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家/食安風暴燒不停 3招重振臺灣「美食王國」聲譽!

▲近年臺灣食安事件頻傳,民衆不能不再記取教訓。(示意圖/視覺中國)

撰文/傅清源

臺灣跨處熱帶、亞熱帶,地形多變,四面環海,農漁業先天條件優良,加上技術改良,培育出豐富多樣的食材。臺灣早期曾先後經荷蘭、西班牙、日本統治,1939年後,中國大陸各大菜系彙集臺灣,各族羣交會集結,豐富了臺灣飲食文化底蘊;此外,臺灣人更發揮創新精神,追求滋味變化而將各種菜色食品改良發明,這種「融合」與「多元」的要素,形塑臺灣飲食文化的獨特性。

然而,相較日韓等國,臺灣的食品產業與飲食文化輸出反而並不突出,甚至泰國對其飲食之推廣不遺餘力,近10年來成績卓着,已大幅超越臺灣。如何迎頭趕上,值得深省

拚食安:打好食品產業發展基礎

食安是食品的根本。近年來,臺灣食品安全問題時有所聞,重創臺灣食品的信譽。然而,食品安全問題並非臺灣獨有,其實世界各國亦不乏前例

例如日本先前也同樣經歷僞造標示、福島核災等事件,造成食安信賴危機。日本政府痛定思痛,引進各種新技術與檢驗,從土壤淨化環境管理以及生產問題,積極輔導。爲了推廣食品外銷,2011年起更陸續成立相關機構,深入分析日本食品主要外銷國家的屬性及需求,瞭解外銷國家的法令規定,營造有利的外銷條件與環境。

此外,針對深具消費潛力的東協各國,除了宣傳日本飲食文化,更深入研究當地農漁各項生產、銷售及食安認證資訊,擴大對亞洲各國的食品輸出,預計2020年前達到1兆日圓的外銷規模

過去臺灣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較偏被動因應,多爲對食安事件發生後的彌補再防,面對複雜多變的食品供應系統,如何達成「食在安心」的目標,並強化消費者溝通,是臺灣食品產業發展重中之重。

拚文化:打造能外銷的餐飲品牌

飲食是一種文化國力,各國無不積極塑造其飲食文化形象。以亞洲地區而言,尤其是泰國、韓國、日本等成效斐然,日本料理甚至於2013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現今臺北街頭林立的拉麪店、泰式韓式餐廳等,正是其飲食文化成功輸出至海外市場最好的證明。

這些成功經驗的背後,不難觀察其藉由系統化策略,創造其飲食文化品牌價值,帶動整體食品產業躍升的用心。

首先,結合食材、設備、文化的整合性輸出方式是關鍵,例如本期特別介紹泰國推出的「世界廚房計劃」(Kitchen to the World),讓原本知名度僅是差強人意的泰國美食,迅速崛起。

其次,政府設置專責機構協助,如日本之社團法人日本料理餐廳推進協會、泰國之世界廚房中心(CTKW)、韓國的韓餐世界化推廣組等,透過整合機構之設立,匯聚各界資源與力量,並提供赴海外之餐飲業者各項支援及認證,達成有效率的推動和宣傳效果。

最後,是透過「篩選─聚焦─複製」的過程,將餐飲的材料及作法標準化、系統化及簡單化,以利國際市場推廣

科技:產銷智慧化帶動產業升級

隨着物聯網時代的來臨,智慧科技的應用爲食品產業鏈上各環節注入各種創新與提升。例如生產面導入自動化與機械手臂,提升生產效率,並運用人工智慧於產品製程安全管理,都有相當明顯進展。

不僅如此,預期來自通路商導入智慧科技所帶來的多樣化需求,將成爲食品產業蛻變的更大契機。比如實體通路借數位科技與食用者的文化、認知、情感等連結,產生令人感動的飲食體驗,重新定義消費者對產品的價值認知。

此外,透過大數據的掌握,廠商持續精進行銷、製造、供應、配送及退貨等營運精準度,並掌握消費習慣或消費客羣的改變,深化通路品牌價值;再者,食品廠商強化與相關平臺及社羣的連結,藉此爲產品找到新的定位,或開發創新產品。

以臺灣的條件,應有成爲提供全球華人優質食品之重要營運、研發與生產基地之志向。隨着國際化交流, 食品服務需求日盛食品業服務化與國際化將是未來所趨,尤其是東協地區消費市場快速崛起,應是臺灣食品產業突破國內市場規模限制的方向。如何擦亮臺灣食品產業新品牌,讓臺灣食品成爲國人的驕傲,值得共同努力。

▼臺灣銀行家9月號雙封面。(圖/金融研訓院提供)

※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2017年9月號》。※ 本文由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