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韓粉未散 只是潛伏
韓國瑜被罷免將近半年,這位自稱「菜販」,極短時間內崛起又迅速墜落的超級政治明星,雖已淡出公衆鎂光燈,但過往累積的高人氣仍然動見觀瞻,韓國瑜創造韓流、韓流簇擁韓國瑜,互爲一體。韓國瑜既已退隱,韓流消失了嗎?若未消失,又何去何從?
從大數據來看,韓國瑜的網路熱度並未消退,從6月遭罷免至今,與一線政治人物相比,韓國瑜的討論度略遜蔡英文總統,但高於柯文哲、蘇貞昌、馬英九、江啓臣、侯友宜等藍綠白要角,高居第二。當然網路熱度不等於支持度,因爲網路聲量可能夾雜負面討論。若從追蹤韓國瑜的臉書社羣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前25名中,大概一半屬於反韓親綠粉專,可以印證韓國瑜的網路聲量不少屬於負面評論。
討厭民進黨再度蔓延
但另一方面,韓國瑜半年來只發了8篇臉書貼文,網路影響力卻遠高於發100多篇、經常批韓的親綠粉專「只是堵藍」。動輒10萬讚的人氣及大小友韓新媒體的存在,足以證明「韓流」並未消去。韓若積極在網路世界出擊,熱度提升的能力不容小覷。
韓國瑜最近逐漸走出沉潛期,不再默不作聲,開始針對國政有所評論,針對中天關臺案、憲政運作問題提出看法。韓國瑜離開公職將近5個月,「韓流」熱度仍在,民進黨敗象初露,韓國瑜轉趨積極似乎順理成章。這不只是韓粉的期望,也是韓的民意基礎。
但衍生出一個值得各界省思的問題,韓流爲何不消散?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理解韓流的崛起,簡單來說,是兩岸關係惡化、貧富差距擴大、特權橫行、正義不彰下的公民運動,是跨越藍綠光譜基層民衆對建制菁英的反彈。只要民進黨只搞宣傳、不和人民溝通、貧富差距問題不能解決、權力繼續被少數壟斷、被兩黨菁英綁架,韓流就不會銷聲匿跡,即使韓國瑜不出山,仍然會去支持其他候選人。
社會開始對民進黨政府失去耐性,蔡英文的滿意度仍高,但蘇貞昌個人支持率和民進黨政黨支持率卻下滑不少,尤其是青年世代部分。從整個民意環境與結構來看,目前的走勢與2018大選初期有諸多相似之處,民進黨開始因民生議題而被社會嫌棄,但眼前國民黨實力孱弱,未見英雄豪傑蓄勢待發。韓國瑜兩度重創,政治弱點暴露無遺,恐難再掀巨浪,細數反對黨藍白兩營政治人物,似乎都不具備取韓而代之的魅力。韓可以,其他人不行,這是在野政治人物必須深思的問題。爲何當年韓能凝聚一大票鐵粉,其他人卻做不到?
韓流繼續存在,不但是在野領袖的挑戰,更是民進黨的心頭之患。周星馳電影一句經典臺詞,「乞丐的數量由皇帝來決定」。韓流不退,這麼多人對韓國瑜死忠,關鍵不在韓國瑜多能幹,而在於民進黨上臺後的倒行逆施。隨着蘇貞昌持續傲慢,出現更多的丁允恭、丁怡銘,民進黨將累積更多民怨。尤其是蔡政府的大內宣敗象已露,美國大選大內宣一面倒挺川普、養出一票川粉卻太入戲,因而得罪拜登陣營;綠營動用政府資源與中央部會預算養網軍的伎倆紛紛曝光,已讓民進黨原形畢露,討厭民進黨的社會情緒再度蔓延。
在野勢力要抓住韓粉
韓流仍在,只是仍然潛伏。討厭民進黨的社會情緒開始復燃,但兩個主要在野黨無法駕馭韓流,因而政黨支持度始終在低谷盤旋。在野勢力要如何抓住韓粉的心,是2022年選戰的勝負關鍵。
韓流的本質是超越藍綠、人民要過好日子、兩岸和平,無論民進黨、國民黨或民衆黨,都必須正視韓流的本質,重視人民的心聲,認真思考韓國瑜爲何瞬間爆起、韓粉爲何死心踏地。無論是漠視韓流的存在,或是排除韓流,對臺灣社會的團結、對在野勢力的凝聚,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