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義院士:98歲高齡仍然活躍在醫學教育前沿

新民晚報訊(特約通訊員 焦葦 記者 易蓉)他奮鬥在醫學教育一線超過70年,先後培養博士21人、碩士34人,造就了“一門四院士”的佳話。他在國際上首創應用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使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成爲世界上第一個可被治癒的白血病,登上世界醫學最高峰;他98歲仍然活躍在醫學教育和人才培育的前沿陣地,自創特殊的“考卷”查房方式,培育鍛造了大量優秀醫學人才。

他就是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功臣等榮譽的我國著名醫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用“心有大我”的家國情懷和“國之大者”的奮鬥身影書寫着“與國同行”的壯闊人生。

奮鬥踐初心,一生爲人民

在衆多難治療的疾病中,白血病無疑是最令人聞風喪膽的一種。但如今我們已經實現了對APL的控制,這樣重大的成果與王振義院士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

70多年中,他始終致力於血液內科學的醫、教、研工作。在非常困難艱苦的條件下,他和團隊經過多年的奮鬥和探索,嘗試了無數種方法,測試了無數種藥品,最終爲腫瘤治療找到全新的理念與方法——誘導分化療法,使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成爲全世界第一個可被治癒的成人白血病,確立了國際公認的白血病治療“上海方案”,被國際醫學界譽爲“人類癌症治療史上應用誘導分化療法獲得成功的第一人”。使中國佔領血液腫瘤治療制高點,爲世界腫瘤治療貢獻了中國方案,拯救病患無數。

在當時世界的醫療環境中,王振義及其團隊研究出來的這種白血病治療機制無疑是首創性的,倘若他們對此項藥物申請專利,所獲得的利益不可估量。但面對飽受病痛折磨的白血病患者,王振義毅然放棄了申請專利的機會,將自己和團隊研究出的成果幾乎以無償的方式交付給了當時的醫藥市場,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2010年,王振義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這一至高榮譽。面對榮耀、載譽前行,王振義卻始終不忘初心。他對學生們說:“我對大家有個要求,就是要在心中播下‘大醫’的種子,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至於我自己,我只希望餘生能再做些事情。50年過去了,我們只攻克了一種白血病,還有二十多種白血病需要我們去攻克,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啊!”

一門四院士,薪火始相承

王振義不僅是一位醫術精湛的醫者,也是一位桃李芬芳的伯樂。他1948年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獲博士學位。此後先後擔任過內科學基礎、普通內科學、血液學、病理生理學等教學工作,先後培養博士21人,碩士34人,一大批本科生和年輕醫生,2003年被評爲“上海市教育功臣”。“我只是想以我綿薄的力量,培養更多的醫學事業的接班人”,是這位98歲老教授的心聲。在他培養的衆多學生中,最爲人們所稱道的是他的三位院士學生——陳竺、陳賽娟、陳國強。他們都是醫學界頂級的研究英才,在各自的醫學領域中爲人類健康奉獻、奮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認識王振義時,只有中專學歷,但是,獨具慧眼的王振義教授,卻相中了這個務實好學的青年,將他收爲研究生。現任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陳賽娟則是一位巾幗英雄,她嚴謹細緻,專注於學科研究,深得王振義賞識。除了平日的帶教指導,王振義教授總是傾囊相授,甘爲人梯,每一次都堅持把他們列爲論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最後。這對當時論資排輩已經習以爲常的學術界來說,是破天荒的驚人之舉。1984年,王振義教授又推薦陳竺、陳賽娟遠赴法國巴黎第七大學聖·路易醫院血液研究所學習。獲得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科學博士文憑後,他們毅然選擇回國,回到瑞金醫院,繼續在恩師指導下工作,並最終闢出一塊令人矚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在事業頂峰期,1996年,在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第二年,王振義將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的位置交給了42歲的陳竺。“人生就像拋物線,有峰頂,也會衰退,一旦進入下降趨勢,就要及早地退,讓更有能力的人來幹。”這是王振義的肺腑之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原院長、“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陳國強是王振義的另一位得意門生,如今也已經成爲國際白血病研究領域中的傑出代表。正是王振義的虛懷若谷和無私奉獻,創造了一門四院士的佳話,也成就了醫學教育界三代杏林英華的清雋風華。

