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看經濟】林建甫/2020年經濟旺中帶險
▲2020年後,原來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可能出現一些變化。(圖/路透)
●林建甫/國家政策研究會資深顧問,美UCSD經濟博士,曾任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中華經濟金融學會理事長、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總召集人。現爲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
去年(2019),全球經濟表現差強人意,國際金融市場股市、債市卻有良好表現。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仍面臨多重不確定性因素,全球主要經濟體的使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調控經濟,希望成爲穩定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2019年,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五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最後以3.0%收尾,創2009年以來的新低。原因是中美貿易戰及英國脫歐的影響,帶來大量的不確定性因素,導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進入2020年後,原來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可能出現一些變化。
首先,中美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中方同意增加每年購買美國製造業和農產品的規模,美方亦同意暫緩新一輪的關稅,並下調上一輪關稅稅率。
即使目前雙方在智慧財產權、保障外資權益、國企補貼、技術轉移,以至華爲事件等尚未解決,但相信中美貿易戰已經緩解,再全面升級或美國向全數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以至將貿易爭端擴展至科技和金融層面的最壞情況,可望避免。同時,美方下調關稅稅率,因此可望降低企業和投資者對中美貿易爭端升級的憂慮,有助緩和外貿、投資和整體經濟下行的壓力。
其次,英國脫歐今年可望定案。去年12月12日,保守黨在英國大選中獲得過半數的議席,未來首相強生的脫歐方案就可望獲國會通過,2020年1月底大限過後,英國與歐盟就達成有協議下脫歐。
雖然英國在正式脫歐後,仍需要與歐盟就未來雙方的各種經貿關係重新談判,但有協議下脫歐,將大大降低硬脫歐可能對英國和歐盟經濟、及全球金融市場不可預估的風險,緩和全球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
第三,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看來都趨向積極,因此將成爲穩定經濟增長的動力。
各國財政政策,琳瑯滿目不一而足,大都以地方或國家的基礎建設爲着眼。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去年十月的調升消費稅,過去的經驗都帶來嚴重的衰退。這次安倍有備而來的財政政策提振經濟方案加上今年重頭戲東京奧運,如果能夠扭轉乾坤,對日本及全球經濟都有正面助益。
去年,美國聯準會(FED)和歐洲央行(ECB) 也都恢復寬鬆的貨幣政策。FED連續3次減息, 2020年預計FED貨幣政策大概率轉趨觀望,上半年再次減息的機率只有不到三成。ECB則於去年9月宣佈新一輪寬鬆措施,下調存款利率10個基點至負0.5%、重啓買債計劃,每月200億歐元、引入兩級制銀行儲備金率,也沒有對負利率和買債提出時間期限等。
12月12日ECB公佈利率決議,宣佈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也符合市場預期。現在美國經濟大致穩定,通脹持續溫和,總統大選在即等因素,估計 2020 年FED尚有輕微降息空間,可能到2020 年下半年之後纔會出現降息機會。所以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寬鬆取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和全球經濟下行壓力。
過去一些國家的央行推出負利率政策或是降低存款準備金利率,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今年也將延續。從統計數據看,2019 年下半年,負利率債券規模曾創出 17 兆美元的新高,大大高於 2016 年的 12 兆美元。負利率債券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大量出現,反映了全球金融危機後超寬鬆貨幣政策極大地扭曲了金融市場定價功能,是市場失靈和流動性陷阱的直接結果,意味着國際金融市場可以帶來理想回報的安全資產嚴重不足。
▲國際貨幣基金(IMF)20日公佈更新版的「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預測,圖爲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圖/路透)
最後,最近1月20日IMF 最新的報告指出,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仍偏向下行,雖然貿易方面出現利好消息且各方對英國出現「無協議脫歐」的憂慮日益減弱,但美國和歐盟之間可能出現新的貿易緊張局勢,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也可能重現,加上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風險和社會動盪,可能逆轉寬鬆的金融條件,暴露出金融脆弱性,並嚴重破壞經濟增長。
IMF也呼籲,鑑於現有的貨幣和財政空間,在國家層面加強多邊合作和實施更平衡的政策組合,對於增強經濟活動和預防下行風險至關重要。構建金融韌性、增強經濟增長潛力,以及提高包容性仍然是首要的目標。
總之,2020年的不確定因素,包括美國總統選舉、多個國家及地區民綷主義和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全球債務負擔持續增加,以及金融市場的高點震盪,乃至全球寬鬆貨幣環境一旦逆轉等,這些需要持續關注。
熱門推薦》
►5G天價競標後 資費會長怎樣?►【美中貿易戰】周天瑋/川習之外誰是貿易談判主角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