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詳解】胸椎、頸椎、腰椎、骨棘突定位

一、腰椎棘突定位

1.第7頸椎棘突

是頸椎棘突最隆起的一個。當低頭時,在項部下方正中線上最突出的一個,能隨搖頭而左右搖動,而其下方的第1胸椎棘突則完全不動,可資區別。

第七頸椎棘突

2.第3胸椎棘突

與肩胛岡內側端平齊。

3.第7胸椎棘突

與肩胛骨下角平齊。

4.第12胸椎棘突

在第12肋肋角距後正中線5釐米處。

5.第4腰椎棘突(或棘間)

與髂嵴最高點平齊。

6.第5腰椎棘突

與髂結節平齊。爲菱形窩的上點。肥胖者爲一凹窩,爲下背部正中溝的終點。

7.第2骶椎棘突

與髂後上棘平齊。爲蛛網膜下腔的終點。

8.第3骶椎棘突

與髂後下棘平齊。

9.骶尾關節

在臀裂的上端。爲菱形窩的下點。

10.尾骨尖

在肛門的後上方,正常有一凹窩。

椎體定位(以成年人立正姿勢爲標準)

椎體的定位有兩種方法:

1.以棘突定椎體的位置

頸椎、上位胸椎和腰椎的棘突與同位椎體平齊;中、下位胸椎棘突與下一位椎體的下緣平齊。

(1)下胸部的棘突與下一個椎體的中部平齊;

(2)腰椎棘突與同位椎體平齊。

2.從軀幹前部體表標誌定椎體位置:

(1)下頜角平齊第2頸椎體;

(2)舌骨平齊頸3~4椎間隙;

(3)環狀軟骨平齊頸6椎體;

(4)胸骨上切跡平齊胸2椎體;

(5)劍突平齊胸9椎體;

(6)季肋下緣平面與腰3椎體等高;

(7)臍平齊腰3~4椎間隙。

二、脊柱彎曲度

(一)生理性彎曲

正常人脊柱有四個前後方向的彎曲,即頸椎段稍向前凸、胸椎段稍向後凸、腰椎段明顯向前凸、骶椎則明顯向後凸,類似“S”形,稱爲生理性彎曲。

正常人直立位時脊柱無側彎。檢查脊柱有無側彎的方法是:檢查者用手指沿脊椎的棘突尖以適當的壓力從上往下劃壓,劃壓後皮膚出現一條紅色充血線,以此線爲標準,來觀察脊柱有無側彎。

(二)病理性變形

患者站立位,仔細查看是否有畸形,通常可見三種基本的畸形:

1.脊柱後凸(kyphosis)指脊柱過度後彎,也稱爲駝背(hunchback)。多發生於胸段脊柱。

(1)小兒脊柱後凸 多爲佝僂病引起,其特點爲坐位時胸段呈明顯均勻性向後彎曲,仰臥位時彎曲可消失。

佝僂病性脊柱後凸

(2)脊柱結核

多在青少年時期發病,病變常在胸椎下段。早期僅見其局部棘突稍隆起,如鈕釦樣;以後逐漸變大隆起,形成成角畸形,如“駝峰”樣隆起。坐位時爲了減輕對患椎的壓痛,常以兩手支撐軀幹;行走或站立位時,也呈儘量仰頭和軀幹後傾的姿態。

脊柱結核後凸畸形

(3)青少年胸腰段均勻後凸畸形 可爲發育期姿勢不良或患脊椎骨軟骨炎的結果。

脊柱後凸

(4)成年人胸段成弧形(或弓形)後凸 見於類風溼性脊椎炎,常有脊柱強直固定,仰臥位時脊柱也不能伸平。

(5)老年人脊柱後凸 多發生在胸段上半部,其軀幹多稍前傾,頭前伸,肩前移,爲骨質退行性變,胸椎椎體被壓縮造成。

(6)外傷致脊椎骨折後造成脊柱後凸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組。

日本進口希格瑪護腰帶,基於人體工學設計,源自醫療器械技術, 更專業,更可靠。內置兩條適合腰部的塑料支撐條,佩戴時不會影響其活動性;提高腹內壓上升效果的輔助帶,提升內固定的摺疊雙重結構。

