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隱18年「蜜熊」登場!長長尾巴卷緊樹枝 溼季最喜歡吃無花果
▲根據保育員觀察,浣熊抓泥鰍都是用雙手觸摸,不用眼睛看。(圖/臺北動物園提供。)記者林韋辰/綜合報導
說到浣熊家族,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那個會洗棉花糖的」網紅「北美浣熊」。臺北市立動物園特別規劃,將北美浣熊、長鼻浣熊和蜜熊3種浣熊科動物,集合在兒童動物區,讓遊客能好好比較一下牠們的異同。其中生活在雨林樹冠層的蜜熊,從91年9月夜行動物館封館除開始「神隱」後,透過這次新的展示主題,終於和大家再見面。
浣熊家族裡,大家最熟悉的是分佈在加拿大南部至中美洲巴拿馬的北美浣熊。動物園表示,夜行性的浣熊視力不好,「根據保育員觀察,浣熊抓泥鰍都是用雙手觸摸,不用眼睛看,兒童區的『英灰灰』雖然不一定會把食物拿到水裡面搓揉,但即使在陸地上也會用雙手搓食物。」
▲浣熊家族裡,大家最熟悉的是分佈在加拿大南部至中美洲巴拿馬的北美浣熊。
長鼻浣熊分佈在南美洲,日行性的牠們,是三種浣熊科動物裡白天最活躍的。園方提到,牠們覓食時,用靈活的鼻子在落葉或碎石堆中翻找食物,不會將食物拿到水裡搓揉,卻很愛用肛門腺標示領域,因此當你聞到濃濃的味道,應該就看得到牠們正在專屬的逐臭秘境「空中走廊」中活動。
▲長鼻浣熊覓食時,會用靈活的鼻子在落葉或碎石堆中翻找食物。
其中神隱18年之久的蜜熊,終於再度和大家見面。動物園中的20歲的「小白」和18歲的「娃娃」姊妹倆是不折不扣的夜行性動物。動物園建議,若想看本尊,下午3點之後的時機較佳。
►ETtoday寵物雲有IG了,來追蹤我吧!
▲長鼻浣熊是三種浣熊科動物裡白天最活躍的。
動物園說,生活在中南美洲墨西哥南部至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熱帶雨林樹冠層的蜜熊,早期被認爲是獨來獨往的食肉動物,近期研究顯示蜜熊有社交活動,會分享果樹,也會分享休息的樹洞,「小白」和「娃娃」白天會擠在一起睡覺,有時在右邊的草堆裡,有時在木頭巢箱裡。
▲樹棲性的蜜熊有像手一樣靈活的長尾巴,可以捲住樹枝保持身體穩定。
樹棲性的蜜熊有像手一樣靈活的長尾巴,可以捲住樹枝保持身體穩定,溼季喜歡吃高營養的無花果,乾季則吃巴沙木的花蜜,長約12公分的舌頭在吃花蜜時也能協助授粉,促進雨林生態系統的健康。園方提到,蜜熊會用下頷、喉、胸部氣味腺標記領域,牠們的聲音也非常豐富,依靠聽覺和嗅覺相互溝通。保育員觀察這2位剛搬到兒童區的新成員,發現「小白」喜歡在棲架上活動,「娃娃」則喜歡在地面用餐,下次餵食時間容易就可以分辨誰是「小白」還是「娃娃」了。
►我沒有遲到,是時間遲到了!
【你可能也想看】 ►水稻中間一窩「高級綠建築」!青農泣:秧雞媽媽啊,秧苗很貴捏 ►蔬菜好香!賊貓歪頭「毛手狂偷摸」 奴才氣炸:吼~大便手碰到了啦 ►影/廁所上太久!賓士貓「破窗探頭」凝視 網笑:怕你掉下去啦 ►豆腐鯊寶寶遊進花蓮港!一路吃飽南極蝦 釣客秒收竿贊:太可愛啦 ►汪汪清潔大隊誕生!穿鄰居小孩衣超憋 網笑「那個光」:容量快滿了
更多精采影片:
延伸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