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帶貨產業鏈:在資本面前,頂流網紅不過是工具

小紅靠捧,大紅靠命。

現在很多小孩子的夢想都是當網紅,沒辦法,在普通人搵食艱難的情況下,他們賺得真的太多了。

而且,似乎還很容易。

張同學,拍拍農村日常,紅了;

黃老師,模仿別人唱“挖呀挖”,紅了;

董宇輝,念幾段小作文,紅了。

爲什麼我不可以?

但深扒網紅產業鏈後,我們發現,所謂的“網紅”,命真不是天生的,而是資本給的……

無論是興起,還是衰敗,背後都是資本的運作。

網紅是怎麼誕生的?

很多人覺得是運氣,或者個人的努力。

但前幾天上了熱搜的“程前朋友圈”卻讓我看到了真相。

首先,這個程前不是那個中央電視臺的前知名主持,而是一個普通的93年小夥。

英國研究生學成歸來後,他在陸家嘴幹了幾年金融,而後辭職回到西安,創辦了“程前的朋友圈”這一自媒體,主要內容,是訪談一些中小微企業主和網紅電商,做一個創業分享。

節目中,他侃侃而談,言語得體大方。

加上標題多爲“年營收過億”之類的描述,非常容易吸引用戶關注。

於是他很快就積累了600多萬粉絲,成了比較知名的網紅。

可是,就是在一次直播中,他面對王石、周鴻禕等創業大佬,不僅沒有了自己短視頻節目裡謙虛的態度,還說了不少讓人大跌眼鏡的話,甚至公開詛咒周鴻禕。

期間他還責問這幾個企業家:

我都準備了稿子,你們怎麼不準備呢?

網友評價:綁大閘蟹的繩子綁的時間久了,以爲自己和大閘蟹一個價!

程前講商業講得頭頭是道,但褪去視頻剪輯後的包裝,面對真實觀衆的時候,卻low態盡顯,讓人笑話。

不過,這也激發了我的好奇。

爲什麼那麼low的一個人,能夠成爲那麼大的網紅,甚至有資格和中國最出色的幾個大佬在一起坐而論道?

答案是:包裝。

據瞭解,程前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公司,有着上百人的團隊,包了一層樓!

文案,是團隊幫他寫的,視頻,是團隊剪輯加工出來的,營銷,是團隊配合的。

程前朋友圈變現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種,是視頻的流量收益。

一種,是粉絲打賞加廣告帶貨。

還有一種最關鍵的,則是私域會員和線下“私董會”,私域會員收費2198元/年,線下“私董會”售價59800元/年,據長江日報報道,程前私董會成員已經有100人左右。

現在你可能發現了那些 “靠創業者吃創業者”的人,是多麼得不靠譜。

程前的錯,就在於一個資本包裝出來的素人,誤以爲自己真的很牛逼,去教那些有建樹的人做人。

但不得不承認,所謂網紅,都離不開資本的運作。

哪怕是董宇輝和東方甄選的內訌事件也讓我們看到:一次看似天然的直播,背後也是由主播、文案團隊、拍攝團隊、剪輯團隊共同完成。

一個網紅的成功,運氣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有營銷場景,有粉絲變現的精細化運營。

早在2015年,映客創始人奉佑生就提到:視頻直播空間足夠大,能避開BAT,可以形成生態閉環,具有盈利能力。

從生產網紅到直播帶貨,本質就是四個字:

流量生意。

既然是流量生意,那麼本質就是流量。

網紅在其中,只是變現的工具之一。

一旦這個工具不好使了,很快就會被踢走,換上新的工具。

類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劉畊宏夫婦,因爲跳操火起來了,粉絲暴漲7000多萬,但後來因爲帶貨能力不佳,又出現了“假燕窩”事件,從此流量見頂,人氣在這兩年一路滑坡。