2.脊柱前凸(lordosis)指脊柱過度向前凸出性彎曲。多發生在腰椎部位。

腰椎過分前凸畸形,在站立位時觀察最清楚。其上腹部明顯向前鼓出,臀部明顯後凸,骨盆傾斜度增大;如其背部與臀部靠牆,則可看出其腰椎後方與牆壁之間的空隙加大。

腰椎前凸

可見於:

(1)因脊髓灰質炎等背肌無力、第五腰椎向前滑脫、佝僂病、進行性營養不良、過分肥胖等;

(2)因腹部過重,如妊娠後期、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腫瘤等引起的代償性前凸;

(3)髖關節後脫位、髖外翻、髖關節結核後期、膝關節屈曲畸形、胸椎過分後凸畸形等引起的腰椎代償性前凸。

3.脊柱側凸(scoliosis)指脊柱離開正中線向兩側偏曲。根據發生的部位不同可分爲胸部側彎、腰部側彎和胸腰部聯合側彎。

脊柱側凸

(1)觀察脊柱側凸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根據棘突線來觀察

病人站立,檢查者用示指與中指在病人的棘突上從上向下快速壓劃,皮膚可見一條紅線,可以此判斷是否側凸及側凸的部位和方向。

2)根據胸背部形態的改變來觀察

側凸一側的上背部擡高,胸廓飽滿,骨盆降低;其對側,上背部與肩部降低,胸廓扁平,骨盆擡高。具體標誌有:

①側凸一側的肩峰、腋後皺襞的最高點和肩胛骨下角等擡高;

②肩肱角(上臂與胸側壁之間的夾角)變小或消失;

③髂肋間隙變長,髂嵴、髂後上棘下降;

④腰部內凹曲線消失;

⑤腋前皺壁的最高點、乳頭、乳房下緣等擡高,胸廓豐滿。

側凸的對側上述諸標誌高低位置則相反,且其髂嵴上方有一深凹的皮膚皺褶。

脊柱側凸軀幹兩側的高低變化

3)垂線觀測法

用一長線,下系重錘,線上端按在枕外粗隆中點或頸7棘突,線的下段讓其自然下墜,但要調整病人站立姿勢,讓此垂線正好對準臀裂。如棘突偏離此線,說明其側凸,並可觀察其側突的類型、部位和程度。

脊柱側凸檢查法

(2)臨牀意義

根據側凸的性質分爲姿勢性和器質性兩種側凸:

1)姿勢性側凸(posture scoliosis) 其特點是脊柱的彎曲度多不固定(特別是早期),改變體位可使側凸得以糾正。如平臥或向前彎腰時脊柱側凸可消失。

姿勢性側凸的原因有:

①兒童發育期坐、立姿勢經常不端正;

②一側下肢明顯短於另一側;

③椎間盤脫出症;

④脊髓灰質炎後遺症等。

2)器質性側凸(organic scoliosis) 其特點是改變體位不能使側彎得到糾正。

器質性側凸的病因爲:

①佝僂病;

②慢性胸膜增厚、胸膜粘連;

③肩部或胸廓的畸形等。

日本進口希格瑪護腰帶,基於人體工學設計,源自醫療器械技術, 更專業,更可靠。內置兩條適合腰部的塑料支撐條,佩戴時不會影響其活動性;提高腹內壓上升效果的輔助帶,提升內固定的摺疊雙重結構。

三、脊柱壓痛與叩擊痛

(一)脊柱壓痛

1.檢查方法

囑病人取端坐位,身體稍向前傾。檢查者以右手拇指自上而下逐個按壓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若某一部位有壓痛,則以第7頸椎棘突爲骨性標誌,計數病變椎體位置。

脊柱壓痛檢查法

2.結果判定

正常情況下脊棘突及椎旁肌肉均無壓痛。某部位壓痛多示其相應的脊椎或肌肉有病變,如脊椎結核、椎間盤脫出、脊椎外傷或骨折等。若椎旁肌肉有壓痛常爲腰背肌纖維炎或勞損所致。

