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道理都懂,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2024開運帖

第432篇原創文章

突然發現,截止上週一,我這個小小的公衆號已經建設了整整七年!人類最難熬的七年之癢被我熬過去了,給自己鼓掌~

從最初的每週二更,到後來一週一更,斷斷續續也累積了四百多篇原創文章,加在一起不知道有多少萬字,都是我自己一筆一劃敲出來的。仔細想想,能堅持下來也是真的不容易。隆重感謝一下我的電腦、雙手和雙眼,辛苦這三位摯友啦~

很多人都以爲我的公號有專屬小編。No,木有小編!唯一的小編就是我自己。所以,任何排版啊、字體啊、措詞啊、內容嚴謹性啊……等方面的不盡人意,很感謝各位讀者朋友一直以來的包容和指正。

作爲一名臨牀工作者,所有科普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完成,是秉承白衣的職業熱情免費分享給大家的、自認爲有用的知識。如果其中某一條剛好能對您和您的親友有幫助,那便是我無盡的喜悅和福報。

今天這篇,引用幾個發生在我工作和生活裡的小故事,跟大家聊聊看似簡單、其實莊重的生命哲學。感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你們在留言區分享共鳴或體驗。

故事一

14歲男孩,身高1米7多,體重110公斤,血尿酸值760多(正常上限值的2倍),胰島素抵抗。醫生建議用藥和減重,減慢或避免發展成爲2型糖尿病。在營養門診溝通的過程中瞭解到,從小學開始,家長就因爲過於心疼孩子,總怕“營養不夠”,給孩子吃了太多大魚大肉和高糖高脂的食物。在這次發現高尿酸血癥和胰島素抵抗後,纔剛剛戒了幾乎每天喝的甜飲料……

爲了減重,孩子自己這兩週把嘴管得很嚴,恨不得天天吃素。我忍不住唸叨了一句“這可憐孩子”,媽媽立刻眼淚就下來了。

我想,若真的早早就發展成爲“三高”,媽媽一定會更難過。

故事二

跟一個精通易經八卦的朋友聊閒天兒,從他的專業角度探討因果(此處我們不講迷信哈,只是引出後面的內容)——做錯事卻不自知或否認問題出自自己,不去糾正錯誤,以後的命運會受影響嗎……

最後的結論就是:老天可曾饒過誰,老來得福纔是真的有福。

再然後,我話鋒一轉,跟這位朋友說:所以,請在年輕的時候減肥!(他最近想減肥卻總減不下來)

朋友:有點道理……

故事三

朋友的兒子,膽結石,犯過幾次膽囊炎。本來一直很注意飲食,前段時間由於緩解得比較好,放鬆警惕“嗨”了一大頓。結果,再次發作。愣是被一個直徑3毫米的小石頭堵住了膽管,白細胞蹭蹭蹭躥到三萬多,差點兒就手術摘膽!

好在他自帶貴人運,找對了專家。最後有驚無險,小石頭在膽管炎症退去後自己出溜回了膽囊。

但從這以後,超級自律,嚴格忌口,醫生不讓吃的堅決不吃。飯量雖然沒減,但因爲飲食脂肪大大剋扣,愣是讓一家子都跟着減肥成功……

這小夥子現在吃飯計算食物量,逛超市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三餐這叫一個健康!

故事四

某天,門診來了一位外籍患者,八個月前他住院期間,我曾給他做過結腸部分切除術後的詳細飲食指導。

去候診區接患者,見到他的瞬間,我愣了2秒鐘,又猶豫了2秒鐘纔敢叫他名字——不到1年的時間,他的頭髮都白了,額外還多了稀疏的白鬍子,臉也不及當初飽滿。

他的年齡比我大1歲,出院前的樣子,我還有印象:高高大大精神矍鑠,一頭黑髮……我甚至記得跟他說要少吃紅肉和加工肉製品時,他滿臉小孩子般的遺憾~

故事是,他後來因爲腸癌做完了化療。而他自費來營養門診找我的原因,是想確定他當前的飲食還有什麼應該調整改善的地方。他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身體儘可能健康”。

溝通後,我發現,他已經極致地自律,無論飲食、運動、睡眠。我可勁誇他,他說“我沒有選擇呀,這難道不是我必須做的嗎”。在幫他做完飲食建議後,他甚至問我在哪裡才能掌握到靠譜的營養學知識,畢竟網上的說法魚龍混雜。雖然他不準備成爲像我一樣的專業人士,但他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有“專業裝備的”。

這樣的故事有很多,今天就講這些~

所以,爲什麼我們中的很多人,道理都懂,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因爲:只是從字面上知道了道理,未能從根源上了悟。

人們總說知行合一難,認爲知難行易。但其實,知與行,從來都是同時發生合而爲一的。二者是一體的,而非分離分割。如果未能執行到位,只能說明其實並不知。

舉兩個生活中非常淺顯的例子:

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不能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衝進熊熊大火,也不會把自己的手直接伸到爐火裡試溫度。因爲見聞過或體驗過被火燎傷甚至大面積燒傷的可怕。

若非神志不清、或極爲特殊的緊急情況,幾乎沒有哪個司機會主動闖紅燈,因爲知道這樣做的結果是扣錢又扣分。

大家看,這樣的知行合一難嗎?

