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養成海底撈

很少有一家餐廳,能夠像海底撈一樣,成爲每一個人的“心頭好”——大學生在這裡社牛式“發瘋”,看完演唱會的粉絲們選擇在這裡延長快樂,父母帶着小孩能在這裡放心吃飯,上了年紀的老姐妹們也會選擇在這裡聚會。

在這個烏托邦一樣的地方,沒有人會忽視你,也沒有人敷衍你,哪怕你只是露出某個猶豫的眼神,哪怕只是說了一個細微的訴求,也一樣會被海底撈在意,被海底撈滿足。

文 |黃點點

編輯|Yang

運營|虎鯨

“吐槽大會”

“去年一句話就花掉張大哥(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好多錢。”吃了10年海底撈的黑海會員王曼想起了去年參加海底撈抱團大會的情景。

“那個時候就注意到服務員們忙起來走路會打滑,我就建議海底撈給員工們統一配備防滑鞋。”王曼沒想到,海底撈執行力那麼強。“那一天,張大哥當場打電話,就把這件事拍板下來。”

不久後,王曼就得知海底撈真的給員工定製了一批鞋子,從款式到功能,都是經過員工投票、試穿樣品之後才確認。與此同時,王曼也收到了來自海底撈的感謝信。

據瞭解,從2016年開始,海底撈每年都會舉辦兩次“抱團大會”,這本是內部會議,用來表彰員工、門店評級,從去年開始邀請老顧客給海底撈提建議,也叫“吐槽會”,到今年10月一共舉辦了四次,每次都有幾百名黑海會員參與。

▲受邀參加“抱團大會”的海底撈會員。圖 /小紅書

這次王曼提出的建議是要多增加一些包間,這也是不少海底撈顧客的需求,有的是需要經常商業宴請的生意人,有的是需要相對私密空間“嗨皮”的年輕人。

參加過老顧客茶話會的人驚詫於海底撈的落實效率,“茶話會新人”更多抱着好奇和探索的心態。

最開始接到邀請時,廣東佛山的顧客王姐還在開車。熟悉的聲音響起來,是王姐常去那家海底撈的店經理小劉。對方問,王姐,我們海底撈要開個“抱團大會”,想讓老顧客去給我們提意見,機票、食宿全包,還能帶個家屬同去,您願不願意參加?

和王姐一樣,不少來自全國各地,天南海北的海底撈顧客都接到了來自一線門店的邀請。第一天,所有人都傻眼——陣勢也太大了!

包括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在內,高管們全員出席,幾十位顧客被分組對談,每個人都要發言。

一衆顧客裡,王姐屬於典型的“親媽粉”,70後,海底撈黑海會員,會齡起碼5年。“吐槽大會”那天,她面對海底撈CEO苟軼羣一通輸出:“不要有侷限性,要多向外面學習,海底撈要多元化才能更好。”

還有一些“顆粒度極細”的建議。黑海會員林舒,00後,吃海底撈最猛的時候,一個月能去7、8次,他的目標是小料臺上的勺子——有的調料,用調料罐會堵塞到倒不出來,用勺子又會因爲沾了汁水而凝固,能不能研究個更乾淨、方便的工具?

▲海底撈調料臺。圖 / 視覺中國

李先生則替他的孩子提了一條建議,“兒童餐裡模擬的IP形象太可愛了,點完小朋友不捨得吃,能不能換一換?”

