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把脈2025年投資主線:A股正站在年度級別馬拉松行情起跑線 關注績優成長、內需消費、併購重組三大賽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妍君 廣州報道

在市場成交火熱的背景下,券商扎堆展望2025年A股投資機遇。

11月上旬,包括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光大證券、開源證券、德邦證券等公司在內,至少有8家券商舉辦了2025年度投資策略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各大券商在展望2025年A股投資策略時,迴應了市場較爲關注的兩大主題:一是2025年,A股市場能否真正迎來反轉;二是哪些A股行業板塊具備投資機會。此外,ETF主題也成爲券商年度策略會的一大看點。

光大證券判斷,短期內,市場交易或仍然圍繞政策預期展開,但預計未來將逐步進入政策觀察期和經濟數據驗證期。中金公司則指出,2024年市場驅動力主要體現爲估值修復,2025年能否由估值驅動成功切換至基本面驅動至關重要。

焦點一:2025年A股行情演繹邏輯

自11月5日以來,A股成交額連續7個交易日超過兩萬億元。火熱的市場行情能否延續至2025年,成爲當前投資者最爲關注的話題。

展望2025年,中金公司指出,仍需正視宏觀範式轉變對經濟基本面的挑戰,但市場中期底部或已在2024年出現,會否實現趨勢反轉取決於政策能否最終扭轉低通脹環境、改善投資者預期。2024年市場驅動力主要體現爲估值修復,2025年能否由估值驅動成功切換至基本面驅動至關重要。

“今年底至明年初仍處於政策發力的關鍵窗口期,預期變化或將對估值修復節奏產生影響,中期市場表現取決於業績拐點確認和回升彈性,估值驅動向業績驅動切換的過程也難免波折,我們認爲市場變化頻率或較2024年更高,但振幅可能小於今年。”中金公司表示。

同時,中金公司提到,考慮我國居民過去幾年儲蓄存款持續積累、A股投資環境初步修復、外資對A股尚處於低配等,不可忽視A股經歷長週期回調後,國內居民資產和全球資金配置需求或有更積極的邊際變化,有望支持指數表現。

光大證券則預計,2025年A股盈利增速將修復至10%以上,政策的持續支持以及賺錢效應帶來的資金流入將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估值,A股指數表現仍然值得期待。

從節奏上看,光大證券指出,短期內,市場交易或仍然圍繞政策預期展開,但預計未來將逐步進入政策觀察期和經濟數據驗證期,因而未來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經濟數據值得關注,2024年12月與2025年3月或將是市場行情演繹的重要時間節點,一季度之後關注經濟與盈利的實際修復進程。

市場風格方面,華泰證券判斷,基準情形下,當前至明年上半年,小盤+紅利的啞鈴風格佔優:2025年下半年,風格可能切換至大盤成長。

華泰證券解釋,當前至明年一季度,貨幣寬鬆有望加碼,而通脹因子尚未復甦,國內流動性分配環境偏向“脫實入虛”,市場微觀流動性活躍,而實體經濟流動性的訴求尚不強,同時美元有上行風險,壓制外資流入,上述兩點均有利於小盤股表現。

整體上看,中信證券判斷,A股當前正站在年度級別馬拉松行情的起跑線上。其分析,核心城市房價企穩和社會融資增速回升將成爲發令槍,國內的信用週期、宏觀價格、A股盈利都將迎來週期上行的新起點,A股的投融資生態、投資者生態、產品生態也站上了全新的起點;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資金接力入場將是行情的主驅動,ETF將成爲重要的配置工具,市場風格主導將由個人投資者逐步切換至機構投資者。

焦點二:科技、新興產業、消費、先進製造成投資關鍵詞

中信證券認爲,在馬拉松行情中,績優成長、內需消費、併購重組將成爲三條重要賽道。

具體而言,績優成長方向,中信證券建議關注預期強化的自主可控主線,以及技術驅動的新興產業機遇。一是重點關注以半導體先進製程及設備、材料、零部件、信創爲代表的核心供應鏈與卡脖子環節。二是關注發展新質生產力帶來的產業升級投資機遇。可重點關注AI終端、智能汽車、商業航天三大領域。

