然奇蹟面前,認爲可以獲得神靈的祝福。不同於其他宗教,這些神靈實質上是自然本身。

藏傳佛教對自然的崇拜源於土生土長的原始本教,後來的佛教吸納了本教對大山大湖的信仰,形成了現在藏傳佛教的特點。

“我檢查了這個房子,裡面有牛糞木柴,還有一個爐子,應該可以在這過夜。”

“會有野獸來嗎?”

“放心吧,野獸不會來打擾我們,我們用木頭頂住門,屋內有煙氣,它們會知道這裡有人。牧民已經替我們教訓過它們了。”

每一個廢棄的房子都有零散的木柴,我們逐一收集,用袋子裝起來。然後再把木柴拖到爐膛附近,用靴子踩斷它們,放進爐火中,噼裡啪啦的燃起來,爐火旺了,驅散了木屋中的潮氣。屋裡很乾燥,門被堵着。

好好的,可以安心睡覺,如果覺得冷了,就往爐子裡添一些柴。

“今天是個好天氣啊!能看到遠處的雪山了,我們繼續向雪山走,看看能不能翻過去。早晨多吃一些,今天要走很多路,能多吃就多吃吧。”

我讓隊員在一處休息,自己順着一條小路翻到一個佈滿碎石平臺,這裡能近距離看到山頂附近的冰川,我用相機長焦端拍下數張照片,放大後仔細尋找可能通行的山口

“前面的山太高,都是冰川,這裡是個死衚衕。九天了,我們也該出去了。”

山谷的盡頭是高聳的雪山以及佈滿冰裂縫的冰川

大致行程參考

DAY1:那曲-嘉黎

DAY2-DAY5:嘉黎鎮-斯榮山口5362-薩普西南坡-5310山口-5414山口-薩普西北坡-央瓊山口5485-薩普撒木

DAY6-DAY8:撒木措-薩那山口5490-娜若-藍湖、白湖-鷹嘴山口5360

DAY9-DAY10:烏堅措-金龍球雪山-赤竹村-金嶺鄉

城市到念青唐古拉

對許多現代人來說,城市代表着文明和理性,舒適和進步。而在遠離城市幾千公里外的念青唐古拉山中,生活在那裡的人大多還過着放牧和採集的原始生活。

山裡女人大多沒有受教育的機會,終生只能在山中養馬放牛。他們的村落間只通過一條泥土小徑維繫聯繫,雖然也有手機,卻沒有信號,電力唯一的作用就是照明。

他們的生活方式是被神靈指引的,包括食物,即使一隻鮭魚游到碗裡,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倒掉。

有許多人問過我爲什麼酷愛去那些危險荒涼的地方旅行,假如是應付式的回答,可能我也會像很多人那樣,用讓人摸不着頭腦的話說:因爲山在哪裡。但我現在有時間,我願意說出更現實的想法。

念青唐古拉山區的嘉黎鎮

念青唐古拉山區的嘉黎鎮我生活的城市有700萬人口,而城區南北和東西的距離只有幾十公里。

在這密集的高樓與複雜的道路之外,有一些不適合蓋樓的小山村。住在那邊的人在城市中也有自己的房屋,但每到週末都會回到家中,打開自己用竹條編成的院門,把最拿手的菜單貼到路邊,便自然有人進入院子就餐。

我所在的,擁擠的城市

我所在的,擁擠的城市他們開着昂貴的轎車,出差要住星級酒店,現在卻一點都不關心地面是用大理石還是紅磚頭鋪成的,不在意桌子上散落的葉子和灰塵,也不在乎在大樹下就餐可能隨時落下鳥糞和毛毛蟲。

對這些人來講,遠離乾乾淨淨的城市,也同時遠離了文明帶來的困擾。

如果從生活品質和困擾中選,他們在一些特殊時間還是會選擇遠離困擾,對城市人來說,這是他們療愈心靈的一種手段。去體驗原始一點的生活,本質上是傾向建立與大自然的聯繫,去修復自己在城市中受損的精神。而我喜歡去山區探險,和那些喜歡吃農家樂的人沒有本質區別,都有同樣的嚮往和初衷。但我更傾向於去接觸純粹的自然。在大核桃樹下吃柴火雞是滿足不了我的探索欲的,所以我只能去尋找更加偏僻,更人煙稀少的荒野

