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西進/主導陸深海研究 臺教授呼籲「眼光放遠」
▲中科院深海所極端環境模擬實驗室主任周義明 。(圖/記者曾俊豪攝)
位於海南三亞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簡稱:深海所),被視爲大陸深海研究的核心基地,當中主導「深海極端環境」研究的周義明博士來自新竹新埔。2013年到大陸的他認爲,「惠臺31條」對臺灣年輕科學家是很好的機會,呼籲臺青把眼光放遠,注意全人類的事。
在新竹出生的周義明,1974年畢業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主攻地球化學,取得博士學位後,成爲美國知名地質學家,並因此取得美國國籍。2013年轉移到中科院深海所,擔任深海極端環境研究模擬室主任,繼續研究工作。
他表示,自己最近幾年常在美國、臺灣、中國大陸跑,可以感受到中國大陸的「衝擊力」,進步速度非常驚人,一直在想臺灣爲什麼要失去這種機會,認爲需要「改變策略」、「多合作」。
周義明直言,大陸「惠臺31條」是很好的機會,爲什麼不用大陸資源來增加自己見識?大陸如果有很好的工作情況,爲何不參與?他認爲,很多臺灣青年因爲「很小的意識形態」而不去做一些事情,這樣並不好,應該「把眼光放遠」,不是隻聚焦「中國人」或「臺灣人」的事,關注「全人類」的事,思維就不會受侷限。
▲周義明主導大陸深海地質研究 。(圖/記者曾俊豪攝)
周義明舉例,1969年之前,臺灣到美國唸書的小孩非常多、也都非常吃苦,但在那以後就陸續減少,主要因爲臺灣「環境變好」,小孩不願意出去打拚,後來則變成中國大陸有很多人到海外求學,因此看到的向上精神就不一樣。
他認爲,臺灣出去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不是很好的現象」,顯示臺灣生活環境比中國大陸好,所以纔會出現這樣轉變。而現在臺灣在科研方面有些困境,經濟也陷入困境,美國則是在基礎科研陷入困境,如今有能力投入基礎科研,全世界目前只有中國大陸做得到。
也因此,兩岸在科學領域的交流,周義明希望許多程序不要「卡太緊」。他以「世界華人地質大會」爲例,先前在中央研究院召開,明年將移到大陸長春舉行,希望華人地質方面的交流,不要限制參會的學者或科學家人數,應該儘量開放。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於2011年啓動籌建,由海南省政府、三亞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三方聯合共建,直接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擁有超過600名編制人員,希望結合深海、科學與工程技術,拓展中國大陸在國際深海科研領域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