老顧客裡不乏有創業者、餐飲從業者,他們來提建議,也來取經,老顧客茶話會秒變商業研討會。還有人記得,去年的“吐槽大會”上,有顧客將建議直接梳理成PPT當場播放,分條縷析,震驚全場。

對於有價值的建議,海底撈總是用最快速度響應。燕姐記得,自己提到自研飲品後,沒過多久,海底撈就上了新飲品。太原姑娘小琪去年提的建議是“讓海底撈出一些聯名款”,兩個月之後,再去門店,她就看到了小丸子聯名,還收到海底撈的感謝信。那個瞬間,小琪驚喜又意外,但仔細想想,又不奇怪了,因爲這就是她印象裡的海底撈:總是可以給她“被迴應的感覺”。

如今,4次抱團大會累積起來,海底撈已經推動近500條產品與服務向的建議落地。或許對海底撈來說,這羣“會提建議”的顧客,纔是它最寶貴的核心資產——在國內餐飲界,似乎沒有哪一家品牌和海底撈一樣,用了30年的時間,在顧客們的關照下慢慢長大,並結下深厚情誼。

這是一種“養成式”的陪伴,可以說,幾乎是每個顧客的細微需求,構成了現在的海底撈。

▲海底撈“抱團大會”現場。圖 / 海底撈火鍋官方微博

精神股東

王姐是請了假,把娃甩給家裡人照顧之後,纔來赴會的。成年人的世界裡,能讓她花時間、花精力的事情已經不多了,她願意來,因爲自己不僅是海底撈的顧客,更是海底撈的“精神股東”。

提到“入股”海底撈的原因,王姐腦海裡浮現出的全是一些小細節——結賬的時候顯示444元,廣東人講究吉利,服務員會主動說數字不好聽,主動做了優惠;來的多了,幾乎整個店的人都認識她,帶父母來,服務員會悄悄送上兩碟菜;姐妹聚會,服務員看到她們喝酒了,總是會關心一句,要不要上個花生米?

對王姐而言,海底撈還讓她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空間。人到中年,照顧家庭、操持事業,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但熟悉的服務員總是記得她愛吃什麼菜,如果哪天忘記點,這份菜也會送上餐桌。這些小事讓她感受到自己被重視,“在海底撈吃一頓飯就能開心”。

幾乎每個喜歡海底撈的資深食客,都有這樣被治癒、打動的記憶。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常去的門店,在人生的不同時刻,帶着不同的情緒和需求走進去,又都奇蹟般地被同一種寬慰感所點亮,彷彿進入一個讓快樂加倍、讓煩惱消失的烏托邦,這是他們心甘情願入股海底撈的理由。

年輕的林舒,熱衷於在各種紀念日、聚會日的時候選擇海底撈。林舒發現,平時社恐的朋友們,一走進海底撈,好像就會自動進入神秘結界,打通任督二脈一般“集體發瘋”。22歲的那年生日,十幾個海底撈員工,再加上林舒的朋友,竄出來一起來給他唱生日歌,浩浩蕩蕩站了兩排人。雖然有一絲尷尬,但笑容成功地蔓延到了餐廳所有人的臉上,大家都停下手中的筷子來湊熱鬧,然後熟絡地瓜分蛋糕。

直到現在,被林舒記得的,是還能咂摸出的快樂和幸福,“有那麼多人都記得我的生日”。

▲海底撈過生日。圖 / 視覺中國

在“撈粉”們眼裡,海底撈真的很神奇,什麼都能辦到。杭州富陽的一對夫婦,把海底撈形容成“保姆級服務”。“我們經常帶孩子吃海底撈,帶娃服務、遊樂園這些我們都比較熟悉了,但是有一次娃不小心把湯汁撒到衣服上,服務員立馬就察覺到了,還給小朋友拿來了換洗衣物,還有一次小朋友尿褲子服務員也立刻就拿來尿不溼。”作爲父母的兩人,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店員,擁有難得的放鬆時刻。“有時候感覺海底撈的服務員像哆啦A夢一樣,那個口袋裡什麼都能掏出來。”他們感慨到。