層巒疊嶂的念青唐古拉山脈東段

九天前,假氧氣和路障

層巒疊嶂的念青唐古拉山脈東段去哪尋找?當然是新疆和西藏大片大片的山裡,那裡交通不便,也沒有農家樂,便不會有很多遊客的打擾,我能組上一個小探險隊,自由的在這裡探索記錄。我會背上背囊和帳篷,而不會被無關人員圍觀。

隊友孟強爲了提高生活品質,在西藏那曲市定了一間提供彌散供氧的賓館。但爲了適應低氧環境,我禁止所有人開啓供氧閥。此時已經是我們到達高原的第四天了,如果爲了一時舒服而吸氧,那前面四天的努力就白費了。

站在那曲賓館上看那曲的傍晚

站在那曲賓館上看那曲的傍晚由於長時間在高原山區行走,即使在5000米的那曲,我也能跑上一個長跑。所以,美美的洗一個澡對我就更不是問題了。沒想到隊員也紛紛效仿,結果當晚兩名女隊員:二和小妖就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血氧飽和度從90以上下降到70多。

前一天的血氧飽和度還是95%

前一天的血氧飽和度還是95%我把氧氣閥打開,因爲她們需要氧氣增加抵抗力恢復身體。

“小羽,都一個小時了,血氧還沒變,怎麼回事?”

“可能不是氧氣,我們試一下。點着衛生紙,靠近氣閥,試試有沒有燃燒的更劇烈。”

我小心翼翼的將燃燒的紙靠近“氧氣”,火焰竟然沒有任何改變。

“媽的,這是假氧氣。”

路上的景色

路上的景色嘉黎鎮是進山處,從那曲去嘉黎鎮需要坐4-5小時越野車,大多數藏族男人成年後都要有一臺越野車,不然在這片廣袤荒涼的世界屋脊上將寸步難行。越野車的好處之一是如果遇到關卡,他們可以從周圍的高山草甸穿過去。我不知他們會什麼需要繞過關卡,大概是因爲載着我們幾個外人嗎?

在進山前我們還是被欄住了,可村子是我們的必經之路,不然這次的計劃可就泡湯了。

“你們回去吧,這裡有熊。要過去必須讓縣裡開證明。”關卡的工作人員說。

通往進山處的山谷

通往進山處的山谷顯然這裡並不是任何自然保護區,也沒有任何法規規定我們不能進村。我知道他們只是憑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而去阻攔我們。

就這樣回去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決定繞過公路,這意味着我們要多走很遠一段距離。穿過灌木叢和一片草原後,一條洶涌的河橫在面前。我們脫下鞋子,把石板塞進襪子裡,做成了最簡單的“溯溪鞋”。

清晨的營地

清晨的營地到原定的進山處,已經是當天晚上了。在路邊紮營是有遭遇野獸的危險的,但相對於走夜路,我們還是選擇立即紮營。

村裡的飯店老闆告訴我最近鬧熊災了,晚上有人被熊拍死,村民人心惶惶。

“你們一定要當心,最好不要進山,熊太多了。”村裡的飯店老闆說“沒關係,山上已經沒有食物了,熊都下來找吃的了,我們很難遇到熊。”

如果說一點擔心沒有,那是假的,畢竟熊也會被我們帳篷裡的氣味吸引,可能會尾隨而至。但我相信相對於車禍,被熊拍死是小概率事件。

D2-D5 薩普崗日西坡

薩普西南坡

薩普西南坡薩普北坡的照片在網絡上很常見,但西坡卻很少有人見過。如果你乍一看西坡的照片,還以爲是尼泊爾或者阿爾卑斯的山呢。想看到西坡,需要翻過一個海拔5300多米的石頭山口,沒有路基,對於當地人都是陌生的存在。

山口中間有一大片石頭鋪成的平臺,雖然平坦,但沒有什麼植物願意在這麼貧瘠的地方生長。在這個平臺中間中間鑲嵌着一個藍色的冰斗湖,它告訴我們這裡曾經是一片冰川。

山口中間的平臺

“我們要快一點,天氣變化太快了。”

“好的,可海拔太高了,喘不開氣。”

去往山口的路上遍佈碎石,這些巨石在冰川侵蝕和熱脹冷縮下剝落、碰撞、裂開,充滿了尖銳的棱角。不知道第一個來到這裡的藏民是如何找到這些路的。所謂的路,就是在亂石中穿行,腳下沒有一絲泥土,也沒有任何標記,就像在一片迷宮中找到最優的逃生路線。