但是,當我們提醒/勸說大家少抽菸、少喝酒、別吃夜宵、早點睡覺、多做運動……這些最簡單的事兒,爲何往往收效甚微呢?因爲:由這些行爲累積導致的對健康的不良影響,短時間內還沒有在自己身上實現“量變到質變”的突破。

換句話說就是:還沒讓自己因此生重病,沒有因爲這些“疼”過。

這也是爲何很多聲稱戒菸會折命的老菸民,幾十年的煙癮在裝完心臟支架後立刻戒得乾乾淨淨!而但凡被痛風石或膽結石折磨得死去活來的人,以及心腦血管梗塞事件後遭遇過偏癱的患者,都老老實實聽醫生的話,再不敢胡吃海塞……

種因得果,人生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功課;

身安心安,人生最終的也是唯一的目標。

不僅僅是疾病與健康,生命中的林林總總,都是同樣的運行邏輯。我們如果可以帶着覺知去生活,帶着敬畏心去關愛自己和身邊的人們,就能避免很多因爲無知、盲目、任性、傲慢等等原因吃錯的飯、走錯的路、做錯的事、說錯的話、傷錯的人......就能讓身體和心靈都可以安寧自在,不讓未來的自己因爲既往的失誤而後悔。

醫者,不敢說有大愛,但至少有顆媽媽心,偶爾甚至聖母心氾濫——不願意看別人現在和/或未來受苦。特別容易基於職業習慣勸說大家不要這樣避免那樣,說多了難免招人煩,容易給人一種“不讓享受當下”、“限制個人自由”、“好爲人師”……的印象。

但其實,只有當過醫務工作者的人才懂這其中的善意。

以我這個專業爲例,作爲一名兼顧門診和住院的臨牀營養師,要面對的患者,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到滿頭白髮的百歲老人——跨越了生命的全年齡段。涉及的疾病種類,涵蓋了內外婦兒腫瘤等各科。常常是前腳剛看完一個生機勃勃的小生命,緊接着就要去幫助一名因爲惡疾就要走到生命盡頭的成年人。

診室病房裡,循環往復上演着人生一幕幕悲歡離合的故事。因了這些生命的故事,我們這些醫療工作者,纔有機會提前知曉什麼叫“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所以,我感恩我的每一名患者。他們是我最好的老師,不僅幫我學習鞏固積累了專業知識和經驗,還讓我早於自己的生理年齡懂得了太多生活與生命的哲學。

今天,我想把我有限的體悟,作爲七年禮物分享給大家,它們都是我的那些病患老師們已經替大家經歷過的傷痛和教訓。如我篇頭所說,如果剛好能對您有幫助,那便是我無盡的喜悅和福報。

知行與身心,緊密相連。知行合一達成的越多,身體和心靈越能自在。心不安,會讓身體出現諸多不適;身不安,會給心靈增加太多負擔。人這一輩子,不過就這些道理。真懂了,未來的你我行至耄耋皆無憂。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或恐懼觸動、或捨不得觸動、或不知道可以觸動的“舒適區”——我們最害怕改變的、往往是最影響我們照見智慧、遇見更多精彩和可能的阻礙。改變,常常需要莫大的勇氣。然而,一旦開始改變,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可以更美好更自信!原來我們身上自認爲的缺點,其實是命運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

2024年即將拉開序幕,如果你願意相信我這一席話,不妨嘗試輕輕觸碰一下自己的舒適區。無論是每天多走10分鐘、多吃一口蔬菜、少抽一根菸;還是多讀幾頁書、早睡一會兒覺、多學一門新技能;亦或是去修正自己曾經說錯的話、做錯的事、傷錯的心……未來的你們,一定會感恩當下勇敢而智慧的自己!

謹以此文,感恩陪伴我七年的你們。謝謝你們的不離不棄與信任支持,願你我都能健康、喜悅、自在、安然!

—— 全文終 ——

(文中用圖來自網絡)

記得給公號加 ⭐️星標哦

否則可能隨時找不到我

遂謙碎碎念

種一棵樹,

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

其次是現在。

小屋主人簡介

劉遂謙:澳洲DAA認證註冊執業營養師(APD),中國營養學會認證註冊營養師,澳洲DAA及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悉尼大學臨牀營養學碩士研究生(MND),同時持有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兒科營養研究生課程證書,臨牀營養師,科普工作者,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關愛孕產婦健康公益活動專家團成員,北京健康管理協會營養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嬰幼兒輔食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Krause營養診療學》等譯著的翻譯委員,衆多雜誌及媒體營養專欄作者,曾主編過五套母嬰類圖書,著有《寶寶餵養7堂課 告別焦慮從食育開始》一書。17年面對臨牀老幼孕產病患,認定未病防治和心理支持,是醫者幫助和療愈的方向——科普之路,我們一起努力。

個人微信公衆號平臺:Liu_suiq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