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氣候官|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綠色建築的價值在運維中才能充分體現,需重視全生命週期管理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雷椰 記者李德尚玉 北京報道氣候變化已成爲影響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城市作爲人類活動的中心,其發展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密。隨着全球對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綠色建築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近年來,我國大力提倡推動綠色建築的發展。但在實際過程中,綠色建築的發展仍面臨成本、技術、市場接受度等諸多挑戰,如何進一步推進綠色建築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建築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築師崔愷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金融沙龍(第四期)上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綠色建築的發展需要政府、行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崔愷強調,綠色建築不僅要求建築設計的綠色達標,更是涉及整個全生命週期管理,包括設計、建造、運營和維護。要實現綠色建築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從政策、技術、市場和監管等多個層面進行綜合施策,推動綠色建築從理念到實踐的轉變。
《21世紀》:今年7月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指出,要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推行綠色規劃建設方式、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建築。如何看待其中對建築行業提出的要求?
崔愷:我認爲,最重要的是政策如何實施落地。建築行業想要實現綠色低碳發展,重點應該是在城市存量更新中找到突破口,而不應該總是提出新標準、研究新建築。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大拆大建,而被拆除的往往是可以被持續利用的建築資源和材料。我認爲,這種做法本身就是違背了低碳減排的原則。在城市更新中,我們首先應該倡導綠色低碳的更新理念,努力延長現有的建築資源使用壽命。如果拆了可用的舊建築又重建新建築,不合理利用舊材料,僅僅在新建築上使用一些綠色措施就號稱是“綠色建築”,我個人是不認可的,這樣的行爲會對環境造成不當影響。
在實踐中,我們最近在研究,結合普通老百姓的住房,尤其是歷史城區中的危舊房,探討通過哪些方式可以加固改造這些建築,確保在建築本身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改善建築的使用性能,降低運行能耗,並且讓舊建築所保留的歷史痕跡及所蘊涵的文化也能得到保護和延續。我認爲,這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但實際操作相當困難,其中除了涉及要增加投資,還涉及對建築的價值理念進行扭轉。
按照我國對公房的財務相關規定,建築的折舊期一般只有25年,對已經摺舊完在財務賬上沒有價值的房子似乎就可以拆除重建,這顯然和我們一般規定的建築使用壽命不一致。如果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建築的折舊期就應該與建築實際的使用年限一致,當建築更新後,使用壽命延長了,折舊年限也應隨之延長,這樣建築的價值就與財務的價值統一起來了。而有的舊建築必須要拆除,應該對建築垃圾的排放徵收高額的排放費,一方面用於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另一方面也起到倒逼作用,使得舊建築的加固更新比拆除更爲合算。我認爲,我們特別需要政府出臺相應的政策,而落實政策需要跨越多個管理部門,不僅是建築行業,還包括財政、環保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
綠色建築的基本原理就是適應氣候
《21世紀》:今年住建部在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多次提及“好房子”。如何理解“好房子”,影響綠色建築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崔愷:幾年前,我們的建築指導方針已經從原來的“實用、經濟、在可能的條件下注意美觀”變成爲現在的“實用、經濟、綠色、美觀。”這就是“好房子”的總體要求。
從綠色發展角度來講,好房子不僅要節能環保,也應該給使用者帶來綠色的高質量生活體驗,這才能讓使用者滿意,而當使用者認識到建築的綠色性能不僅有益於健康,還能降低使用成本,使用者就會慢慢自覺地按綠色標準使用自己的建築。當然,目前綠色建築的相關技術或多或少會增加建築造價,綠色建築如何更好地在市場上推廣還需要相關的政策鼓勵。在設計層面,我們也要努力去減少不必要的對標成本,因地制宜用更節儉的方式建造更好的房子。
好房子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長壽命,建築的長壽命未來可以變成金融的長期收益。我認爲,國家對綠色建築的金融支持有待增加,綠色金融鼓勵長線投資,而建築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行業。我們在設計當中,應該通過提高建築質量來延長它的使用壽命,同時降低建築在使用過程中的用電量等能源消耗。一旦綠色建築在長期運行中呈現出實實在在的價值回報,也就更容易得到綠色金融的支持。我希望綠色建築的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在政府導向下的市場行爲,這樣才能可持續。
《21世紀》:我國正在推進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綠色建築在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當前綠色建築在施工方面還面臨着哪些挑戰?