在亂石中穿行

在亂石中穿行海拔越高,天氣變化越快,惡劣天氣可能隨時降臨,缺氧讓行動減慢,讓危險更加危險。此時,唯一能做的是保存體力,讓頭腦清醒。

我們到達山口下方几十米時,狂風暴雪忽然降臨,能見度瞬間降低,後面的隊員消失在風雪中,前隊只能暫時躲到大石頭下躲避。

“小羽,山人和孟強還要很久才能上來,我們要等嗎?還是現在翻過去?”

“必須等,不然他們在山口上找不到路。把帳篷和墊子拿出來吧,我們躲到裡面。”

暴風雪降臨

“避難”

雖然我們只是把帳篷頂在頭上,但裡面也比外面暖和多了,風雪絲毫吹不進來。一張薄薄的尼龍布,幾個人擠在裡面,熱氣和溼氣充滿了這個狹小的空間,另一邊是廣闊延綿的念青唐古拉山脈,但寒風和暴雪正在肆虐。

等孟強他們走上來時,雪停了,太陽又重新出來了,天空比之前更清澈,深邃的藍色讓雪顯得很不真實。我們身上所有的顏色都比之前更豔麗,如果我想用相機記錄這個感覺,那必須拉高飽和度才行。

站在埡口上看遠方的路

回望來時的路

山口上的風也不知道去哪了,站在在夕陽下甚至有一些溫暖,雪掩蓋了來時的腳印,就像突然降臨此處一樣陌生。夕陽以及山脊線之處,山體的陰影正在逐漸生長拉長,雖然我們很想在夕陽的餘熱下再享受一會,但山的影子告訴我們要快一點找到營地。

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立即找到營地

這種奇異的光色只持續幾分鐘,之後便是黑暗和寒冷

在這樣一片不毛之地行走,能更能讓人由衷的感謝自然賜予我們的食物和住所。

我們一直認爲那些東西只是工業和智慧的產物,但在這裡,你會發現自然本身能夠提供什麼資源更重要。如果不是我躲在石油製成的帳篷內,蜷縮在鳥類羽絨做成的睡袋裡,那在這個風雪肆虐的夜晚,我無法在這個不毛之地,找到任何能讓我們保命的東西。

帳篷在強風下劇烈搖晃,我只能祈禱帳篷的布料能抵抗住低溫和撕裂,不然我就會丟掉性命。難怪當地人會把高聳的雪山當成神靈去祭拜,當通過努力無法爲生存提供支持時,信仰就會成爲唯一的救命稻草。

我會穿着羽絨衣褲和羽絨腳套睡覺,這樣就無需攜帶笨重的低溫睡袋

早晨我從結滿冰殼的睡袋鑽出來時,發現裝滿水的塑料水袋凍成了一個冰疙瘩,如果不是強烈的高原陽光,我可能就得揹着這個大冰塊繼續前行了。

根據我的總結,這次行程前四個山口都屬於同一個類型:海拔均在5300米以上,充滿碎石或巨石,沒有路基,坡度陡峭。翻過第三個山口後,就能抵達薩普的西坡,有一條機耕路直達冰舌附近,還有兩間十分簡陋的、通風撒氣的鐵皮房子。

有房子住,不論是什麼房子,誰還願意在蜷縮在狹小的帳篷裡呢?

薩普西北坡

我把牛糞塞進熊熊燃燒的爐膛中,熱量和煙氣讓屋子變得乾燥又溫暖。在外面拍星空的隊員慌張的回到屋裡,告訴大家聽到了狼羣的吼叫,我們也學着狼吼了起來。可能是學的太假了,外面再也沒響起狼的叫聲。

D6-D8 薩普風景區

撒木措

薩普的妻子

撒木措薩普北坡的冰湖叫“撒木錯“,湖邊已經開始了現代基建工程,敏銳的商業嗅覺聞到了金錢的味道,這邊還有一排觀景鐵皮房,寫着:遊客救助中心xxx援助建設。這裡一個牀位100元。沒有獨立房間,沒有洗手間,沒有廁所。但經歷了前幾天的艱苦,這種條件已經能讓人感到十分愜意。至少在路上遇到的一對情侶,就打算在這裡多住幾天。

