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玻璃結構映出藍天!彷彿更靠近上帝的「水晶教堂」

文、圖/王裕華蔡清徽,摘自《遇見世界十大教堂建築師帶你閱讀神聖空間》,時報出版

重視在地化 鼓勵參與

水晶教堂的出現,有其時代發展背景因素。1962 ~ 1965 年,由教宗約翰保祿二世召開的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其中一項決議爲鼓勵會衆參與敬拜儀式,此一決議幫傳統教堂建築型式注入新的活力,教會的新型式重新被思考,比方長得像飛碟巴西利亞主教座堂(Cathedral by Oscar Neimeyer in Brasilia),圓形挑空的大空間,沒有所謂聖俗空間的區分,屋頂下人人平等。

隨即,在天主教廷召開的利物浦主教座堂競圖案中,由圓形大空間獲獎。綜觀整個1950 ~ 1960 年代,雖然教堂型式不斷演變發展,但教會的形式和屬靈意涵也廣泛受到討論,羅馬教廷對此議題也採取前所未見的開放態度,信仰的在地化受到重視,尤其在新興發展國家,像是與西方傳統有別的南美洲、亞洲等基督徒和天主教人口快速成長的區域,詮釋神聖空間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勇於脫離傳統 擁抱新思維1975 年,在現代風潮吹襲及媒體崇拜席捲下,美國加州橙縣舒勒(Robert Schuller)牧師打算爲教會興建一座新教堂,這位早期曾租用露天電影院做爲信徒聚會場所的牧師反覆思考「一座能容納現代功能的教會應具備怎樣的特色?」、「完全沒有牆的教堂,看來又會像是什麼樣子呢?」

舒勒牧師喜歡在頭頂藍天、腳踏綠地環境裡講道,他覺得這樣會與全能上帝更無障礙地接近。他希望能用透光的清玻璃建造,就能常見到藍天,他和名建築師菲利浦強森討論如何興建出這樣的教堂,強森一貫的建築風格鮮明,又被稱爲「玻璃與鋼構大師」。當牧師第一次看到強森爲這座新教堂設計而成的模型時,他遠遠觀看,併發出讚歎「多麼像一座水晶教堂啊」!自此之後,教堂被冠上水晶之名。

再回頭看美國,隨着移民和人口成長,基督新教信徒不斷增加,新教移民人口主要來自英國,以及愛爾蘭、蘇格蘭等歸信新教的國家。隨着美國勢力崛起,亦成爲新教傳教運動的大本營。基督教也影響了美國的制度,1980 年代,在雷根的經濟擴張政策下,美國的經濟、宗教蓬勃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勇於脫離傳統的水晶教堂於1980 年問世。於美國生根的基督新教,急切地切斷過往的傳統束縛,全心擁抱一個新的禮拜模式、一種新的信仰表達。

水晶教堂爲建築大傳統下的「國際風格」的追隨者。國際風格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四十年(1940 ~ 1980 年),隨着逃離納粹政權的德國建築師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以及密斯.凡德洛登陸北美

這一派主張「功能決定形式」(Form Follows Function),強調「建築是居住的機器」,刻意略過建築寄託精神和情感的功能。以極端理性邏輯的組織,重視將空間系統安排有序,以最佳合理化和最低限度的浪漫語言交織出建築量體建築風格不具地方文化特色,要求放諸四海皆準,營建上,運用可以標準模具生產的材料,例如鋼構、玻璃面板、混凝土板等。

來到北美后,密斯在芝加哥一地蓋了重點高樓建築,也在伊利諾理工學院建築系系館蓋了一棟具代表性的建築,以理性的鋼構、玻璃和透明簡易的平面著稱,樹立了美國現代建築的國際風格典範,影響了那一代的年輕建築師,其中之一即是菲利浦.強森。

Data座 落 │ 美國.加州加登格羅夫市(USA / Garden Grove, California)規 格 │ 69 長×47 寬×42 高(公尺)建築期 │ 1977 ∼ 1980 年建築師 │ 菲利浦.強森(Philip Johnson)型 式 │ 現代風格與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

上班、上課超級悶,好想旅遊去?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帶你一起鍵盤旅遊→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