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腸病毒變種 病童皮膚黏膜起疹潰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國內發現某種突變的腸病毒也會造成如同嚴重藥物過敏皮膚黏膜症狀病童全身長滿水泡,水泡裡面的液體充滿腸病毒,會使接觸者感染。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鍾文宏表示,如今他已見過6個案例

長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檢驗學系教授施信如和鍾文宏發現,某種突變腸病毒,會造成「史帝文生氏─強生症候羣(SJS)」的全身皮膚黏膜起疹潰爛症狀。第一個案例是個4、5歲大的女童小兒科醫師懷疑是SJS而轉介給鍾文宏,鍾文宏發現,女童腸病毒症狀結束兩週後,全身長出水泡,分佈位置與腸病毒水泡在手掌、腳部、口咽(手足口症)很不一樣,試着用類固醇治療奏效,如果是用治療腸病毒常用的免疫球蛋白,將不會有療效

研究團隊在女童等案例的水泡中,找到基因突變的腸病毒。鍾文宏說,這意謂着腸病毒可透過SJS的水泡液體,造成其他人感染。腸病毒疫情自2008年之後消退,衛生署疾病管制預計,今年腸病毒將有一波疫情流行。

鍾文宏說,成年人出現SJS時,大多數是嚴重的藥物過敏反應,兒童的SJS卻主要是病毒感染造成;但是,以前從沒有人發現,腸病毒會造成SJS,如今他已蒐集到6個案例。

▼腸病毒水泡常在手掌、腳部,但變種腸病毒的水泡位置卻不一樣。(圖/翻攝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