(二)叩擊痛

1.檢查方法,有兩種:

(1)直接叩擊法 檢查者用手指或叩診槌直接叩擊各椎體的棘突。這主要用於胸椎與腰椎的確檢查。

(2)間接叩擊法 囑病人取坐位,檢查者將左手掌面置於病人頭頂部,右手半握拳用小魚際肌部位叩擊左手背,觀察病人有無疼痛。

脊柱叩擊痛間接檢查法

2.結果判定 正常人脊椎無叩擊痛。叩擊痛陽性見於脊椎結核、脊椎骨折及椎間盤脫出等。叩擊痛的部位多示病變所在。

四、脊柱活動度

正常人脊柱有一定活動度,但各部位的活動範圍明顯不同。其特點爲:頸椎段與腰椎段的活動範圍最大;胸椎段活動範圍較小;骶椎各節已融合成骨塊狀幾乎無活動性;尾椎各節融合固定無活動性。

(一)頸部活動度的檢查

1.檢查方法 病人取坐位或站立位,頭居正中,兩眼平視前方。依次下列動作的檢查:

頸椎活動度

(1)屈曲 檢查者通過囑病人用頦部去觸胸前,從而估計頸椎的活動度,正常頸椎可屈曲約45度,這是患者主動活動的度數。

(2)伸展 檢查者囑患者儘量仰頭,正常能後伸約45度。

(3)側屈 囑患者用右耳觸碰右肩,左耳觸碰左肩。正常兩耳至同側肩峰的距離相等,側屈約爲45度。事先要注意其兩肩要等高,動作時肩不可擡起。

(4)旋轉 囑受檢者用頦部分別去接觸左右肩,但不能擡高肩部去觸頦部。正常的旋轉每側約60~80度。

2.臨牀意義 脊柱頸椎段活動受限常見於:

(1)頸部肌肉肌纖維炎及頸肌韌帶勞損;

(2)頸椎增生性關節炎;

(3)結核或腫瘤浸潤使頸椎骨質破壞;

(4)頸椎外傷、骨折或關節脫位。

日本進口希格瑪護腰帶,基於人體工學設計,源自醫療器械技術, 更專業,更可靠。內置兩條適合腰部的塑料支撐條,佩戴時不會影響其活動性;提高腹內壓上升效果的輔助帶,提升內固定的摺疊雙重結構。

(二)腰部活動度的檢查

1.檢查方法 囑患者取標準的立正姿勢,然後依次進行下列動作的檢查。需注意,在運動中雙足不準移動,雙膝不可屈曲,骨盆不可左右旋轉。

(1)腰椎前屈 囑患者彎腰併力圖以手觸地,記錄屈曲度數,並注意脊柱的形態。正常情況下從直立位到屈曲約有45度活動度。

(2)伸展 囑患者腰儘量向後彎曲,並在患者後面固定其兩側骨盆與髖關節,以檢查其腰部伸展度。正常的伸展度約35度。

腰椎前屈和伸展

(3)側屈 檢查者在患者後面固定其兩側骨盆與髖關節,囑患者分別向左右側彎腰,以檢查脊柱向兩邊的活動度。正常情況下每側活動度約爲30度。

腰椎側屈

(4)旋轉 檢查者象上述一樣固定患者兩側骨盆與髖關節,囑患者肩部分別向左右旋轉,正常人軀幹旋轉度每側約45度。軀幹的旋轉包括胸椎和腰椎活動。

腰椎旋轉

2.臨牀意義 脊柱腰椎段活動受限,常見於:

(1)腰肌肌纖維炎及腰肌韌帶勞損;

(2)腰椎增生性關節炎;

(3)椎間盤脫出,可使腰椎段各方向的運動均受限;

(4)結核或腫瘤使腰椎骨質破壞;

(5)腰椎骨折或脫位,多發生於外傷後。檢查時應注意詢問病史,觀察局部有無腫脹或變形等。

附:正常人直立、臀部固定的條件下,頸段及腰段的活動範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