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戰國船棺 內藏成都銘文青銅矛

中國大陸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天通報,近期在蒲江縣出土的大型戰國船棺裡發現了刻有「成都」銘文青銅矛,爲研究戰國時期青銅兵器製造工藝水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綜合新華社、成都商報報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成都蒲江縣文管所去年9月在成都市蒲江縣一在建工地發現60座戰國墓羣,多爲船棺墓,到目前爲止共出土隨葬器物300餘件,主要有陶器銅器鐵器、漆木器竹質器草編器、玻璃器及銅錢等。

報導引述蒲江船棺葬墓羣發掘工地現場領隊龔揚民表示,這件青銅矛出土於M32號墓,表面附有淤泥,因此一開始考古發掘者並未發現上面的銘文,後將這件青銅矛送至成都文物保護中心清理時,才發現上面的銘文。

成都在春秋早期的古蜀文明明王朝時作爲國家都城,得名源於「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一語。自建都以來,名稱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國大陸唯一沒有改變過稱謂的古城

此外,「成都」作爲城市名在歷代典籍古詩詞中都經常可見。唐代詩人李白「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的詩句更是人們對成都耳熟能詳的描述。

龔揚民表示,這次出土刻有「成都」銘文的青銅矛,是考古史上「成都」兩字在成都地區首次發現,也是當時成都製造業水準較高的實證。

從考古發現來看,戰國晚期的「成都造」兵器在四川地區被廣爲使用。1985年,四川滎經縣戰國晚期墓出土一把帶「成都」銘文的銅矛。

根據考古追溯,直到秦漢時期,官府在成都設立大型官營作坊,「成都造」產品在中國聞名遐邇,大量的兵器、漆器、鐵器等,遠銷雲南湖北等地,乃至日本朝鮮。10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