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貢發現中國最小恐龍足跡 身形推估麻雀大小
四川自貢發現中國最小恐龍足跡,長僅10.2公釐,比人民幣1角硬幣還小。(封面新聞)
四川省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人員26日宣佈,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從墊腳石上的「鳥」爪印」,發現一批保存良好的中國最小恐龍足跡,其中一枚微小恐龍足跡長僅10.2公釐,比人民幣1角硬幣還小,模擬還原只有麻雀大小。此一發現,可能揭示了獸腳類恐龍的早成性或極早成的發育策略。
大陸封面新聞網報導,參與研究的有自貢恐龍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江山、研究館員彭光照、葉勇、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德國古爬行及兩棲動物博物館、美國查爾斯頓學院等等中外古生物學家學研究團隊,
最早發現「麻雀恐龍」足跡,是1998年7月,富順縣永年鎮五里村民丁永富、丁永健兄弟,爲解決家裡日常洗菜、洗衣等用水,決定在自宅旁空地開挖塘。並將挖出的長條形堅硬黃灰色砂岩,鋪在池塘四周當墊腳石,當時有人看到岩石表面佈滿「雞爪」,但沒多想。
直到2017年4月,丁永富的女兒丁麗,在網上詢問墊腳石上的「雞爪印」是不是恐龍足跡?得到自貢恐龍博物館迴應,隔月展開研究。
自貢恐龍博物館採集了8塊足跡板標本,以3D技術精確勾勒足跡輪廓,其中,在約0.35平方米的第5號巖板上,發現有至少44個三趾型足跡,其中有一個微型足跡,長10.2公釐、寬9.6公釐,有3個明顯趾頭,第3趾最突出,沒有清楚趾墊,每趾上都有一個相對較鈍的爪印。該足跡是目前中國記錄的最小的恐龍足跡。
從形態上看,這些足跡可以歸爲蹺腳龍足跡類,蹺腳龍足跡常見的尺寸小於15公分,世界各地此前都有發現,四川峨眉白堊統的峨眉蹺腳龍足跡曾是中國最小恐龍足跡之一,保存最好的足跡含爪印爲27公釐;峨眉足跡點還發現另一種微小型獸腳類恐龍小龍足跡,典型長度在15-30公釐之間。另韓國昌善島小龍足跡是已知最短,長度只有10.5公釐。韓國還發現過一種微小的兩趾型足跡,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龍足跡之一,平均長度和寬度分別爲10.3公釐和4.2公釐。
研究認爲,巖板上一系列大小不一、形態相對一致的足跡,可能是不同發育階段小型獸腳類恐龍的足跡集合。學者傾向富順微小足跡是由剛出生不久的小恐龍留下的,身形推估約12公分長,與麻雀相當。
如果富順微小足跡確實記錄了幼年獸腳類恐龍在生命非常早期留下的足跡,這很可能表明了一種早成或超早成的發育策略。早成或超早成是主龍類的古老特徵之一,已經出現在部分恐龍(如傷齒龍類、反鳥類)及其他脊椎動物(如翼龍類)身上。
學者介紹,「作爲一種典型的遺蹟化石,該恐龍足跡蘊含了豐富的資訊,是恐龍當時的動態行爲的縮影。恐龍足跡學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可以有效判別當時當地動物羣的組成,而且這些資訊正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骨骼化石的侷限性。」同時,可以根據恐龍足跡,判斷恐龍當時的運動狀態,如行走、奔跑甚至游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