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文摘:「愛國人士」的潛在暴力沒有消失

圖/德國之聲

2024年6月,中國先後發生兩起針對在華外國籍人士的襲擊事件。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民族主義引發的傷人事件:在「愛國言論」與暴力行爲間陷入兩難的中國政府》,作者昌西認爲,在中國內地的輿論場,反日仇美可以被稱之爲近五年以來的「政治安全地帶」,從內容發佈到應對中國內地日益嚴苛的內容審查環境,「愛國」、「反日」、「仇美」實則屬於門檻較低、風險較低,並且能夠輕易收穫更多流量的內容分類。這些事件無一例外在中國輿論場內獲得了大量的關注,而從時間線上來看,網絡用戶對於日本的態度,已從早些年的敵視,逐漸轉變成爲仇視,並已經出現模仿類行爲,乃至實際仇恨行動的跡象。這種潛在的暴力,並沒有隨着中國政府對「仇日極端言論」的打壓而消失。在公告下方的評論當中,「愛國人士」的熱情,以及他們可能行動的決心,似乎並沒有因爲來自於政府的言論審查而改變。

文章指出,從出席追悼會,到授予「見義勇爲」的稱號,比起兩年前的「和服事件」最終結局,蘇州市地方政府在中國輿論場上仇日氣氛達到高潮的背景下,可謂拿出了相當大的誠意,以平息暴力事件潛在的負面經濟影響。而眼下出現的「當代義和團」、「抗日鋤奸」等等話語以及此類觀點背後人數衆多的支持者,則是妨礙中國當局試圖通過吸引外國資本復甦經濟的顯著要素。這顯然是蘇州地方政府的領導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也同樣是中國眼下面臨的問題。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美國的領導人危機是給習近平和普亭的大禮》,作者Sergey Radchenko認爲,對俄羅斯領導人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最新的美國總統候選人辯論是份大禮,爲兩國政府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來重申他們一直在推動的美國即將崩潰的敘事。通過激發出關於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不確定性,普亭和習近平認爲他們能重塑世界秩序,以美國爲代價增強本國的國際影響力,並且幫助維護他們對權力的掌控。

作者說,普亭和習近平都已71歲,美國主要的總統候選人的高齡也許使他們感到高興,但他們自己也正在逼近暮年。與美國不同的是,沒有人會公開建議他們下臺。他們將不受挑戰地繼續掌權,即使他們的政權停滯不前甚至逐漸衰退。普亭對烏克蘭發動的罪惡戰爭已使俄羅斯耗費了數十億美元,同時使其過度依賴中國。習近平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災難性政策削弱了商業信心,延緩了中國的經濟復甦。這只是他們糟糕領導力的兩個最近例子,他們並未因此面臨任何重大的國內政治後果。

但是,作者認爲,歷史已表明,通過其制度約束、問責制,以及對國家方向的真正的、有意義的辯論,美國的體制裡嵌入了迅速恢復的能力。在面臨所有這些動盪的時候,美國的復甦仍有可能,甚至合理。走向衰落的美國是正走在復興之路上的美國。

臺灣「上報」發表《北京之春》雜誌榮譽主編胡平的文章,推薦徐友漁新着《革後餘生……從牛津大學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文章說,六四事件改變了成千上萬人生活方向,友漁的改變是內在的。面對六四後的中國,友漁感到,他不能滿足於做一個書齋裡的學者,不能沉溺於抽象的形而上學理之中,他再也無意於體制內的提升與發展。自六四後,徐友漁從學院派知識分子轉變爲公共知識分子。根據自己的志向、學養、興趣與關懷,友漁作出了一種堪稱公知經典的選擇,那就是:「在思辨和理論層面從事一種與政治、社會批評的專門學問,使自己在現實層面的社會評論有更深厚的學理資源支撐,並使二者相得益彰。」

文章介紹說,在看守所期間,友漁被多次提審。每一場審訊都是一場博弈,每一場審訊也都是一場抗爭。審訊的目的常常不是爲了從你口中得到什麼要緊的資訊,審訊的目的常常就是爲了侮辱你的人格,打擊和摧毀你的意志。友漁總是從容應對,一找到機會就反擊。友漁和員警打了多年的交道,沒有一次在氣勢上屈居下風。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爲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