較早看中“三農”賽道的“張同學”,憑藉5分鐘內300多個鏡頭的土味視頻爆火,漲粉上千萬。

很多人都以爲他是“素人”,但實際上,他早在2021年就註冊了資本超過500萬的公司,多個帶貨產品也都是關於農業的,明顯是資本操刀。

現在呢?也陷入了流量乾涸的局面,粉絲不斷減少,有時候直播帶貨額僅僅200萬左右。

拋去“流量採購費”,他賺得並不多。

對,這裡必須要說明下,流量也是可以買的,尤其是直播帶貨領域。

買流量已經成爲公開的秘密。

就拿羅永浩來說,首次直播播了3個多小時,觀看人次4800萬,賣貨1.1億。

羅永浩也很實誠,在後來的直播中不小心泄露了行業機密:

這不是他做得好,而是當時抖音爲了打開帶貨市場,傾平臺之力進行了推流。

當時李佳琦所在的淘寶直播如日中天,抖音非常希望拿到這塊蛋糕。

而拿到蛋糕的最好方法,就是迅速捧紅幾個超級頭部主播來。

2021年,抖音想在直播帶貨上發力,重金邀請羅永浩,而在當時,快手的程一笑也是曾親自帶隊遊說羅永浩,並給出上億元報價,但最終沒有拿下。

在平臺造神之前,資本的暗戰早已開始。

過去是羅永浩,後來是小楊哥,現在則是董宇輝。

郎鹹平對董宇輝如此評價:

董宇輝成功唯一的原因是平臺導流,只要平臺繼續導流下去他就會繼續成功。

“他現在被抖音重新選中,流量大到不可思議,他的賬號由別人上播,3分鐘流量就到10萬以上,晚上他自己上播,流量最高70多萬,小楊哥變成20萬-30萬了。抖音扶持他,只是把自己的錢從左口袋換到了右口袋……”

哪有什麼天生網紅,都是平臺暗戰的需要。

羅永浩現在直播帶貨,也是要通過“DOU+”去買流量的。

但是,這些流量玩法的內幕是網紅不願去提及的,他們只會說,自己沒有買過流量,全是靠個人實力一飛沖天……

這也符合抖音的營銷需要:在抖音上,大家是有機會靠本事上位的。

至於你沒有成功,那要自己找原因。

也正是因爲主播帶貨是一門流量生意,所以纔有了“鐵打的平臺,流水的主播”。

你會發現,過去幾年爆火過的主播,大部分生命週期都很短。

什麼張同學、於文亮、黃老師、秀才……生命綻放期都不長。

這裡面有一層底層邏輯是:

平臺捧紅你,是爲了讓你吸引觀衆到平臺來娛樂消費,而不是受你鉗制的。

可一旦你粉絲多了,就不可避免地會擁有鉗制力。

所以,一個超級主播之後,一定要有另外一個超級主播輪換。

而且觀衆也會膩歪,一個人的亮點被榨乾了,換人也是資本擴大盈利的硬性需要。

同樣的,前小紅書演算師,也在訪談中提過:

“小紅書的流量是可以人工控制的。平臺需要人氣的時候,他們就推一些有爭議、引戰、容易吵架……如果你是一個新人,發帖很快就能得到互動回饋,這會讓你認爲自己也可以當網紅。但在你剛剛有所幻想的時候,平臺會立刻甩你一耳光,開始壓流量,讓你產生焦慮和急迫感……

所以你有沒有發現,經常寫小紅書的人,總是24小時虎視眈眈尋找着素材,也永遠活在渴望被關注、表演,以及競爭之中,把生命的所有時刻都商品化了……平臺還會特意打壓創作者,如果哪位博主流量特別好,那就給她壓下去,不能一直漲,免得對方太囂張……”

這個時代,信息流佔據着一切,想盡辦法被人關注,成爲所有人的副業。

最後這位演算師發出忠告:

“不要試圖成爲網紅,那隻會害了你。”

在這個時代,我們最應該做的,不是想辦法成爲網紅,而是看清商業的本質,不要成爲流量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