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吉訓明:建立產業基金,縮短臨牀需求和資本間的距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韓利明 上海報道
在人類“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之際,對大腦這個由上千億個神經元組成的約三磅重器官未曾停止過探秘,但仍知之甚少。
《Science》雜誌曾公佈125個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前沿科學問題,其中超15個與腦科學緊密相關,包括“我們可以治癒神經退行性疾病嗎”“精神障礙能否有效診斷和治療”“爲什麼我們需要睡眠”等諸多未被解密的關鍵問題。
在這背後,腦疾病帶來的危害和社會負擔正在逐年加重。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全球超過850萬人患有帕金森病、超過5500萬人患癡呆症、約3.5億人患有抑鬱症……各種神經類和精神類在內的腦相關疾病,已經超過心血管病、癌症,成爲人類健康最大的威脅。
正是由於對腦認知的侷限,嚴重阻礙了對腦疾病機制的理解,腦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面對腦科學這一未被完全開墾的領域,科研人員投入更多精力去挖掘腦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不少由政府主導的科研項目應運而生,產業界也在加大布局力度。
中國工程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吉訓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中國老齡化程度加深,重大腦疾病問題也日益凸顯。在國家主動擁抱健康和人口老齡化趨勢、積極規劃佈局科技創新體制下,未來十年,腦重大疾病從早期檢測、藥物和治療設備研發,尤其是適合中國人的干預方面,都將取得長足的進步。”
我國腦疾病研究走到哪一步?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有34億人患有神經系統疾病,影響着全球43%的人口。在我國,腦疾病患者人數衆多,其中60歲及以上人羣的癡呆患者約有1507萬、孤獨症譜系障礙人羣超過1000萬、抑鬱症患者約有9500萬……
腦疾病是影響人體健康和壽命最主要的疾病,給家庭、社會造成了沉重負擔。吉訓明院士介紹,腦重大疾病主要包括腦中風和腦血管疾病、老年癡呆和帕金森等退行性疾病、精神抑鬱和焦慮等、睡眠神經疾病、癲癇等。
其中,腦卒中是我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殘疾的首位病因。《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3)》顯示,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羣腦卒中現患人數達1242萬,且發病人羣呈年輕化趨勢。《柳葉刀-神經病學》預測腦卒中治療和康復費用以及間接成本在2050年可高達2.3萬億美元。
爲此,醫學領域持續發力科研並轉化成果。“在腦卒中防治研究中,受益於我國龐大的臨牀患者數量,通過快速提升規範化臨牀研究水平,獲得大量基於中國人流行病學的證據,在疾病救治和康復有效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距離歐美尚存差距。”吉訓明院士直言。
具體來看,一方面,腦卒中在基礎研究中,通過持續積累的技術,避開低溫腦保護產生的副作用,創建血管內的介入靶向低溫,從而實現腦內病變組織定點低溫,大幅減少中風致殘致死率;另一方面,通過研究證實高氧在血管堵塞早期的有效性,作用於腦中風後期康復中的間歇低壓,對促進神經損傷的修復發揮重要作用。
據瞭解,上述研究成果已轉化爲臨牀治療方案並寫入診療指南。同時,我國也已研發出對比歐美更爲有效且價優的溶栓藥物,產業端在腦卒中的手術和介入器材方面的創新型研發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此外,在老齡程度加深的當下,阿爾茨海默病(AD)作爲一種進行性、不可逆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難以通過藥物手段進行長效控制,患者面臨缺醫少藥困境。預計到2050年,全世界由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癡呆患者將增加到近1.39億人,在病因機制、治療方法等方面攻克阿爾茨海默病刻不容緩。
“AD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診斷爲AD前有一段漫長的無症狀期,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團隊通過研究,發現使用一滴血即可提前15至18年檢測出早期無症狀患者,通過改變生活方式、營養調節等方法延緩出現癡呆的時間。”吉訓明院士強調,“目前中重度老年癡呆缺乏有效的干預手段。背靠上述研究成果,研發檢測設備,指導體檢中心、鄉鎮衛生進行早期診斷髮現十分必要。”
隨着研究深入,我國在腦疾病部分領域正逐步媲美國際先進技術。“在帕金森治療儀器研發方面,部分技術參數已優於國際;通過人工智能篩查及有創無創的腦電監測,在癲癇的精準診斷方面,與國際差距不斷縮小;睡眠相關疾病在研究與診療方面也與國際同步。”吉訓明院士表示。事實上,在腦重大疾病領域,我國CT、核磁、腦磁圖等設備快速發展,並逐步實現國產升級。
提高創新成果轉化效率
隨着老齡化趨勢加深,人們對大腦健康和腦疾病治療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爲腦科學市場打開了巨大想象空間。根據CB Insight的數據,2020年,腦科學領域的全球市場規模爲62億美元,預計將在2024年突破100億美元,2020-2024年的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17%,從而成爲下一個有可能爲人類社會帶來顛覆性影響的產業。
而當下,我國在腦重大疾病的臨牀水平和學術研究水平還需要不斷提升,同時探索適合我國人羣的腦重大疾病防治方法,強化臨牀應用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以及臨牀應用轉化研究。
“例如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正在重點探索新的分子核素探針;爲降低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對腦部,尤其是神經造成的損傷,研發更精準的新型放射模式;不同於傳統的接觸式和非接觸式開顱模式,創新第三種腦機接口模式……這些先進技術均期待與產業界加強合作並創新轉化。”吉訓明院士舉例。
與全球先進國家一樣,我國源頭創新資源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機構、醫院,企業則是行業發展壯大有力的推動者。在創新驅動下,如何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發成果與企業的發展、產業的壯大有機銜接起來迫在眉睫。
“中國醫療器械能夠趕超國際,在於臨牀專家的強大優勢。從這方面看,資本應該加強與臨牀專家及醫科大學的緊密合作,共同建立產業基金,培育新醫科學院和實驗室,縮短臨牀需求和資本之間尋找項目的差距,提高研發效率,降低研發成本,共同推進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和藥物研究。”吉訓明院士表示。
“實際上歐美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吉訓明院士進一步指出,“醫學技術必須日新月異,我國可以深入調整並建立更高效的合作機制,讓企業資金更往前投,如此纔不會讓醫生的創新智慧隨時間延長而縮水,同時保障創新產品持續迭代更新,趕上甚至超過歐美等發達國家。”
在激活高校創新活力、提升創新成果轉化效率方面,吉訓明院士表示,下一步將圍繞首都醫科大學22家附屬醫院龐大的臨牀專家資源,加強人才培養,補足基層在精神疾病領域的醫療人才,同時加強對流行病學有效干預手段的研究,包括康復、藉助人工智能自我診斷、自我篩查等。
全球腦科學相關市場較爲龐大,且在不斷增長,尤其在神經介入、腦機接口、數字療法等方向具有廣闊的增長前景。我國雖然在腦科學方向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市場佔比尚小,但隨着各種利好政策的落地、鉅額資金的投入和技術的發展,國內市場被普遍看好。
吉訓明院士強調,未來醫療體系一定要與醫科大學建立深入的合作,通過遠程醫療縮短患者、家屬和醫生的溝通交流成本,同時把高質量醫療服務通過遠程醫療輻射到偏遠鄉村。此外,在機構養老之外,未來的養老產業需培養一支強幹隊伍,熟知老年健康知識,對老年羣體的認知焦慮、睡眠問題了解深入,以適應未來居家養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