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製造!文青美女插畫家Jocelyn Kao巴黎發光
文/讀者太太、圖片提供/ Jocelyn Kao Illustration
對於不會畫畫的我來說,擁有繪畫的能力就像會變魔術一樣,而能用一支筆就創造出一個小宇宙的畫家,在我眼中就是魔術師。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具有這種魔力的插畫家Jocelyn Kao,臺北出生的她目前旅居巴黎,不但在法國出過一本書,還擁有自己的品牌Jocelyn Kao Illustration,目前除了有跟其他歐美出版社合作書籍出版,更與歐美品牌推出4款以她的插畫爲主題的手錶。
▲文青美女插畫家Jocelyn Kao在巴黎大人小孩都喜愛。
初次看到Jocelyn,我對她的印象就是文藝少女,除了清新脫俗的外型,她說話時輕輕柔柔的語氣也給人一種彷彿置身藝術電影,正在與女主角對話的感覺,這樣的一位藝文系女孩告訴我她畫的主題是藝術之都巴黎,似乎也就再理所當然不過了。
Jocelyn的作品也和人一樣,充滿着濃濃的文青風,色彩豐富卻很柔和,各種元素都很協調地襯托彼此,而且很有童心,譬如她的CHACHA A PARIS系列,就是以一支穿梭巴黎大街小巷的貓爲主角,透過它的眼睛展示巴黎的各種風情,這個系列也是Jocelyn來到巴黎的第二年,和法國出版社 edition apeiron合作出版的第一本書,這本手工書充滿童趣又很療愈,難怪一出版就得到好評,Jocelyn還因此受邀參加法國clermont-farrend 旅行圖文大展 "Rendez-vous du carnet de voyage",是在場的唯一臺灣籍參展者。
Jocelyn高中時讀美術學校,基本功學得很紮實,她特別擅長結合電腦繪圖以及像水彩、壓克力顏料、粉彩油畫、麥克筆等的傳統媒材,混搭使用創造出不同的層次。她最喜歡油畫堆疊的筆觸,所以即使目前的工作比較不適合油畫,在使用電腦繪圖時她也常選用油畫感覺的筆刷做堆疊效果,營造出一種既寫實又抽象的效果。
從小就對畫畫充滿熱情的Jocelyn,大學時遠赴美國舊金山主修動畫,畢業後回臺灣從事動畫師的工作有長達8年的資歷,卻在2013年毅然決然辭去工作,決定到巴黎讀服裝設計,除了滿足自己對時尚的興趣,也爲她的繪畫生涯打開一扇窗。由於Jocelyn在臺灣時就有幫服裝品牌畫過插畫,到了巴黎後她還幫許多歐美的時尚雜誌畫插圖,主題從旅遊、時尚、lifestyle應有盡有。這段當插畫Freelancer的工作經驗讓Jocelyn發現自己的風格很適合歐美市場,加上這裡的機會多、市場大,因此決定在2013年正式轉行成爲全職插畫家,併成立自己的品牌Jocelyn Kao Illustration。
每位藝術工作者都自己的啓蒙師,而對Jocelyn來說,除了印象派大師雷諾瓦和莫內,她最崇拜的插畫家桑貝(Jean-Jacques Sempe)也對她的畫風產生很深遠的影響。此外,Jocelyn自己分析,她之所以會對旅行這個主題特別有興趣,主要是來自《The Adventures of Tintin》這部比利時作者Herge畫的漫畫,Jocelyn從小看這套漫畫,十分嚮往主人翁Tintin可以到處旅行,每集都去到不同的地方、發生不同事件的生活;她還很敬佩Tintin聰明又見義勇爲、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會毫不畏懼地去解決的態度,這套漫畫不但是Jocelyn的最愛,也開啓了她對旅行與探索不同文化的熱情。
Jocelyn目前正在計劃CHACHA A PARIS系列的第二本書,對於想到法國發展的臺灣人,Jocelyn也提出一些忠告,首先,她建議在決定到歐洲生活前,先短暫拜訪未來打算要居住的城市,因爲歐洲和臺灣的文化很不同,在去之前或許會有美好的想像,但在接觸後也許纔會發現有不適應的地方或文化衝擊,這些都是常遇到的問題, 每個地方有好有壞,每一個城市、國家也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你本身對這個地方的喜愛程度很可能成爲你是否可以繼續在這個地方生活的重要因素。
再來就是放開心胸,打開你的視野接觸任何可能。在接觸一個新的文化時,請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不停吸收新資訊和觀念,但也請記住,不是所有的觀念或方法都是好的,你要自己消化並分辨優缺點,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強化自己,而且不要隨波逐流,要有自己的主見,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和他人分享不同的觀點。
法國文化重視個人的獨特性,unique 的特性是會被欣賞的,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風格,不同意見和看法都會被尊重的。 因爲本身從事藝術相關工作,Jocelyn對法國文化重視專業性這點特別有感觸,曾經合作過的客戶都給她非常大的空間,能夠自由發揮創意和專業,這部分非常值得臺灣人學習。
最後,Jocelyn要強調語言的重要,因爲了解當地的語言能讓你更快了解當地文化、融入當地生活,所以若是計劃在法國長住和工作,她建議一定要學法文。如果你非常喜歡法國文化或它的美學風格,非常建議來一趟法國,不論是旅行或學習,法國有非常多的資源和文化遺產值得欣賞,你一定會得到很多啓發,對於從事藝術設計的朋友們是很棒的環境。
※本文由《alive》雜誌、網站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