探索永無歇,丹心濟後學

2003年,王振義將所有行政崗位“讓賢”,“無官一身輕”,但他依舊奮戰在醫學教育第一線。也是那一年,他自創了一種特殊的教學查房方式——開卷考試,即每週初由學生提交臨牀上遇到的疑難病例,形成“考卷”,他在一週內搜索全球最新文獻資料,不斷學習、思考、分析後做出“答卷”,並在每週四與學生一起交流,將自己分析的成果教給大家。他說:“我的這些學生現在都是醫院的骨幹,非常繁忙,我現在相對空閒了,可以成爲他們的眼睛,用我的知識和經驗進行篩選分析,這樣可以節省他們的時間。我帶給他們一些新知識,解決了醫療難題,解除病人痛苦,我很開心”。王振義認爲,開卷考試能補充傳統查房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其做法是每週先收集患者的臨牀資料、檢查結果、要解決的問題、提出的疑問、理論和新知要求,做好PPT,在病例討論時,向各級醫生、進修醫生進行講解,這樣既解決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問題,又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王振義是醫學教育家,也是一位臨牀醫生,是難得的能將臨牀和基礎知識融會貫通的大家。爲了解開每週學生們提出的問題,王振義每週要看上百篇全球最新的文獻,並通過醫學邏輯思維,分析、推導出的一個診斷,往往也是全新的結論。他非常享受這個思考學習的過程,而在將自己學習的東西講給大家的教學過程中,他不但告訴大家結論,更重要的是呈現一名卓越醫生的臨牀分析過程,更多地教育年輕醫生如何從臨牀表現、各類複雜的化驗,將各種文獻知識融會貫通,進行思考和分析,獲得一個真正的診斷。這是訓練臨牀醫生最好的方法,如今全國同道都希望參加瑞金醫院這個開卷考試。每週四都有二十多個醫聯體鏈接到瑞金醫院遠程教學平臺,開卷考試的影響廣播全國。王振義院士的勤奮好學和鑽研精神不斷感染、鞭策着年輕一代的醫生們在醫學的道路上不懈進取,勇攀高峰。王振義說:“最近這10年,我的‘開卷考試’答案已經梳理成《瑞金醫院血液科疑難病例討論集》專著,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第一、第二集,共計42個病例、68萬餘字。例如第一集中的‘IgG4相關淋巴結病’一病,就是近年來新命名的疾病,討論既解決了患者的診斷與治療,又綜述介紹了此病的發病機制、診斷關鍵和治療方法。只要是對病人有利的事,讓學生受益的事,我會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上面,我會把‘開卷考試’一直做下去,做到做不動了爲止。”

“我進入瑞金醫院30年,跟着王老師幾十年,王老師自稱‘學生’,接受我們的‘開卷考試’,我很感動,也很感慨。”瑞金醫院血液科主任李軍民教授說,王老師總結這一生出了“三本書”,一本是上世紀50年代他從事出凝血機制研究,發明了血友病檢測的本土技術;一本是80年代,利用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還有一本書就是延續18年至今的每週“開卷考試”。對於這樣的形式,瑞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糜堅青說:“王老師精彩的教學查房活動,對我們年輕醫生來說是幫我們把‘飯燒好了’、‘菜炒好了’。而且王老師講的都有出處,如果感興趣,我們還可進一步深入地瞭解,向他求教。”

“醫學的轉化就是學以致用,也是學習與實踐的結合。”王振義說。其實每週一次的“開卷考試”就是王院士最喜歡的“網上轉化醫學”,因爲其中既有他自己學習思考的成分,更重要的是教導年輕人對疑難問題如何利用現有的科學知識,重新組合、分析。

王振義院士不僅在自己醫院內進行“開卷考試”,還將這項有益的教學工作擴展到上海市其他醫療單位。在瑞金醫院的兄弟醫院仁濟醫院、上海九院以及瑞金醫院血液學醫聯體的其他單位同仁醫院、徐彙區中心醫院中,也經常邀請王振義院士前去指導、查房、授課。各家醫院血液學科的青年醫生集聚一堂,聆聽這位醫學大家的獨特見解,成爲他的“編外學生”。

2021年教師節前夕,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看望97歲的王振義院士。王院士打開了電腦,展示自己今天即將“開卷考試”的PPT,他說,“每週一血液科醫生們給我一個疑難病例,我就在電腦上找尋全球最新的文獻學習,並且梳理、分析、學習,我97歲了,但我還是個學生。” 李強書記對王院士活到老、學到老、教書育人不倦表示敬意,並讚歎,您不僅爲我國醫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更甘爲人梯培養了一大批醫學和科研領域的頂尖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您的爲人爲醫爲師爲學都是全社會學習的榜樣。

