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傷膝蓋?那是你沒跑對!

跑步作爲一種簡單而高效的鍛鍊方式,已經跨越年齡界限,成爲許多人的首選健身方式。不過“跑步傷膝蓋”的說法也隨之流行。跑步到底是不是“雙刃劍”?爲啥有人常年跑步啥事沒有,有人沒跑幾天就把膝蓋給跑廢了?今天,就來爲你揭秘跑步與膝關節的“愛恨情仇”。

兩年跑成軟骨磨損?

周大姐今年54歲,爲改善心血管疾病一直跑步健身,風雨無阻,甚至有輕微不舒服也都咬牙堅持。兩年過去了,周大姐的血壓和血脂等指標倒是控制得不錯,可是膝蓋時不時隱隱作痛,而且特別怕冷。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膝蓋裡軟骨有磨損,長出了骨贅,隱約有些畸形。周大姐不解:跑步還會傷膝蓋?可我又不是專業運動員……

跑步本身並不傷膝關節

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發表的一項面向11萬人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經常久坐的人,患膝關節炎症的概率在10%,而經常跑步的人只有3%。無論普通人還是運動員,在運動中都可能遇到膝關節損傷的問題,但“跑步膝”僅存在於膝蓋過度使用的情況,與個人的運動情況、體能狀況有關。換言之,跑步本身並不會傷膝蓋,反而是有利於保養膝蓋。只有“跑的不對”纔有可能傷膝蓋。

年輕人身強體健,骨頭也比較硬實,隨着年齡的增大,特別是50歲以後,關節的靈活性和健康程度都有下降。這時候如果能夠合理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減緩膝蓋的衰老,倘若跑步姿勢不對或者超負荷運動等,則會適得其反傷到膝蓋,周大姐就屬於這種情況。

正確的跑姿學起來

掌握正確的跑姿非常重要。跑步中要做到擡頭、挺胸、收腹、身體微微前傾,軀幹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過大。肩膀處於放鬆狀態,雙臂前後擺動,擺動幅度不超過身體正中線,大腿和膝關節用力前擺,腳尖和膝蓋不能偏向內側或外側,整個運動過程中始終要朝向正前方。步幅不宜過大,通過高步頻和小步幅來緩解落地對膝關節的衝擊力。

正確跑步的要點總結起來就是:身體稍前傾手臂自然擺動,前腳掌着地;速度保持“呼吸心跳稍加快但能正常交談”。

這三個跑步習慣是真坑

跑步時間太久朋友圈常常看到大家曬步數,更有甚者不達目標誓不罷休,動輒數萬起步。除非專業運動員,否則誰都不應過度追求跑量。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嚴格控制運動量,一般建議每週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可以分成若干次進行。

總的來說,大家每天跑步不要超過1小時,選擇適度的慢跑,並結合步行和適當的休息,更能保證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風雨無阻雖說運動健身貴在堅持,但是風雨無阻也無益。雨雪後地面溼滑,摩擦力減小,跑步時需要雙腿施加更大的力量,才能保持住平衡,這無疑給膝蓋增加了衝擊力。另外,雨天溼氣更重,對關節也不好。

所以說,中老年人還是適合在晴朗的天氣戶外運動。跑步場地的選擇也不容忽視,首選塑膠地、柏油路,不建議水泥地。

無防護跑步“說跑就跑”只是聽起來比較爽快,要當心拉傷。無論男女老少,跑步前都應當做好準備工作,包括穿戴合適的裝備和進行必要的熱身。舒適的鞋子和衣服非常重要,必要時再戴上護膝護踝等。建議大家去買那種專業的跑鞋,鞋底厚實又柔軟,然後穿專門的運動服,舒適度高,而且透氣性也比較好。

正式開跑前熱身5-10分鐘,適當拉伸一下韌帶和肌肉。現在天氣越來越冷,跑前要熱身,跑完再簡單做一下整理運動。

養護膝蓋學會聽動靜

膝關節受損最常見的兩個症狀是疼痛和響聲,大家一定要留意觀察。

大家可以用左手摸左側膝蓋,掌心扣住膝蓋上面的髕骨,大拇指自然下垂後,能夠觸碰到一個間隙,如果這個位置疼痛,常常考慮半月板或骨關節炎的問題。如果這個位置上方或下方疼痛,有可能是韌帶受傷所致。

即使健康人的膝蓋,偶爾也會聽到一些響聲,一般都是清脆、不伴有疼痛的生理性彈響。如果是退行性的骨關節病、關節炎,響聲是那種“咯吱咯吱”的,好像用手握住一把雪,臨牀上叫作“骨摩擦音”。

總之,要想延長我們的膝蓋使用壽命,除了上述運動小竅門,平時還要控制體重,秋冬季關節保暖,年齡偏大的人羣要適當補鈣等。

文/汪芳(北京醫院)

◆小貼士◆

膝關節最愛這倆動作

通過訓練加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可以起到保護膝關節的作用。今天就來教大家兩個簡單又有效的動作,在家就能練習。

坐位直擡腿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是保護膝關節的重要肌肉之一,坐位直擡腿是常見的鍛鍊股四頭肌的方式之一。

進行訓練時,可以坐在椅子上,把腿彎曲到90度,然後慢慢伸直,伸直後固定5秒鐘,讓大腿前方的肌肉有緊張感,持續的用力。每5秒鐘算一次,15至20個動作爲一組,每天進行兩組,上、下午各一組。這是非常簡單的鍛鍊關節力量的方法。

臀部肌肉力量鍛鍊我們可以通過站立側擡腿的方式鍛鍊臀部肌肉。

可以選擇站在桌子或椅子側面,一手扶桌椅幫助保持平衡。將重心放在一隻腳上,然後慢慢向側面擡起另一條腿,約30至40度,保持5秒,再緩慢將腿放下。每組練習20個,每天練習兩組。

注意,在做這個動作時,身體要保持直立狀態,可以把手放到臀部側面的位置,體會臀部肌肉發力的感覺。

文/趙旻暐(北京大學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