崔愷:我認爲,倡導城市適應氣候是正確的,這不僅是城市綠色發展的方向,也是解決千城一面問題的良方。綠色建築的基本原理就是適應氣候,講究因地制宜,氣候適應型城市的理念與綠色建築是一致的。在自然災害頻發的氣候變化背景下,城市需要增強韌性,解決城市與氣候之間的適應性問題,而不應該採取與氣候對抗的方式。
從歷史傳統來說,建築本身對氣候環境就有適應性,如今因爲人工技術手段干預,出現了反季節、反氣候的建築,這就造成了很多額外的能源消耗。我認爲,未來我們需在城市建設與建築設計方面,重新審視並探究如何更好地讓不同地區的建築適應當地的氣候,並以此創造不同的建築特色,進而逐步形成城市特色。
如今,我們積極倡導推進建築光伏一體化建設。作爲全球光伏產量最大的國家,我國在光伏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然而,光伏的使用也要適應氣候,在不適宜的氣候條件下盲目進行光伏能源建設其實是一種浪費。如果當地水資源豐富,利用水電這種綠色能源也是可取的。也要因光照條件制宜,現在節能玻璃的使用十分廣泛,但在遮陽的條件下不一定需要使用Low-E玻璃,用普通中空玻璃即可,這樣可以減少浪費。
《21世紀》:未來我們應該如何做好綠色建築標準的建設,我國的綠色建築標準在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過程中是否存在問題?
崔愷:在綠色建築標準方面,我認爲不需要全國使用統一的標準,而應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不同氣候區域應根據自身特點制定相應的標準。同時,我國的綠色建築標準也不應該照搬國外的標準,氣候不同,建設條件不同,照搬的標準不一定都能適應我們的國情。當然,在基本原理和方法上我國與國際標準都是一致的,不存在大的差異。
國際上,不同國家的綠色建築標準是根據不同的氣候區域及自然環境的條件差異而制定的。北歐因氣候寒冷重視採暖保溫,強調外界面的保溫性能和窗牆比,而新加坡、馬來西亞則因氣候溼熱側重遮陽、通風和立體綠化。我希望,未來我們的標準也可以根據各地條件做出差異化的規定,我國跨越了多個氣候區,採取不同的綠色建築標準對城市及建築進行改造,這與國際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更爲契合。
《21世紀》:當前建築行業仍然依賴於含有大量水泥的混凝土等傳統建材,這些傳統建築材料在節能增效方面有哪些新的發展方向?
崔愷:總的來看,我認爲應當少用、輕用、再用,將材料價值進行最大化利用。我們在設計當中倡導建築材料的長壽化,以及建築材料的可再生化。混凝土作爲一種在建築領域被廣泛應用的材料,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相對經濟性,不容易被其他材料全面替代。我認爲,混凝土具備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的潛力,採用混凝土建造的建築能夠具備較長的使用壽命,一般而言,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可維持上百年,甚至可達到兩三百年之久。但水泥生產過程中不僅需要開採礦山,而且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進行燒製,這一過程產生的環境污染相當嚴重,所以我們應當將已開發的資源發揮更長久的效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標號正日益提升。採用高標號混凝土有助於降低水泥的使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品質。目前,許多專家正致力於混凝土再生技術的研究,對廢棄混凝土進行拆除後,通過破碎、篩選等程序,將其重新轉化爲新的混凝土原料,從而避免了對石灰岩的進一步開採。有的研究提出將破碎後的混凝土料用於市政工程,如鋪設道路路基等,以替代開採石材。此外,清水混凝土的長效耐久性爲建築效果提供了持久保障,該材料將結構性與美學價值直接融合於建築實體之上,減少了裝飾性材料的使用,也間接發揮了節約材料的作用。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的政策導向更加鼓勵創新。現在很多新材料推廣困難,包括可再生材料、低碳材料以及負碳材料。推廣難的原因包括現有的建設規範限制、價格高昂以及缺乏鼓勵機制。建築領域的綠色科技創新也需要行業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關注,我們需要有效地利用政策工具、金融槓桿以及社會治理的方式,共同引導建築領域的綠色科技創新得到更好的發展。
《21世紀》:如何看待未來建築行業全生命週期的管理,在減少建築碳排放方面,未來的發展趨勢會是怎樣的?
崔愷:我認爲,運營維護是未來提升我們城市和建築品質的重要環節。通過有效地運營維護和管理,可以讓建築的使用壽命得到延長。我們通常將綠色建築的重點聚焦於設計及建造階段,而較少涉及運營維護環節,實際上綠色建築的價值與效能正是在運營維護過程中得以充分體現。如何將綠色設計、綠色建造的理念轉化爲綠色運營的實踐,這不僅需要大量的物業管理工作,還需要依託智慧化平臺等多種技術手段。
我希望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更加重視建築的運營維護。通過良好的運營維護,不僅能讓綠色節能技術發揮其效應,還能讓使用者和普通民衆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結合我國目前所倡導的存量發展戰略,國家應當調整資金分配,將更多的投資從建築領域轉向城市運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