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第三航廈2023年完工幻滅 變更設計還沒定案「估要再延一年」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興建工程,6月辦理第三度開標仍無人投標,讓力拼2023年底完工目標面臨考驗。桃園機場董事長王明德今(18)日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中指出,工程發包不出去,目前仍在請設計單位做檢討,今年看來沒辦法動工,如果主航廈明年動工,預估完工時程會比原來慢一年。
▲第三航廈標案因工程難度高、爆預算,2023年完工目標再面臨挑戰。(圖/翻攝自桃園機場官網)
立法院交委會18日審查109年度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營業預算,多名立委關心第三航廈的工程進度以及何時才能完工啓用。對此,王明德說,目前正在請設計單位檢討設計,調整還沒有完全定案,因爲牽涉到結構外審等問題,但希望能在原預算下,儘快發包出去。
事實上,行政院今年初同意第三航廈完工期從2020年底延至2023年底,2024年初試營運,不過,王明德說,如果主體航廈明年才動工,預估完工期程會比原來再慢一年。他說,主要延宕問題是因爲過去設計過程沒有做好成本、預算控制,到了最後才發現發包不出去,廠商也因爲有風險、利潤不高,因此不來投標。
▲王明德表示,設計團隊還在設計變更,明年主航廈才動工的話,估完工期要再延一年。(圖/記者賴文萱攝)
立委葉宜津批評,第三航廈工程好高騖遠,當初開國際標,設計圖出來很漂亮,但問題是沒有衡量自己的能耐,標不出去、也做不出來。她說,第三航廈是一個例子,淡江大橋也是一個例子,工程一再拖延,最後再變更設計,畫那麼漂亮的大餅才知道自己做不到,這就是自己給自己打臉。
葉宜津更說,第三航廈作品得標了,還一直修改設計,這對別人(設計團隊)很不尊重,這在國際上大家聽到都是搖頭,也成爲國際上建築系的負面教材。她要求未來相關工程要衡量國內廠商到底有沒有能力做、技術有沒有到達,開國際標時也需要求技術移轉,這樣纔可以有所學習。另外,外國設計團隊對臺灣物價不瞭解,因此當然就希望設計最完美,相關單位應該要衡量給他們數字。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示意圖。(圖/翻攝自桃園機場官網)
交通部次長王國材表示,同意修改設計對國際建築師不尊敬,因爲產品其實是整體性的,交通部這部分已有共識,要求桃機不能改變過去設計師的設計理念,要按照這個原則檢討。
立委林俊憲則質疑,第三航廈是做不出來還是預算上有問題,並追問經費與預算到底差多少?王明德說,外面行情是傳聞,如果不修改設計大概差100億,可是因爲還沒發包,不到最後不會了解實際是差多少。
桃機第三航廈2016年完成國際競圖,由國際知名英國設計團隊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得標,當時設計T3時,團隊融入臺灣傳統屋頂瓦片、壯麗山脈棱線、海洋波浪及雲海等意象的設計美學,要讓國內外旅客在置身航廈時,充分感受臺灣特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