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兩岸政經矛盾的決定力量
旺報社評
2020年臺灣經濟成長率2.98%,表現可圈可點。特別是處於疫情打擊、全球經貿嚴重衰退的情況下,作爲一個與全球經貿高度連動的國家,表現更是難能可貴。疫情控制得宜,生產活動照舊,出口動能得以維繫,是個中關鍵。不過,兩岸經貿鏈結加深,拉擡臺灣出口,更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根據財政部統計,2020年臺灣出口年增4.9%,而出口動能最主要來源是大陸(含香港),成長率14.6%、貢獻度5.9%,遙遙領先其他出口市場,金額也創下歷史新高的1515億美元,比重更是來到史所未見的43.9%高峰。美國排名居次,成長率與貢獻度也有9.3%及1.3%,但相較大陸,仍有段不小的差距。
這些數據清楚顯示,大陸市場對臺灣的重要性,沒有其他經濟體可以取代。有人從產業需求角度強調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的亮眼成績單,主要是因爲大陸半導體產業積極拉貨、囤貨所造成的,背後代表的是大陸對臺灣的依賴。的確,從實際出口的數據來看,2020年積體電路毫無疑問是臺灣最大宗出口貨品,佔臺灣出口比重高達35.5%。足足比排名第2的電腦及周邊裝置(3.1%),高出3成以上,其中超過6成(61.3%)都是出口至大陸及香港,證明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確實需要臺灣的奧援。不過,換個角度來看,這不也剛好說明兩岸經貿鏈結逐漸加深的事實。而這樣的趨勢,看來還會持續下去。
原因很簡單。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對全球經濟格局造成根本性的質變。在疫情劇烈衝擊下,美國經濟陷入明顯盤整,中國卻反向加速崛起。近期一些國際知名智庫紛紛預測,大陸經濟規模超越美國的時點將比原先的預估提前5~7年。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及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分別指出,最快2027年,最慢在2028~2029年,大陸將成爲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野村證券更認爲,如果加入匯率變化因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若持續升值到6左右,則大陸經濟規模躍升全球頂點的時間可能會進一步提早到2026年。
這意味接下來10年,大陸市場將是全球最受矚目的焦點。無論外貿部門的進出口,或內需部門的消費與投資都將快速成長。《金融時報》最近一篇報導指出,2020年大陸經濟快速復甦,隱含的可能是新一輪產能擴張週期的啓動。包括數位建設、新基建、高端製造業等,2020年底產能增速都超乎預期。根據過往經驗,這樣的循環週期爲時不會太短,將爲兩岸經貿互動與往來提供龐大的市場與空間。
有隻看不見的市場之手在引導
兩岸經貿鏈結加深,主要源自於市場力量的驅動,而非政策的引導。當大陸經濟轉型成功、表現愈來愈好時,兩岸經貿的鏈結只會愈來愈強。畢竟在商言商,哪邊市場大、商機多,企業就會往哪邊跑。簡單來說,這就是標準的市場供需與比較利益法則運作的結果,政治干預不能改變根本性的結構。
美中貿易、科技及金融戰打了3年,中國面臨美國政府的強力制裁,但美企還是前仆後繼涌入大陸。包括摩根大通、高盛及黑石等金融巨頭,在2020年都宣佈擴大在陸投資,同時招聘更多當地員工,希望在高達47兆美元的大陸金融市場搶佔一席之地。今年1月,SWIFT出乎衆人意料之外,攜手人行在大陸成立合資公司,並由SWIFT主導(股權佔比高達55%),提供訊息系統整合、資料處理及技術諮詢,無非也是着眼於大陸龐大的跨境支付與清算、結算業務。如果把時空背景往前挪移半年,市場還一度傳出美國可能把中國踢出SWIFT系統,如今的情景,根本很難想像。
以上在在說明,檯面上兩岸關係的僵化並無損檯面下兩岸經貿的熱絡。兩岸經貿鏈結的加深有隻看不見的市場之手在引導,對臺灣經濟而言,當然是一件好事。在大陸經濟重新崛起的過程中,逐漸加深的兩岸經貿鏈結將爲臺灣經濟帶來正面貢獻。面對趨勢,主政者不需要太過抗拒或畏懼,害怕臺灣經濟因此受制於大陸。畢竟,市場誘因驅動臺商前進大陸、加深兩岸經貿鏈結,背後代表的是一種互利互惠的結果。而且,當情況不對,企業可是跑得比誰都快。鈔票會說話,不需要政府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