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一天
我的一天通常是從煮一壺咖啡開始,首先磨豆,機械的嘎嘎聲像上課鐘聲, 我立刻打起精神,無論夜裡睡得如何。最近的咖啡豆都改買老二喜歡的耶加雪菲,雖然之前我比較喜歡藍山,原因是怕她回來沒新鮮的咖啡豆可用。如果我改喝她喜歡的咖啡,就不怕她臨時回來斷貨。
接着我把磨好的咖啡粉倒入虹吸式的玻璃器皿,點燃小巧的鐵製瓦斯臺,不消一分鐘,玻璃圓球裡的開水就被吸上去,衝得上層咖啡粉在玻璃壺中翻滾沸騰,通常數到四十下我就關火了,老二嫌我煮得過火,她堅持熱水翻滾的剎那就立刻關火。我們常爲煮咖啡爭論,她說她是經專業指點,我則強調也業由高人傳授。我們都有自己的堅持,爲了表示她的不苟同,索性她和我分道揚鑣,另塑風格,選擇沖泡式咖啡去也。
不久各種器材,有銅壺、銅濾鬥還有濾紙及溫度計,就出現在廚房的中島上了。當她慎重地拿溫度計替開水量體溫,並設下她的標準85度C時,我忍住發噘,看在眼裡,就像小兒辦家家酒,直覺就像那種只會看食譜做菜的「菜鳥」。也不想想,什麼叫做煮咖啡?「煮」是對食物慎重而起的動作,心懷崇敬,經過煮的淬鍊過程,咖啡才能甦醒,創造浴火重生般的藝術生命。
對於她的另起爐竈,我有種不戰自勝的竊喜。
不管如何,沒她在的早餐,我想怎麼煮都由我開心。
煮咖啡的同時,我一邊熱牛奶,加麥片、芝麻粉、杏仁粉,這糊狀物也只有我才吞得下,兩個女兒時常同聲表示。當然這是我喝咖啡前的墊底物,純粹是爲保護胃部,就像維持生命系統,是機械操作的必要之舉。
接下來,才真正是我享受早餐的開始。好像是固定的某種儀式,這熱騰騰的咖啡,必須配上口感結實的德國圓麪包,這麪包有蔥油餅的尺寸大,每天切下一片,塗上鮭魚軟起司,若能再覆蓋一小片法式火腿,早餐就很幸福。當然,餐桌上的蛋座,還要有顆半熟的白煮蛋纔算圓滿。
曾聽一位事業有成的生活藝術家說,他的早餐只要八分鐘。很慚愧,我的早餐通常延到一百八十分鐘。一邊喝咖啡的同時,電話或line就進來了,本來格調十足的早餐桌,立刻開始出現各種文件,如合約、帳單、稅單、計算機、講義、書稿,通通隨着我的電話進行,紛紛上桌。在交代事情的同時,我嘴裡咀嚼着上列的餐食,手裡忙處理桌上的資料。這段時間,我通常要同時進行三件事,每一件都是我人生中各種角色的責任。
就這樣,我的早餐一吃三小時,連吃都很沒效率,無怪乎很難擠身成功。
說着說着,咖啡快涼了,我一口喝盡。每喝咖啡,總讓我想起《在咖啡冷掉之前》那本書,所揭示的人生意義。譬如,人生就像咖啡,需要經過淬取才能得到精華。還有,人生的時機很重要,一件事情在遺憾前要及時挽回。有如喝咖啡,在冷掉前喝光,纔不致香氣盡失,只剩苦澀,而錯過一杯好咖啡。
錯過一杯好咖啡,等同錯過一個人生好時機。
通常咖啡喝完已近晌午,三餐盡責的我,又開始忙着伺候這副皮囊。蔬菜清洗是個大工程,地瓜葉、高麗菜浸泡在加了三湯匙白醋的清水中,同時抓緊時間,取出冷凍箱的凍滷肉及五穀飯到電鍋裡蒸。這時腦袋開始盤算下午的事情,有什麼待辦未辦之雜務。從準備到進食與清理流理臺、洗碗槽,前後又花了兩小時。可怕的是,我雖努力分配各種角色所花的時間,卻無法爲自己儲存一分一秒,在時鐘的滴答中,又趕着赴銀行,接着去採買,回到家已近黃昏。
沒忘記醫生囑咐運動這件事,所有勞動都不算運動。我是人生健康課程中的乖學生,循規蹈矩就是座右銘。算算一忙,已三天沒運動,雖才從外疲憊歸來,但帶着贖罪的心理,火速換上運動服,立刻就跳上走步機。一邊邁着步伐,一邊想着下本書的內容,前後篇的主題。由於常處於全身痠痛的狀態,有次去按摩,當下被驚訝的問道,是做什麼工作,肩膀這麼硬。我答捆工,文字捆工。誰說不是?連運動都在揹負文字。
等四十分鐘走完,還得拉拉筋敲敲腿,外加沖澡換衣,算算一小時已過。還來不及喘口氣,接着是晚餐時段,從做飯到吃完又是兩小時,感覺爲了「吃」這件大事,時間在流逝,讓我打從心中痛惜!可是不好好餵養對待這身軀,所付出的代價恐怕更大。一旦失去「活着」,世間再多的美好已和我無關!就像存在主義標榜的,你活着,世界纔有意義。
人生最可悲的無非是,心智與身軀都雙雙陷落在俗事繁瑣間無法抽離。爲了讓自己還有點幸福感,在體力耗盡前翻閱成絡的報紙。由報紙獲得新資訊已屬落伍,每年續訂,實在是不忍推銷員業績個位數,年年告知下次不定了,可是年年再訂。從政治、社會、經濟到健康,眼睛匆匆招呼過,最後目光停留在副刊。遇到好文章新觀點,除了剪輯外再加畫線。
這時手機響起,WeChat出現大女兒的名字,點開視頻傳來一陣「咿咿呀呀」的幼兒聲,鏡頭出現小孫女百百的大臉,佔據整個熒幕,這是她打招呼的方式,以一種零距離的親吻。女兒開始報告百百每天成長的新紀錄,從她得意的敘述裡,我打撈記憶深海的零星片段,像重組奇幻影片,我就是她,她就是我,我們共同在捕捉一個新生命的未來。這一刻,屋子裡充滿了人聲、影像,好像連續劇般在每天固定時刻上演,我們一家都是劇中人。時間就是那隻編劇的筆,遊走在過去和未來。
結束了親子時間,魔術般屋子又恢復它的安靜,一天已將過去。把握最後的今天,我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神遊筆墨山巔。累了就跳開視窗,轉到youtube,蔡琴的渾厚嗓音將「被遺忘的時光」,唱到我的心坎裡;還有李健的「傳奇」,想像是否曾在哪人心海牽起漣漪。唱歌歌唱,有一種魔力,讓人「忘了我是誰」。
最後,上牀前再隨意翻翻書本以助安心。古人言「掃地焚香,清福已具。其有福者,佐以讀書,其無福者,便生他想。」
我是有福之人。
日常一天,臨睡前再觀書頤養,也算知足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