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近百萬車位缺口 停車難如何破解
家住深圳南山西麗片區的李女士每次去福田辦事,已經習慣不開車。“福田的停車位太難找了,每次開車都要轉幾圈還找不到車位,有幾次急得差點想把車扔掉。”她說。
“人們經常說的‘衣食住行’,以後應該叫‘衣食住行停’了。”在不少深圳車主看來,沒地方停車,大大影響了日常生活的幸福感。
早在2017年,深圳就被國家列爲全國推進城市停車場建設第一批五個試點示範城市之一,要求在公共設施集中區停車設施建設和停車信息平臺建設兩個重點方向先行先試。如今效果如何?
近百萬個車位缺口
在超大城市“停車難”的困境下,深圳很多三甲醫院周邊出現了一種新行業——代客泊車,因爲在有限的時間內停車位不足,不得不延緩進場時間,就有人穿着代駕的小馬甲招攬生意,沒想到生意火爆,一次收費至少50元起。
醫院出現泊車服務只是“停車難”問題的一個縮影。深圳市龍華區某小區物業江先生告訴記者:“白天我們停車場十分歡迎小區以外的車輛來停車,收費標準是10元/天。下午6點開始,我們就嚴格把控,只允許小區業主的車輛進來,外來車輛不能再進來了。”江先生表示,白天很多業主開車上班去了,很多車位都空出來了。但是一到晚上,車位便緊張起來,首先要滿足小區業主的需求,這時候便不再對外開放了。
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停車技術企業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毅認爲,停車“潮汐化”問題導致了停車難,寫字樓上班時間爆滿,而住宅小區下班時間供不應求,醫院、學校等地停車位時間段差異大。
但是,停車難不僅僅是由於停車“潮汐化”問題所致——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從深圳市交警局瞭解到,深圳市機動車約335萬輛,經營性停車場6420家左右,經營性停車車位170萬個,非經營性停車位約70萬個,路邊停車位約2萬個。車輛和車位數量相比,存在近百萬個車位缺口。
張毅告訴記者,“車位和車輛的數量嚴重不匹配,找不到停車位、停車費太貴、電動汽車找不到充電樁等都成爲民生痛點,停車位的增加速度趕不上新上路車輛的增加速度,以後停車越來越難將會成爲一個趨勢”。
“停車難”的痛點到底是什麼
除了總量供需矛盾和車輛潮汐化問題之外,停車場管理落後和信息不對稱也造成大量車位被閒置。
“算不清楚這個停車場裡到底有多少‘殭屍’車。”深圳華強北附近一個小區的物業告訴記者,小區入住快一年,但是裡面已經發現了很多開進來就沒動過的“殭屍車”。找不到車主,也沒辦法就此下定論把車拖走,而停車庫因爲是新開樓盤,目前還處於免費階段。
在福田區的一些老舊停車場,因爲停車場的服務沒有更新,有的還在停車的1.0階段。“停車還得下車取卡刷卡,有的車庫雖然不用刷卡,但是網絡差得要命,經常斷網斷電”,效率低下、信息錯配的車場經常引發車主“吐槽”。
中國停車智能系統的頭部企業捷順科技副總裁許昭林告訴記者,實際上,很多停車場都急需升級,“效率低下的停車場需要的人工成本更高,而且車主投訴引發的第三方成本也更高”。
在張毅看來,停車場產權確權難纔是停車難問題的“老大難”。停車場產權屬性不明晰,這也是很多小區物業、開發商和居民之間產生矛盾的一大導火索,導致很多小區的停車場無法形成統一管理,大大降低了車位使用率。
“如果這塊地的產權證上寫的不是停車場的用途,那誰都不敢用,誰也不敢批,有的地就那麼放着一直沒用過,但是隻要是誰先批准先來當成停車場使用,那就要承擔很大的法律責任。”張毅表示,深圳是有特區立法權的,但也沒有立法保證停車位的法律地位,也就沒有立法明確停車位的歸屬方,這讓停車場的整片開發管理成爲一個問題。
實際上,早在2017年12月,深圳交警局就專門成立了停車場科,專門管理停車場,希望破解超大城市停車難。
2018年,深圳市經營性停車場將車輛監管系統數據報送方式,改爲基於互聯網對車輛監管系統進行數據上傳,提高了全市經營性停車場數據採集質量,搭建城市級智慧停車平臺。
今年11月12日,深圳市交警局交通處、停車場管理科科長鄭雷克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深圳將大力推進智慧停車模式改革,主要是依託大數據的支撐,通過停車場空間互換和車位共享來盤活現有停車資源。鄭雷克表示,對於平臺的運營,政府部門只是一個推手,主要還是要依靠市場化運作。
實際上,作爲中國第一家停車行業的上市公司,捷順科技在提高車位週轉率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研發了多款智能化產品,比如搭建“捷停車”平臺,爲車主用戶提供停車費自動支付服務,用戶使用手機繳停車費,並提供停車場剩餘停車位快速查找、導航、車位預訂、車位共享等功能,通過充分利用數據來提高車位的使用效率。
“我們的技術幾乎每週都有迭代。”負責公司研發業務的捷順科技副總裁許昭林表示,“從停車場的刷卡時代到現在的無人值守時代,僅僅才幾年。”
張毅則表示,解決停車難的終極之路,應該是建立一個類似“滴滴”“美團”那樣的大數據平臺,找到合理的商業模式,讓數據跑起來。比如是否有空餘停車位,是否方便停車,停車費多少等數據實時共享。“一方面可以方便市民便利停車,一方面也可以帶動停車場的收入增長。”
2018年深圳市發改委發佈的《深圳市停車產業發展報告(2017)》預計,2020年,深圳停車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其中,停車場投資建設的市場規模將超170億元,停車場設備製造與安裝的市場規模將超130億元,停車場運營管理的市場規模也將超230億元。
記者瞭解到,從目前深圳停車平臺搭建情況來看,僅實現了少部分停車場數據互通。深圳市交警局聯合深圳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搭建智慧數據平臺,目前僅引入了幾十個停車場數據進行車位共享。作爲頭部停車企業,捷順科技在深圳市場也只實現了部分停車場的數據共享。
鄭雷克表示,深圳6000餘個經營性停車場,目前交警局已經收集了98%的停車場數據,政府方面也十分希望能夠儘快搭建好這個平臺,慢慢地把規模逐漸做大,吸引大家主動加入這個平臺。張毅表示,協會也在積極推進平臺搭建,希望進一步挖掘停車數據價值,找到更多停車場互聯網平臺的商業化模式。“這比當初建立‘滴滴’平臺還要難,畢竟,這個平臺不僅僅要to B,將停車場運營模式由粗放轉變爲精細化、專業化運營模式,還要to C,面對廣大的車主,這不是單純燒錢就行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