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狂冒汗恐是神經損傷 醫曝2種助修復營養素

糖尿病容易引發「糖尿病性神經病變」併發症,造成患者神經損傷,除了出現疼痛外,還會有大量出汗的症狀。(示意圖/達志影像)

糖尿病容易引發其他併發症,最常見的是「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指患者神經受到損傷,而且發生於任何部位的神經系統,機率高達60%至95%,尤其下肢更是重災區,優康家診所院長謝明家提到,糖友發生神經病變會出現4症狀,平時可多吃含維生素B1和B12的食物,有利於保護神經,促進神經自我修復。

優康家診所院長謝明家在臉書粉專提到,糖尿病是引起周圍神經病變最常見原因,又稱爲「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早期典型症狀是「麻」,周圍神經指的是除了腦部、脊髓外的神經組織,負責人體各種感覺、運動,還支配內臟活動,因此周圍神經若受損,腳會感覺麻木,出現戴手套、襪套、螞蟻在爬的感覺,有時走路像是踩棉花,不僅如此,對溫度、疼痛不敏感,甚至被燙傷、割傷、割破都沒感覺,嚴重還可能出現糖尿病足問題。

若出現自主神經病變時,會影響患者腸道狀況,出現腹瀉、便秘或便秘腹瀉交替,且進食後常感到胃部脹滿,胃裡的食物不消化下行而滯留,造成噁心嘔吐,反酸脹氣,而糖尿病腹瀉時常常不是細菌性的,因此沒有腸炎表現,觀察糞便就能看出差異,而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經病變屬於周圍神經病的一類,多發生在病史15年以上的糖尿病友,最常見的症狀是便秘、腹脹,嚴重還會出現腸阻塞。

再者,還可能引發神經性疼痛感,不同於關節炎疼痛或是感冒引起的頭痛,以上屬於傷害感受性疼痛,只要炎症等刺激消失後,疼痛就會獲得緩解,但神經痛是疼痛在大腦形成的記憶,就算服用一般的止痛藥也沒用,神經痛又分爲自發性和誘發性,患者除了感受到電擊般的疼痛感外,還有類似針刺、火烤、撕裂的感覺,輕微觸碰就會誘發,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除了疼痛感外,患者還會出現出汗異常狀況,正常人通常天熱或運動後,纔會出現爆汗現象,但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會引起出汗異常,往往是半身出汗,一般是上半身出,下半身沒有,此爲源於交感神經受損,是周圍神經病變的一種,異常出汗一般多發生於老年人且較胖的糖友身上。另外,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平時可多吃富含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的食物,不僅有利於保護神經,還能促進神經自我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