湖邊的觀景房

湖邊的觀景房但在這裡住宿也不是沒有任何顧慮的,首先你會開始慢慢糾結吃什麼好,是牛肉燉土豆還是西紅柿炒雞蛋;手機信號也會讓人更加煩惱,如果發朋友圈,可能會被人覺得這裡是景區,降低了這次探險的逼格,如果不發,又會憋不住;這裡食物的味道會吸引很多不速之客,如果晚上想出門上廁所,也要擔心被屁股後面一隻棕熊給拍掉腦瓜。

說到熊,並不是我們在臆想,事實上半夜就有一隻熊撞門,藏族管理員用聽不懂的語言向外大聲呵斥,很快它就離開了。無論從精神的折磨和肉體的安危上來說,這裡都不宜久留。我們還是決定儘快出發。

薩普衛峰,有人稱之爲薩普的女兒,但娜若的人說薩普的女兒是雙色湖

正在融化的冰舌末端

走到薩普山腳下,發現撒木錯在地圖上看遠沒有現實中這麼大,在地圖標記的冰川位置,現在是一片綠色的湖泊,冰川已經融化退縮到山腳下。即便在遠離文明世界如此之遠的地方,人類工業活動也能影響到這裡的每一個花草魚蟲,每一塊石頭和冰。

但這裡的每一處改變,是否也能同樣影響到身處文明和“理性”世界中的人們?這就是我爲何熱愛行走在荒野的另一個原因,我有一種近乎天真的希望,能通過文字的某種力量,去建立生活在文明世界的人們與荒野的一絲微弱聯繫。

從薩普撒木錯向東走,翻過覆蓋着冰川的雪山山口,就能到娜若。那裡有村子,還有幾座雪山和湖泊,據說是薩普神的私生子和女兒。要想到娜若,要翻過一道延綿的雪山,那道山被冰川和積雪覆蓋,只有一個5490米的缺口可以翻過,有人稱之爲薩那山口,但這個名字無從考證。問當地人,只是回答:“那邊確實有一條路。”

薩那山口與之前不同的是,它被冰川和積雪覆蓋,想要安全的翻過它,需要一定的冰川知識,要知道哪裡可以行走,在降雪多的季節,平坦的冰川表面之下可能分佈大量的暗裂縫。

我們無法發現那些裂縫,所以一直保持在側磧行進。幽藍的暗光從高聳的冰川內折射出來,腳下是焦黑的碎石,這些石頭如稀泥一般,每走一步會滑下來半步。有些碎石下就是冰面的裂縫,要用登山杖小心翼翼的探視,不然就會掉下去。

山口附近的天然冰洞

在山頂的冰川上,發現了一個幽暗的天然冰洞,有近十米高,三層,幽藍的冰壁光滑透明。我後來把照片給山下藏民看時,他們也感到十分新鮮。從冰川下來是延綿十幾公里的漫長下坡,如果沒有好好享用午餐和路餐,疲勞對身體和心靈的折磨就會如這個漫長的下坡一樣。

“這裡有一個屋子!”“來,鑽進去,來幾個人和我去找水。今晚和明早的都一起打來,這樣明天就不用出去挨凍了。”

第二日,遠處有人騎馬走來,黑色的身影在白色的雪地尤爲明顯,他倆在屋前停下,拆掉了阻擋熊的木條,與我們打招呼。我們表示感謝和歉意,但他們似乎並不在意,熱情的幫我們扶上揹包。

告別屋子的主人,我們順着馬留下的黑色腳印,繼續前往山谷更低處。

蟲草治藏

在臨近村子時,遇到了來巡視的官員,聽說我們從薩普翻過來,很是驚異。

“你們要不要饅頭?要不要紅牛?你們一定要小心啊,這裡熊多的很。”

“謝謝,我拿幾瓶紅牛,可能會用的上。”

