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平原、海的結合 用心去感受蘭陽博物館

記者周佩虹臺北報導

自從雪隧開通後,宜蘭觀光變得更熱門,而蘭陽博物館也幾乎是所有遊客必到之處,和一般博物館不同的是,這個蘭陽平原上最顯著的地標,不僅綜合展現宜蘭自然與人文之美,就連建築物本身,也隱藏着許多需要用心去感受的設計理念;就讓建築評論家王俊雄帶着大家一起進入蘭博空間經驗

▲蘭陽博物館採用幾何三角形融入單面山地景特色。(圖/MIKA提供)

1989年,宜蘭地方人士提出興建「開蘭博物館」構想,這是蘭陽博物館(簡稱蘭博)的起源;之後由姚仁喜建築師主持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在2000年獲得設計監造權,歷經10年波折,終於在2010年10月16日正式開館

在蘭博完工、人員進駐後,王俊雄曾與姚仁喜建築師有過一番對談,因此對於蘭博的空間設計規劃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及經驗;他比劃全區配置圖,用「浪漫的真實」來形容蘭博,位在烏石港旁、面海背山,蘭博的設計延伸成山→平原→海的概念,爲了更融入自然環境,要讓建物看起來儘量的小,於是讓它把一半「藏」在土地裡面,在地面上的變成「三角形」,這也是許多人對蘭博第一個奇妙的印象

王俊雄說,蘭博當初設計的理念是「地方博物館」,「保存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大多數的博物館基於保護收藏品,都是密閉式的設計;但蘭博希望與自然元素及環境是協調不突兀的關係,於是採取幾何造型與單面山地景融合大片玻璃有如一條透明的河流貫穿山、海;而從一樓大廳走出去,更可以直接看到海景;轉上手扶梯,則能看到海面上的龜山島,看過完整的山、海、平原,接着纔是進入密閉的展示場。

▲走進蘭陽博物館,大廳採用挑高及大片玻璃的設計,隨着電梯而上更有「看到龜山島」的驚喜。(圖/規小孫提供)

談到蘭博,除了「三角形」如單面山的設計,外牆用不同石材拼湊出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用動態音樂呈現蘭陽的四季地景,更是一絕;王俊雄笑着提到,當初設計的概念是想追求透明感,最適合的材料是鑄鋁板,「但那是臺灣手工製造,如果全部都用,光是材料就要花10幾年才能生產,」而且,還會有「圖利」之嫌,於是換個角度,把鑄鋁板變成樂章段落分隔,反而產生更豐富的視覺感受。

在王俊雄與姚仁喜的對談中也曾提到,蘭博所處的位置,不論是自然景觀或溼地生態都相當敏感,所以纔會產生「岩石」的概念-它本來就在那裡,而不會讓人感覺是一種人工的介入。

其實,光是蘭博的建築設計理念就還可以花更長的篇幅來介紹,但若只是從文字去感受,怎能比得上實際去走訪的體會?或許下一次有機會再訪蘭博,擺脫走馬看花、喝咖啡特產觀光客角度,重新用心去感受設計者想從「空間」傳達出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