來自山東的姑娘小魏,經歷過油濺到手上、服務員飛速拿來冰塊幫助冰敷的時刻,一句“千萬不能留疤”,讓她感受到海底撈把每個顧客當家人在照顧,給予她獨一無二的安全感。

像家一樣的海底撈,給了所有人最大的“包容”,成爲朋友們聚餐的最大公約數。老顧客燕姐說,她有很多在外留學的朋友,回國的第一站永遠是24小時營業的海底撈;和盲人朋友約飯時,也是首選海底撈,服務員總是會貼心地安排包廂,避免了外界指指點點的眼光。“我自己是過敏體質,尤其是辣椒精,如果吃到了幾乎就是致命的,所以我從來不在外面輕易嘗試,進醫院的滋味太難受了。”燕姐自己對海底撈則是絕對的信任,“我在海底撈吃辣的東西,就從來沒出現過過敏的情況。”

▲海底撈火鍋。圖 / 視覺中國

很多時候,海底撈對顧客來說是“獨一無二”的,也正是這份“唯一性”讓他們希望海底撈能夠越來越好,也讓大家更願意花時間、花精力給海底撈提意見。因爲“精神股東”們都知道,在這個地方,沒有人會忽視你,也沒有人敷衍你,哪怕你只是露出某個猶豫的眼神,或是說了一個細微的訴求,也一樣會被海底撈在意,被海底撈滿足。

林舒說,他去別的地方吃飯,看到洗手檯上擺放着鮮花,覺得這個想法不錯,拍張照片發給店經理,下一次再去,廁所裡的花就擺出來了,林舒很驚喜,“感覺自己的想法得到迴應了。”

這是這家成立30年的品牌,依然不斷向前的原因——海底撈知道自己不完美,但好在,總是願意改。

一位叫顧姐的客人有一次帶着孩子在海底撈吃飯,孩子去兒童樂園玩,卻撞到了餐廳門口的玻璃門。這不是小事,海底撈各個崗位的員工集體出動,帶孩子做檢查、買禮物到醫院道歉,所幸孩子沒大事,大人也滿意門店的應對態度,不僅沒生氣,還給提建議:你們的玻璃門,應該貼個告示,不然別的孩子也撞上了怎麼辦?

那之後,玻璃門上的告示就沒摘下來過。顧姐再來吃飯,每次看到告示,還要跟店員們說笑,“這還是因爲我的小孩才提醒的呢!”服務員于慧萍和店員們都把顧姐稱作“海底撈的幫助者”,逢年過節,給她送小禮物,上了新品,邀請她來試吃。

在海底撈越來越好的過程中,凝結着每個顧客的智慧。“精神股東”們也因此有了成就感——養成的快樂,不就是看着一個不完美的角色,在自己的支持下,變得更好、被更多人喜歡嗎?

那件事之後,顧姐寧願多走幾條街,也要到這家門店吃飯,漸漸叫得出店裡每個人的名字。那個兩年前被撞到頭的小孩,于慧萍眼看着,個子就高了,上了幼兒園。

顯然,留住客人的,不僅僅是海底撈這個響亮的招牌,還是跟門店之間、和每個具體的人之間的互動,是每一次被重視、得到反饋的瞬間,更是每一個被熱情和快樂點亮的人生時刻。

▲海底撈“抱團大會”現場的甩面表演。圖/海底撈火鍋官方微博

全民養成海底撈

抱團大會上,于慧萍拿了獎,獎金8萬塊。這是她此前從未想過的事情。她心裡還記得,剛來海底撈時,因爲工作失誤,被師傅領着給顧客道歉的場景。那一次,顧客不僅沒有生氣,看到于慧萍哭了,還招呼了一桌的朋友給她打賞,3塊9毛錢,金額不大,但于慧萍記了5年。

在海底撈,有太多於慧萍這樣的年輕人,因爲顧客的包容而成長起來,這是整個龐大海底撈成長過程的切片——諸多顧客們,用每一餐飯養成的,不僅僅是一個品牌,還是一家家從頭開始的門店,一個個從零開始的普通人,這是全民養成海底撈的真正奧義。

海底撈這個頗爲草根的養成系企業,從一家普通的火鍋店開起來,因此懂得感恩。因爲不想辜負顧客們“養成”的善意,於是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對自己員工好,希望藉由員工的服務,將這份善意,不打折扣地傳遞到顧客心中。