2022年疫情封控期間,王振義院士在家始終與科室、學生保持聯繫,在線指導各類教學工作,並自學視頻會議軟件系統,在線開展教學查房和“開卷考試”,燃燒自己的光和熱。

育人德爲先,大愛潤無聲

王振義是一個在醫學教育戰線上已工作了超過70年的老兵。他認爲,醫生是一個需要有高尚職業精神的行業,是一個最要強調“德”的工作,所以醫學院校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醫德,讓學生在未來走上醫療崗位時,能夠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爲自己的首要任務,作爲最大的樂趣和安慰。在王振義眼中,醫學生在大學接受的是醫學職業教育,所以在注重培養學生醫德的同時,醫學技術的培養是醫學院的責任和主要任務。“現在我們學校的教學條件、設施和經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都說上海的醫療水平能和國際一流接軌,但我們醫學生的水平和醫療能力培養能否達到國內、國際一流,除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毅力外,關鍵在於學校的老師。”王振義還說,不能想象一個道德敗壞、一心想錢和謀私的、不求上進的老師能爲學校培養出好學生,引領學生實現他們的理想。我們一定擁有一批品德高尚、學術水平高深,並不斷學習、有創新精神的老師。

王振義院士以身作則,帶頭實踐自己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他總是說,做醫生,要有精湛的醫術,最關鍵的還要有愛心,一定要淡泊名利、勤勞務實。醫生一生追求的應該是一種崇高的境界,爲人類健康事業做貢獻,捍衛生命是一種職責和義務。對於病患,王振義院士也總是給予最大的關懷。他不但拒收紅包,還經常自掏腰包給貧困病人補貼醫藥費。

近十年,王振義每年都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定期捐款,幫助貧困地區羣衆;汶川大地震後,他委託弟子陳竺轉交給四川殘疾傷員捐款,新冠疫情期間,他託同事取出積蓄,向湖北捐款。他出資設立了青年醫師獎勵基金,希望更多幫助青年醫生成長,卻不肯使用自己的名字爲該項基金命名。

2020年9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王振義被授予“生命科學獎”,以表彰他對治癒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做出的決定性貢獻。該獎項宣佈後,生命科學獎委員會電話連線了王振義院士。得知獲獎後,他表示:“心情好的壞的都有,一方面我們國家重視科學,研究工作對人民有益就受到表揚和獎勵,作爲受獎者當然非常高興。但是,另一方面我也憂愁,這個獎爲什麼不頒給年輕人?”王振義一直關心青年醫學人才的成長,他認爲:“獎勵年輕人可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實現我們的理想。”對年輕人的成長成才和評價體系,王振義認爲,判斷一個青年人怎麼樣,就看他有沒有創新性、鑽研性,有沒有刻苦地做好工作,有沒有耐得住寂寞的態度,因爲成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對於“獎金您準備怎麼分配”的提問,王振義說,他已經請瑞金醫院幫忙全部捐給扶貧基金會。

希望在青少年,王振義十分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年事已高的他謝絕了不少社會活動,卻始終和自己的母校盧灣第一中心小學的師生保持聯繫,堅持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講授個人成長經歷,普及醫學知識,樹立治病救人遠大理想。希望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立志爲人民作貢獻,爲祖國作貢獻,爲人類作貢獻。

王振義熱衷公益的精神一直深深感染着他的學生。如今瑞金醫院血液科已經連續7年派出醫生援藏,把王振義的公益志願精神傳播到西藏日喀則,王振義的學生陳賽娟院士也在西藏建立了第一個院士工作室。7年來,瑞金醫院血液科醫生們在西藏日喀則接力支援,救助了無數血液病人。瑞金醫院副院長、血液科副主任趙維蒞教授感嘆,我們在王振義老師身上深深體會到三個度:“第一是醫療的高度,就是高水平的診斷和治療;第二是科學的深度,通過疾病的表象,去探究疾病的本質;第三是溫度,關心愛護每一名患者,這是作爲醫生的基本行爲準則。”

在王振義的辦公室裡,掛着這樣一幅畫:一棵參天大樹,每片葉子上都貼着一張燦爛的笑臉——那是王振義近百名學生集體送給他的禮物。笑容,是人們對這位德高望重的醫學泰斗的謝意與祝福;綠蔭,象徵的則是榮譽背後的精神傳承。如今,王振義的學生們遍佈海內外,絕大多數都已成爲所在領域的領頭專家和中堅力量。他們以自己的老師爲榜樣,學習他的做人道理,對醫學理論和臨牀治療都精益求精,共同爲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活到老學到老,說的就是王振義院士,他始終保持着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和旺盛的求知慾,他用學生的姿態去探求事物的本質,又用老師的身體力行來影響和教育下一代的醫生,竭盡全力帶動學生,教會他們既滿懷愛心,又保有求知慾,他的學生一直都受到他無私奉獻精神的感召。

他是一名醫學家、一名實踐者、又是一位教育家、一位思想家,他的醫學使命和教育人生從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