關於內需消費,中信證券建議從今年年末到明年年中,在消費板塊內的配置策略從攻守兼備逐漸遞進到彈性品種:當前建議主要配置攻守兼備的消費互聯網、低估值高回報且經營有望率先企穩的乳製品、大衆餐飲等必需板塊;而考慮預期先行帶動的消費配置需求,順週期特徵明顯的餐飲供應鏈、酒類、人力資源服務、酒店等行業有望突顯彈性,建議逐步增配。

對於併購重組領域的機會,中信證券建議投資者把握兩類機會:一是以產業鏈整合、做大做強爲導向的產業內併購重組,重點關注電子、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等領域;二是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產業升級爲導向的跨產業併購,重點關注已公告“控制權變更”或實控人有體外資產的企業。

中金公司則建議關注四條主線:一是景氣成長,關注估值持續收縮、基本面預期有望迎來出清拐點的成長產業,或者受到政策支持和AI產業趨勢催化的領域,包括鋰電池、高端製造,半導體、消費電子、軟件等爲代表的科技軟硬件等;二是韌性外需,關注潛在衝擊相對小、外需韌性強的領域,如電網、商用車、家電等,以及全球定價的資源品;三是新型紅利,高股息公司結合現金流及股息率配置,新視角關注食品飲料等泛消費領域;四是政策支持,關注併購重組、破淨修復以及地方政府化債等應對確定性高、持續性較好的政策及資本市場改革對相關領域的影響。

此外,中金公司還提到,週期性的波動及結構性的趨勢,同時疊加政策與事件性的催化,也提供了較多主題性機會。其建議2025年關注如下主題:併購重組、人工智能及新質生產力、化債受益、超跌優質龍頭、以舊換新政策和消費場景修復、美聯儲降息等。

華泰證券則研判,2025年A股有兩條投資主線。第一,現金流收益率較高的地產基建鏈(建材/廚電/家居/建築)、內需消費(食品飲料/美護/社服)。第二,新能源等先進製造的估值修復機會,以及受益於利率曲線陡峭化的保險、盈利週期或觸底的醫藥。

華泰證券分析,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同比增長37.4%,限額以上單位家電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4.4%。相較2008—2009年以及2015—2016年,本輪內需刺激政策相對前置,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可能是更直接的觸發因素。而按照前述兩輪刺激政策的經驗,若出口進一步轉弱,內需刺激政策可能進一步加碼。

焦點三:指數定價權開始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ETF市場飛速發展,指數化投資在機構資產配置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中信證券指出,機構投資者的指數邊界不斷拓寬,養老金、主權基金、保險資金等大型機構均是指數化趨勢的重要參與者。以ETF作爲主要底層資產、提供定製化配置方案的Model Portfolio業務正在突破發展。

結合2025年的配置環境,中信證券建議重點關注以相對收益爲目標的“紅利+科技”ETF配置策略、行業主題ETF輪動配置策略;及以絕對收益爲目標的多資產ETF配置策略、“固收+紅利”配置策略。

此外,中信證券分析,ETF市場近一年來呈現歷史級發展態勢,數量超過千隻,規模突破3.5萬億元。2023年以來,1.53萬億元資金流入股票ETF,市場調整階段的壓艙石功能和反彈時期的助推作用得以彰顯。大型戰略投資者持有ETF規模已超萬億元,北向ETF交易日漸活躍,保險、年金等長線資金持續加大配置力度,扣除中央匯金的持倉後,A股ETF由其他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持有的規模比例分別爲26%和41%。

“大指數時代,Beta工具傳導邏輯進一步強化,對市場的影響不容忽視。指數基金持股市值在2024年三季度首次超越主動權益基金,ETF成交佔A股成交比例升至近10%,指數定價權開始崛起。”中信證券進一步談道,ETF資金流對市場風格與行業走勢有重要影響,2024年年初滬深300以及9月末科創50的強勢表現受到相關ETF大幅流入的直接影響,銀行過去一年的超額表現與滬深300ETF大幅流入高度相關。

對於ETF行業配置,中信證券建議重視價格因素,配置強景氣行業,而科技板塊成長性則相對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