海底撈熱衷於給每個崗位都辦比賽,最直接的獎勵是發錢,撈麪撈得好的、指甲做得好的、切肉切得好的……通通發錢,一年兩回的比賽,冠軍15萬,亞軍10萬,季軍8萬。在海底撈工作時間長的老員工,就發金元寶,年限越長,金元寶越大,有個在海底撈工作25年的榮譽員工,領到50克的金元寶,創始人張勇上臺頒的獎。

▲海底撈美甲員工頒獎。

各種獎勵的獎金之豐厚,看得臺下的顧客們都咋舌。林舒說,看到金元寶,他“眼睛都被閃瞎了”,才知道爲啥員工們願意對自己好,因爲愛和溫暖會流動,海底撈願意付出,員工們才願意對顧客付出。

不僅如此,還要更嚴格地對待自己,纔不會讓“精神股東”們失望。就像食品安全問題,很多餐廳都重視,但海底撈的標準羅列出來,就是行業標杆:羊肉卷化凍了,要扣分;菜籃子底部直接接觸菜品了,也要扣分;更衣室的整潔程度、物料包裝袋錶面有沒有污漬,都是評分標準,哪怕有些細節,顧客可能完全注意不到。

林舒印象深刻,在抱團大會的現場,還放起督導們在門店巡查時拍到的不合格照片,措辭之嚴厲,“都快趕得上315大會了”。而這些評分結果,會決定一家門店的命運——A級門店可以得到獎勵,如果連續兩次被評成C級門店,店經理就可能會被替換。

老顧客們,甚至體會到一種和自己相熟門店“同呼吸,共命運”的緊張感。給門店評級那一天,作爲顧客代表,林舒也坐在臺下。第一批A級門店上臺的時候,林舒沒有聽到自己常去那家門店的名字,他還替店經理小陳緊張,忍不住問,到底是什麼等級?小陳給他賣關子:“你放心,反正不是C級”。

等了又等,直到主持人宣佈了第二批A級門店,被喊出名字的小陳站上臺去,笑容燦爛,還不忘偷偷地給林舒遞來眼神。後來,小陳告訴林舒,今年是自己的店第一次被評成A級。聽到這裡,林舒爲自己的朋友獲獎而開心,那是一種“自己人被肯定”的感覺:原來,不僅僅是隻有他覺得這家店好,而是大家都覺得好。

今年10月,再次來到都江堰,杭州的黑海會員孫亮說,自己其實不是來提建議的,“而是來這裡看看老朋友們的”。去年,他是第一批受邀參加抱團大會的顧客,和海底撈的不少員工,都成爲了朋友。現在,他偶爾到其他城市旅遊,還會被邀請去當地門店吃一頓飯,“相處十年的朋友都不見得這麼貼心”。

而這樣的親密關係,還在代際之間延續。孫亮分享過自己和海底撈的故事:談戀愛的時候,帶着女朋友吃海底撈,吃着吃着,女朋友就變成了妻子。又過幾年,兩人有了孩子,出月子的第一件事情還是吃海底撈,店員們每次見到都開玩笑,說他的孩子“在海底撈的工齡比我們的員工還長”,孩子一來,就像小幹部來巡店了,還說他的孩子是名副其實的“海娃”。

▲一家三口在海底撈吃火鍋。

這就是海底撈最獨特的魅力,不止於一家普通的餐廳,它時常因爲真誠、善良的底色,展現出人與人之間的寶貴情感聯結。

王姐得知自己常去的那家門店被評選爲A級的時候也很激動,好像自己也拿了獎。回憶起店經理小劉和服務員們忙碌的身影,她似乎也理解了海底撈爲什麼能每次都給她不一樣的溫暖。

“我不太記得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吃海底撈,總之是有了這家店開始就在吃了,以後只要有海底撈,就會一直去吧。”王姐說。

▲海底撈“抱團大會”的變臉表演。

(除于慧萍外,文中涉及到講述者均爲化名)

文章爲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