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軍情協定失效】張競/盟友的結束是價值丕變?還是價格改變?
▲就韓國與日本雙方民族觀感與宿怨,以及現實利益矛盾糾葛來說,東京與首爾對該協定所持看法,就與華盛頓落差極大。(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即將於22日午夜失效,在此倒數計時之際,儘管韓日雙方首長不斷會晤,美國亦積極介入調停韓日爭議,但私下已有最壞打算,着手製定替代方案以便遂行損害管制,並考慮強化美日韓《三方情報共享協定》,期能降低《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失效後所可能產生衝擊。但會不會峰迴路轉,最後一刻前懸崖勒馬,其實都很難講。
就美國立場來說,《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不但具有維護實質情報交換功能,更在政治上具有象徵意涵;就維持盟友關係來說,必須重視該協定所具備之戰略價值。但就韓國與日本雙方民族觀感與宿怨,以及現實利益矛盾糾葛來說,東京與首爾對該協定所持看法,就與華盛頓落差極大。
其實近日華盛頓本身與東京及首爾在分攤駐軍費用上,亦是相持不下無法解決爭議。特別是美國所提驚人成長要求,根本就是獅子大開口做法,存心壓迫韓國與日本買單,此時立場就已經不算超然,自然就無法順利調解韓國與日本雙方爭執。
在國際政治上,當領導同盟關係之強權,開始與扈從其後相關盟邦開始斤斤計較,攤牌究所承擔支出討價還價時,此時盟友就是以價格加以算計,而不再是注重其所具備之戰略價值。盟友關係是不能夠論斤秤兩,更不能錙銖必較,要拉下臉來向扈從盟友商討應付出銀兩,強權國勢衰微跡象真是再明顯不過。
川普總統以其商人性格來處理國際政治,認定美國對於韓國與日本提供安全保障,並且透過美國在東亞駐軍,維護區域穩定和平,因此首爾與東京應當心懷感激,就其經濟實力付出承擔美國駐軍應有額度,在其眼中看來算是天經地義。
但換個角度來看,美國透過在東亞駐軍,其實亦在支持其強權大國地位,多年來韓國與日本對於美國在國際社會各項安全政策作爲,亦是相當支持與捧場,相關經費支出與承擔也相當慷慨,華盛頓若不思考此等盟友互惠情義,實在是相當短視與無情。
美國對於韓國與日本之安全保障同盟協議,嚴格來說,並不是美國單方面付出,而韓國與日本坐享其成,僅是扮演着受惠者角色。華盛頓透過此等同盟關係,能夠獲得左右東亞政局相當程度影響力,此亦是不爭事實。
▲今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美日第11次領導人峰會。(圖/路透)
所以這本帳確實是很難相互切割,純粹就價格層面上來看爭議;就算是華盛頓希望一碼歸一碼來談問題,但盟友關係本來就是錯綜複雜,諸多要素都會牽扯進去,那有可能清楚切割來看單個事件或議題?
正是因爲盟友關係各項互動會相互牽扯,所以韓日雙方談判《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只是相互表態施壓籌碼;儘管該項協議實際執行狀況算是差強人意,但主要問題癥結不是在該協議本身,而是日本對於韓國採取重要工業原料禁運,以便壓迫其在慰安婦問題上讓步所引發,所以美國與韓國及日本在談判增加分攤駐軍費用時,希望不涉及其他議題,其實亦是一廂情願。
不過從美國與韓日雙方協商過程中,吾人必須開始審慎思考,在華盛頓眼中,其所重視關鍵是在於臺北所具備之價值,還是所願意付出之價格。近年來對美軍購不斷在社會引起重大爭議,這種民衆情緒變化確實應當嚴肅觀察,特別是軍購價格爭議會被端上臺面,成爲民衆思考值不值得議題,甚至會將此視爲繳交保護費,讓整個軍購原始意涵完全失焦,其實都是嚴重警訊。
誠然透過對美軍購過程,確實是能夠維護與提升雙方互動關係,但此並不意味着美國會提升對於臺灣之安全承諾。天下事還是要靠自己努力,特別是當華盛頓重視盟友所能承擔價格,遠高於其所應注重戰略價值時,吾人就應更務實地思考,究竟要如何定位雙方關係,以及華盛頓能夠如何履行其所公開表示之承諾。
►看更多【張競】專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