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體免疫代價大 學者倡血清調查

立法院傳1名女職員及立委助理匡列進部桃專案居家隔離名單立院加強管制,外送到中興大樓立委辦公室的包裹只能送至門口,堆疊成山。(姚志平攝)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部分國家提出「佛系防疫概念,認爲只要近7成人染疫,就能羣體免疫。值得注意的是,巴西瑪瑙斯去年6月、10月分別達66%、76%感染率,疫情卻僅下降一些。學者昨表示,巴西經驗顯示羣體免疫可能不簡單,達成羣體免疫前,應嚴守社交距離、追蹤接觸者、邊境管制等非藥物疫苗措施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去年曾解釋佛系防疫,意即藉着讓部分人被自然感染以產生羣體免疫。以R0值2.5至3計算,需有60至67%的人被感染才能達成羣體免疫,也就是當時德國總理梅克爾提出的70%感染佛系抗疫概念。

然而,近期外電報導的巴西經驗,卻令外界感到相當大壓力。公衛學者範僑芸說,巴西瑪瑙斯利用血清樣本分析來推估實際感染率,發現當地去年6月20日感染率達66%,10月20日達76%,比R0值2.5至3所需的60至67%還要高。

當地去年9月疫情的確有下降,但R0值沒有明顯小於1,而是在1的上下浮動代表疾病還是在傳播範僑芸表示,與此同時,巴西政府也加強管制,開始封城,因此無從得知疫情下降是因爲羣體免疫還是封城,若是羣體免疫,那降幅仍然太小

陳秀熙表示,巴西的經驗顯示,若要藉由羣體免疫阻擋大規模流行,代價很高,會讓多人死亡,在病毒的鎮壓之下,達成羣體免疫效果之前,疫苗的接種比例會不會受影響也還是未知數,因此提倡非藥物、疫苗的防疫措施。範僑芸也說,要抑制疫情蔓延,還是要嚴守社交距離、追蹤接觸者、邊境管制及大規模血清調查,才能確實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