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課綱 決定和戰的關鍵(段心儀)

北一女老師區桂芝(左二)呼籲教育部廢除108課綱。(本報資料照片)

朋友講了三隻小豬故事的新解,貼切地描繪出課綱的圖像。她說108課綱就是一個精心打造的「房中房」。當吹去了最外圍一層的稻草房─「學習歷程檔案」、「素養題」;吹去了中間一層的木頭房─「必修時數」、「考招制度」;纔會發現最內一層、最堅固的磚房裡面赫然關着「去中國化」。此時你才恍然大悟,爲何20年來一波波的課綱一路帶着臺灣競爭力往下沉淪,它卻始終「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臺」。

雖然學習歷程檔案既無效益又框限選擇權,更強化階級不平等;雖然說基礎學科必修時數不足導致高中學力大幅弱化,牽拖大學專業科目成績雪崩,更惡化科技產業缺才…但從學生、老師、家長到產業界的呼籲,都完全無力扭轉教育江河日下的趨勢時,我們只能歸諸它「去中國化」的政治紅利,已成爲執政黨戒不了的鴉片。

當臺灣20歲以下年輕人90%不認爲自己是中國人、中華民族,視中國爲惡龍不能去之也要避之,政治上會產生甚麼效應?頂着「中國」二字的反對黨,當然是邪惡政黨,哪有執政的機會?且這個族羣將一年比一年龐大,選票佔比一年比一年高,隨着老成凋謝,終將成爲主流。所以,課綱絕對不能改!

但是,鴉片終歸是鴉片,若不戒除,毒素只會隨着累積危害越來越大,終至臺灣崩毀。

如:品格教育。歷史科去時序與中國史,讓人物沒有了臉譜,事件沒有了脈絡。國文科去核心教材,更讓四維八德失去文本的支撐,只剩下口號,與學生疏離。傳統道德既無所依託,公民科強調的又是西方價值觀,重視個人權利,忽略個人責任。於是,教養成爲笑話,校園成爲叢林,失去了管教權的老師保護不了學生,品格教育失衡成爲家長最關注的議題。

如:貧窮世襲。私校既能協助學習歷程檔案,又能維持基礎學科時數,已極有誘因。更在公校重蹈美國覆轍的此刻,讓家長咬牙也得把孩子送到校園相對安全的私校。於是,高學費製造了教育的階級化,崩解了教育公平性。

如:去中國化。它能爲此方帶來政治紅利的喜悅,就能爲彼方帶來「兩國論」正在實踐路上的急迫感。時間到底站在哪一方?課綱其實是決定「和」「戰」的那根稻草,要增進兩岸的瞭解、理解、諒解、和解,不如面對課綱!

立法院拿到調查權、聽證權,就應要求教育部公告《臺灣後期中等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內課綱的各項調查資料。應要求高中各學科中心向全國高中教師進行課綱問卷調查,並結合家長及學生的調查報告,讓使用者角度呈現108課綱真貌。更要建立教育重大政策的審覈究責機制,莫讓錯誤延宕成國安危機,颶風掀翻了磚房時陪葬了臺灣。

(作者爲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