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民黨主席無私 很難嗎?
偏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蔡政府蜜月期已經結束,贊同蔡總統治國、人事安排及政策者約53%,不贊同者約36%,贊同者雖然超過不贊同者16.5個百分點,但比上月下降7.6個百分點,尤其不贊同者從5月分15.6%上升到12月的36.3%,上升20個百分點,相當於400萬投票人口,對蔡總統而言是個警訊。
對蘇內閣的看法,滿意者爲51.4%,不滿意者40.9%,滿意者超過不滿意者10.5個百分點,而《遠見》雜誌稍早對蘇院長的民調顯示,45.1%的民衆不滿意其表現,高於滿意的44.3%,已經出現「死亡交叉」現象。
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同時發現,民衆最不滿意的施政爲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62.5%)、食品安全(49%)、司法改革(47.2%),新聞自由(44.2%),這些高比例的不滿意度如果持續,就表示蔡政府將爲開放萊豬進口、無能爲食安把關、壟斷司法任命、關閉中天新聞臺等施政作爲付出代價。
但即使民進黨的作爲不得民心,政黨支持度還是以民進黨最高,爲30.5%;國民黨只有16.7%,民衆黨以14.2%接近國民黨,時代力量7.1%、臺灣基進黨5%。和上月相比,民進黨只下降1.3%,國民黨卻下降了4.5%,民衆黨躍升5.1%,直接解讀就是國民黨的支持者轉向了民衆黨。這是國民黨該自我檢討之處,爲何在該黨全力討伐民進黨輕率開放「萊豬」之下,民進黨支持度下降十分有限,國民黨的支持度卻不升反降,民衆黨反成了「受惠者」?
政黨支持度的變化,和各黨近期的各種表現有關。蔡總統和蘇內閣的執政都在失分,內閣失分顯然更多;但防疫績效在國際間仍相對亮眼,故支持度不會大幅崩跌。反而讓國民黨和民衆黨上演「零和賽局」:國民黨的失分就是民衆黨的得分;原因可能是國民黨在立法院的「破壞性」抗爭(如丟豬內臟)不被中間選民認可,而「建設性」的提議(如增加萊豬進口稅則)也沒能成功,難以獲得加分。
反萊豬零和賽局失分
反倒是民衆黨持續主張「18歲2024年投票」的擴大公民權修憲案、要求公佈萊豬相關專家會議資料、要求商家在萊肉上明確標示、提案修正《食安法》讓劑量規範的審查權迴歸立法院、督促立院通過防杜炒房的「地政三法」,既讓年輕人有感又表現得「相對理性」,產生了正面效果。
對國民黨而言,這是個非常嚴肅的課題。若民進黨送給國民黨一尊「超級大炮」的萊豬議題,都無法讓國民黨的支持度起死回生,未來又缺乏上次九合一地方選舉時,高雄韓國瑜那種超級戰將來拉擡氣勢的話,那麼即將到來的2022地方選舉,甚至2024年的總統大選,前景都將令人擔憂。因此,雖有人認爲目前國民黨主席江啓臣的領導尚稱穩妥,但若他無法讓國民黨氣勢止跌回升,就會被認定領導力仍有不足,在今年黨主席改選中不會有任何「在位優勢」。
其實,國民黨內菁英有意問鼎總統大位者至少有朱立倫等好幾位,由於黨章未規定黨主席不得代表黨蔘選總統,難免讓有意者企圖以黨主席身分掌握黨內初選優勢,來爭取參選總統的資格。前主席吳敦義就是個明顯的案例,他未必有私心,卻因有參選總統的意圖,給了外界很好的見縫插針機會,不僅將國民黨初選搞得烏煙瘴氣,更印證了社會對國民黨「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印象。其後果是讓年輕人更遠離這個包袱沉重、不重視世代傳承的政黨,讓中間選民背棄國民黨,更滋養了民衆黨成長的養分。
黨主席不應角逐總統
民衆對於這種「吃碗內,看碗外」作法的反感,同樣發生在「罷韓」事件上。韓國瑜選總統是諸多主客觀因素所促成,更有其不得不背水一戰的苦衷,但他未能成功化解民進黨「吃碗內,看碗外」的攻訐,造成高達94萬高雄選民支持罷免案的結局。因此,今年國民黨主席改選,必須杜絕這種「一心二用」的角逐者,務必選出一個無私爲黨奉獻,可以爲黨帶來希望的領導人,也纔可能一改民衆對國民黨的觀感,願意支持這個搖搖欲墜的百年老店。
我們呼籲有意參選下屆國民黨主席者,在宣佈參選的同時能夠立誓:自己將全心爲黨奉獻、帶來黨的復興,在2022和2024年的選戰中爲黨的勝選竭盡心力,個人絕不角逐總統大位。如此,這個黨纔可能獲得人民信任,也才能爲黨與國家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