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平臺VIP會員相繼漲價 觀衆吐槽:不怕貴,怕不值
4月10日0時,騰訊視頻VIP會員正式漲價,漲幅達30%。雖然只是每月貴數元的“小調整”,但此番漲價仍然招致網友一片罵聲:“不會再買了!”“讓我本不富裕的日子雪上加霜!”“嚇得我趕緊關了自動續費!”
半年前,愛奇藝也啓動了一次VIP會員漲價操作,當時網友的吐槽聲浪並不比這次小。無論是售賣付費電影券、推出付費超前點映,還是調升VIP會員價格,視頻網站的每一次“圈錢”新操作似乎都會遭遇網友的強烈反彈。視頻網站如何留住會員的心?觀衆如何纔會心甘情願地埋單?這顯然並不僅僅是一場關乎價格的博弈。
1 現象:一面被罵,一面漲價
騰訊視頻4月10日正式調整VIP會員價格。針對網頁端和安卓手機APP端的連續性套餐,調整前,連續包月價格爲15元,包季價格爲45元,包年價格爲178元;調整後,連續包月需20元,包季需58元,包年需218元。針對非連續性套餐,調整前,單次包月價格爲20元,包季價格爲58元,包年價格爲198元;調整後,包月需30元,包季需68元,包年需253元。相比之下,騰訊視頻VIP會員新定價要略高於愛奇藝。去年11月13日,愛奇藝調整VIP會員價格:月卡從19.8元漲至25元,季卡從58元漲至68元,年卡從198元漲至248元。
早在VIP會員漲價之前,多個視頻網站已試水“會員付費超前點播”服務,該服務也曾備受網友批評。2019年8月,騰訊視頻在爆款劇《陳情令》播出進入尾聲之時,試水“SVIP直通車”服務,當時有超過500萬人爲該服務埋單,騰訊視頻因此收穫過億元收入。2019年12月中旬,爆款劇《慶餘年》剛播出過半,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同時開啓“會員付費超前點播”服務,引發網友反彈,兩大平臺被網友罵上熱搜榜。隨後,兩方高管公開道歉。騰訊視頻副總裁王娟迴應稱:“爲了滿足用戶的觀影需求,我們在不斷探索付費模式的創新,以更貼合用戶的深層次需求。這一次在《慶餘年》上引發的爭議,我們也進行了一些思考,我們對會員的告知以及消費心理的把握上還是不夠體貼。”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也迴應稱:“我們的初衷是想滿足用戶更多元的內容需求,但可能沒太做好,未來希望能更多考慮到用戶的心理,做好排播的設計和告知工作。”
2019年11月,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羣總裁楊向華曾在受訪時表示:“中國市場的視頻網站會員價格大概是美國平臺價格的五分之一,別的地方沒有低於每月兩美元的價格,我們的定價可能是過低了。”愛奇藝CEO龔宇在該平臺會員漲價之前,也曾多次表達過自家或許“定價過低”的觀點。去年11月,愛奇藝宣佈會員漲價後,騰訊視頻便立刻適時作出反應,研究漲價事宜。目前國內三大視頻網站中,會員價格暫時沒變的是優酷:其連續包月VIP價格爲15元,限時折扣價6元;半年VIP服務爲108元;年度VIP服務價爲198元,限時折扣價爲118元。
面對網友的不滿,視頻平臺爲何仍堅持漲價?原因並不難猜。隨着2018年以來視頻平臺廣告收入增長的放緩,會員收入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但在目前各平臺會員規模都已接近飽和的情況下,部分平臺仍難避免連年虧損的局面。此外,嗶哩嗶哩、芒果TV等視頻網站的強勢崛起,也進一步壓縮了“愛優騰”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空間。去年,嗶哩嗶哩在自制項目上持續發力,綜藝《說唱新世代》、劇集《風犬少年的天空》等優質項目均爲該平臺吸納了更多會員用戶。據統計,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嗶哩嗶哩的月活躍用戶人數已超過2億,付費大會員數量達1450萬,同比增長91%。去年,芒果TV依靠爆款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瘋狂吸納新會員,同時,《明星大偵探》《密室大逃脫》等王牌網綜也進一步鞏固了其會員規模。據悉,截至2020年年底,芒果TV有效會員數超過3600萬,而芒果TV也成爲去年爲數不多成功實現盈利的視頻網站。
儘管不少年輕觀衆已能接受“爲優質內容付費”的觀念,但他們並不一定認爲平臺的服務質量值得他們付出更高價格。當下,網友對視頻平臺漲價的不滿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會員專屬廣告過多;“付費超前點播”等服務需要額外付費;平臺提供的內容品質不高。其中,平臺播出內容的質量仍是決定觀衆心中“性價比”的核心。譬如,今年第一季度各平臺的純網播劇集,製作水準便有些參差不齊。以豆瓣評分爲參考指標,劇集方面只有《山河令》拿到8分以上,《你是我的城池營壘》《司藤》《斗羅大陸》《錦心似玉》《長歌行》《贅婿》《大宋宮詞》等劇均在8分以下。此外,今年第一季度播出的劇集以古裝劇居多,觀衆選擇空間太小。
去年《鬢邊不是海棠紅》《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破冰行動》集體入圍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多少證明了視頻平臺自制劇出精品的潛力。但想增強對會員業務的議價能力,各大視頻平臺必須進一步加強優質內容,進行差異化競爭。去年暑期,愛奇藝“迷霧劇場”的《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等劇吸引了6800萬愛奇藝VIP會員觀看,其中新用戶也出現了明顯增幅。對此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總結:“‘迷霧劇場’的出現,證明好的內容永遠是‘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