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飾315|周大福、老廟黃金、中國黃金被投訴 銷售不規範現象頻發
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24年首飾投訴量31525件,同比增長20.57%。主要問題包括網購黃金克重和材質不符以及“一口價”黃金飾品糾紛,多家知名金店如老廟黃金、中國黃金、周大福和老鳳祥等均被曝光存在類似問題。
銷售不規範現象頻發
隨着黃金銷售價格的持續走高,消費者購買黃金和黃金飾品的熱情也逐漸高漲,一些商家的不規範經營行爲引發了大量消費者投訴。
黃金消費領域投訴問題主要有:
一是網購商家銷售黃金克重和材質等與宣傳不符,甚至僞造品牌和認證證書售賣假黃金。
二是黃金銷售店鋪關門跑路,消費者購買“託管”黃金到期無法兌現。
三是“一口價”黃金飾品糾紛多。商家故意不告知黃金飾品具體克重和換購限制條件,消費者購買時“一口價”,更換時按克計算。
四是“黃金摻假”問題:一些消費者購買的金飾存在以次充好的情況,質量、純度、成分與標稱不符。
五是交易憑證問題:一些消費者在購買金飾時,未能索要詳細的發票或交易憑證,導致在後續的維權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證據。
多家知名金店被投訴
2024年12月,秦皇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的2024年度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公示中,兩批次周大福黃金珠寶飾品被檢出不合格。具體來說,標稱由“周大福珠寶金行(某地)有限公司”生產的、商標爲“周大福”的18K金鑽石戒指和足金和田玉掛墜,在標籤標識方面存在問題,經銷商和生產商的信息未明確標註,因此被判定爲不合格。
1月24日,在人民網投訴平臺上,一名消費者投訴稱,在中國黃金實體店裡參與以舊金換新金活動,被誘導消費了一口價8.35克的三金,每克價格遠高於當下的金價。該消費者指出,在中國黃金實體店裡參與以舊金換新金活動,被誘導消費了一口價8.35克的三金,並支付了一口價的差價2870元。一口價總金額爲14600元,相當於約1748元/克,而其本人自帶舊金克重爲13.36克,被商家以825元/克換成了金額11022元。櫃姐全程未告知克重,並且未稱重。
據澎湃新聞,1月26日她在赤峰市一老廟黃金門店購買了一款足金戒指,購買時工作人員承諾該戒指經過了國家金銀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檢測,且可查詢證書。然而回家後張女士在檢測官網查詢後看到,戒指標籤上所帶有的編碼顯示“無此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