我看了看路邊村民家的鐵門,上面焊滿了金屬尖刺,這大概是他們防止熊撞門的辦法。

這裡的門都是鐵門,上面焊有銳利的尖刺

從娜若可以直接出山,至此的景觀盡是雪山荒原,如果想探索更多的山谷和更多類型的景觀,需要翻過5400多米的鷹嘴山口,這個山口是全程最艱難的山口。

9月中旬以後,山口上被積雪覆蓋,沒有任何路跡,每一步都充滿了危險。

山口附近的積雪很厚

向上看埡口,十分陡峭

鷹嘴山口因石頭像鷹嘴得名,但從這個角度看更像是狗頭,不如叫狗頭山口

遠處尖刃狀的山峰

翻過山口後的山谷

如果像我們那樣僥倖翻過去,接下來的行程一定會令人驚喜。在我們遇到棕熊前,大家的情緒是低迷的。

8天的行程都是在荒涼的不毛之地行走,而自從遇到文首那隻熊之後,風景開始變化,森林出現了,奔流的河水出現了,樹木越來越粗壯挺拔,更多的色彩開始顯現,不再是那個藍色、白色和灰色的世界。

我們有些時候很嚮往雪山。但待久了,我還是覺得充滿生命的環境更適合人類生存。突然我想起在四川阿壩的大山裡,遇到的一個年輕貌美的藏族姑娘,她一邊擠着犛牛奶,一邊毫無保留的告訴我。“我一點都不喜歡這裡,我想去成都。”

對於生活在念青唐古拉山區的女人,就不會出現阿壩姑娘那些想法,她們長期與世隔絕,甚至無法與我們交流。當我們想借宿一宿的時候,只能請隊裡的女隊員先上前打招呼。因爲在這個季節,山裡留守的大多是女性。如果我一個人去問,就很可能遭到拒絕,甚至會把她們嚇跑。建立了最初的信任,就可以用一些全世界人民都能看懂的姿勢和手勢去交流了,比如雙手合十,放在耳邊就是代表想找個能睡覺的地方。

我們在這片山區的最後一夜,是在一個牆面貼滿牛糞的屋子裡度過的。這個村落的房屋被削尖的木頭重重包住,大概是爲了防熊。靠着牛糞睡覺雖很奇怪,但不漏風,也很安全。

最後一日的道路越來越寬,也越發乾燥,隨着海拔的下降,闊葉林也逐漸出現,五顏六色的如油畫一般。不,油畫也裝不下這麼多顏色,多的已經能溢出畫框了。而想畫出幾日前的風景,用水彩就足夠了。

一條擠滿魚的水渠將我們引到了赤竹村,這些肥乎乎魚擠在橫穿村子的水渠中逆流遊動,互相擠着撞着,爭搶着洗菜老太太隨手扔進水中的菜葉和泥土。

我注意到這裡的房屋大都3層以上,是用純木材建造的藏式豪宅,看起來當地人過的相當富足。

我們的“奇裝異服”引起了一家人的注意,被一個老阿媽和年輕女人邀請到家中做客,她們很熱情的爲我們準備了酸奶和一些食物。但我們除了照片和故事,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分享。男人也從鄰居家趕了回來,向我們推銷他家的蟲草。今年(2019年)的蟲草銷路不好,有很多存貨,而且價格不及前些年了。

我看到客廳一整面牆擺滿了各種造型獨特的鍋,如果沒猜錯,這家人的主要收入是蟲草。因爲那些鍋是寺廟給予捐贈者的功德獎勵,從大小和數量上判斷,他家已經陸陸續續捐了近百萬元。

蟲草成了養生神藥。大量的蟲草在西藏4500米以上的山坡上被採集下來,然後被內地的商人用高價收走,再用更高的價格賣到沿海發達地區,從而完美實現了財富平衡。同時,蟲草也變成了一種有效的法制普及工具。

“蟲草,你們吃嗎?”我問藏民。“不吃。”

念青東薩普線徒步Tips:

◇本線路中途可補給,補給點1在第5天的薩普遊客救助中心,補給點2在娜若的村子小賣部。可買到方便麪、奶茶、麪粉、蔬菜、牛奶、可樂等簡單食物。

◇本線路中途可出山,出山點在:第2天薩普西南坡公路,可攔車;第5天的薩普景區;第6天的娜若。所以本線路也可以只走5天或6天。

◇9月中旬後海拔4500米以上的牧屋大多無人居住,可以住屋子。

◇由於熊會被氣味吸引,紮營時廚房和用餐地點應遠離帳篷50-100米外。

◇該線路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進山前需進行3-5天高原習服訓練。

◇ 9月中旬後部分山口積雪很厚,很可能無法通行。

◇部分水源較差,必須攜帶戶外淨水器。

◇本線路強度很大,幾乎是一天一個初級雪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