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缺工 成了越南人機會之島
臺灣恢復引進越南移工後,越南勞務輸臺市場再現高人氣,駐越南河內代表處樓下廣場不時涌現辦件人潮。(中央社)
臺灣約有24萬名沒有公民身分的越南移工,另外約有17萬人大都靠結婚取得居留權。而臺灣政府本週說,到10月前人力需求淨增加5.2萬人,才能維持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復甦。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9日報導,50歲的陳思華(Chen Shih-hua,音譯)超過10年前嫁給臺灣人後,從越南遷居臺灣。5個月前,她在臺北的夜市附近開了家河粉店,生意很好,和兩條街外的越南小吃店有得拚。
而在幾條街外,越南看護不是推着輪椅,就是忙着幫老人家跑腿。至於在臺灣工廠裡,則有數以萬計越南工人在生產線上。不僅如此,漁船和建築工地上也都有他們的身影。越南人在臺灣的人數與日俱增,和其他國家移工,甚至和臺灣本地人相比,他們接受的工作都比較多元。
身爲經濟學家的立委陳以信說,臺灣人不想做這些工作,「現在爸媽和祖父母都在討好小孩,你又怎麼能要這些小孩去做洗碗這種事?」
而由於年輕世代不婚不生,國發會警告,2028年臺灣人口紅利就會消失,包括6萬特定專業人才在內,估計在2030年前,至少得引進40萬外來就業人口,才能彌補勞動力不足。
另一方面,越南女性和其他國家移工不同,她們往往會嫁當地男性。而婚姻爲她們提供了公民身份,還有獲得各種工作的機會,其中包括在臺灣各地開設衆多越南餐館,以及許多美容院的權利等。而根據內政部移民署6月統計,在島上24萬沒有公民身分的越南移工中,有超過70%從事製造業,其次則是幫傭和建築業。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TAMI)有3,000名會員,其中部分想要在工廠僱用更多移工,而他們認爲,越南是個很可能的來源。來自北部高地,或湄公河三角洲等較貧窮地區的越南人認爲,臺灣是個能比家鄉賺較多錢的地方。河內研究諮詢公司湄公經濟(Mekong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麥卡蒂(Adam McCarty)便指出,有時他們會以爲,越南是另一頭亞洲之虎,但其實它還在從農場過渡到工廠。
在胡志明市從事旅遊業的方紅(Phuong Hong,音譯)說,儘管白領工作還是障礙,但越南人都知道,在臺灣很容易找到服務工作,或是擁有小事業。據胡志明市諮詢公司「聚焦湄公研究」(Infocus Mekong Research )創辦人馬泰思(Ralf Matthaes)說,包括臺灣在內,越南移工去年從海外賺到,並匯回越南的錢,便達190億美元(約5827億臺幣),成了家鄉「主要的經濟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