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看經濟】李沃牆/美中科技戰再起臺積電選邊站?
▲川普與劉鶴在白宮東廳進行貿易協議簽署儀式。(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 )
●李沃牆/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爲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於本月15日在華府正式簽署,歷時18個月的美中貿易戰暫告一個段落,也暫時緩解了市場的緊張情勢。
回首美中貿易戰自2018年7月開打以來,可謂高潮迭起,一波未平,一波未起;美國先後三度分別對中國進口的340億、160億及2,000億美元進口的產品課徴10%至25%的關稅。
雙方並於2018年的阿根廷G20及2019年的大阪G20會議二度宣佈休兵;但去年8月,川普又變臉要全面課稅,雙方再度陷入緊張,全球股匯震盪。
後經雙方多輪的談判,直至12月13日,美中雙方纔宣佈達成第一階段協議。1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白宮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川普卻在劉鶴面前直說,目前對陸貨加徵的關稅仍會維持,待第二階段協議順利簽署後纔會撤銷所有關稅。
然而,美中第二階段貿易協議談判將進入深水區,敏感議題非一蹴可幾;屆時,談判過程是否邊談邊打,暗潮洶涌?另一方面,世界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無端捲入美中科技紛爭,是否會被迫選邊戰而進退兩難?
▲川普在劉鶴面前直說,對陸貨加徵的關稅仍會維持,待第二階段協議順利簽署後纔會撤銷所有關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內容廣泛
內容共有9大章節,包括前言、智財權、技術轉移、食品及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及透明度、擴大貿易、爭端解決及最終條款。
一‧其中在智財權及技術轉移方面:雙方一致同意,將來無論哪一方都不應要求或施壓個人以技術轉移才能開展業務或取得監管單位的許可,同時禁止對企業「正式或非正式」施壓使用特定技術以取得許可證。
二‧在金融服務方向:協議移除一些障礙,讓美國銀行機構、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務公司得以擴張中國市場。中方應允許美國金融服務提供商申請資產管理公司牌照;2020年4月1日前,中國大陸將取消壽險,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允許美國獨資保險公司參與證券,基金管理和期貨領域。
三‧在匯率政策方面,中方承諾不會以競爭性目的而刻意讓人民幣貶值或持續干預其貨幣市場;也允諾定期披露外匯存底數據。若對匯率有爭議應由美國財政部長或中國人行行長根據《雙邊評估與爭端解決安排》來解決;倘未能根據該條款達成雙方滿意的解決方案,則雙方首長可能提請國際貨幣基金會(IMF)進行嚴格監督或發起正式磋商並酌情提供意見。
四‧在擴大貿易方面,中方承諾在未來兩年內向美國購買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包括美國製造的商品,以及能源、農產品等;其中包含工業品777億美元;科技服務類別的採購費用(包括與雲端運算相關的服務費和知識產權使用費),預計將增長379億美元;能源採購金額將增加524億美元。
五‧雙邊評估爭端解決方面:此協議要求創建一個紛爭解決辦事處,處理美商與中國大陸企業合作時長期以來無法解決的不滿;若有任一方提出爭端抱怨,則由美中工作小組評斷,無結果則提報部長層級進一步討論。
▲路透社的報導指出,美國政府即將擴大權限封殺外國制產品出貨給中國大陸電信大廠華爲。(圖/路透社)
美中貿易戰中,關稅只是手段之一,美國真正用意在制衡中國大陸技術威脅,防止其侵蝕到美國產業利基,進而危及美國國家安全。
而第二階段貿易協議內容將渉及較爲重要的線上交易、網路安全、中國大陸對國企補貼等重大議題;因部分議題踩到大陸紅線,必定會出現較大的爭議。坦然言,美中籤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着實有助於全球貿易增長,緩解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
然而,川普一邊要忙今年11月的大選,一邊又面臨美國參議院彈劾審判,第二階段的談判勢將更加紛擾。近日,路透的報導指出,美國政府即將擴大權限封殺外國制產品出貨給中國大陸電信大廠華爲。
筆者認爲,川普在第一階段並未免除關稅,在其連任後,可能會變本加厲地對中國大陸施壓,再加上美中已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未來在科技戰將愈演愈烈,第二階段貿易協議進入深水區,前景難料。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表示「除非到美國生產成本降至與臺灣一樣低,否則不會選擇前往美國設廠」。(圖/記者徐斌慎攝)
臺積電捲入美中科技戰恐被迫選邊站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2 月初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就曾以:「美中兩國的晶片戰爭會成爲主戰場」爲封面主題報導;而華爲事件自2018年延燒至今,其實早已宣告美中正進行一場科技戰。晶片爲電子設備的「大腦」,無論是電腦、車輛、智慧型手機等,無不由晶片所控制。
而5G的快速發展及全球競爭態勢讓晶片角色更爲重要。中國大陸企圖成爲全球電腦晶片要角,不斷鼓勵美國廠商移轉晶片製造技術;近幾年來,更投入大筆資金於晶片的自主研發;晶片戰爭因而成爲美中科技戰要角。在此情況下,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在這場晶片戰爭中也無端被迫捲入。
去年10月底,紐約時報即報導,美國國防部官員與臺積電高層私下會談,促其在美國成立半導體新生產線,以確保維持美國軍事優勢所需的先進晶片供應穩定。近日又有日媒報導,臺積電再度遭到美國國防部關切,被「邀請」在11月美國大選前到美國設廠生產軍用晶片,以確保美國供應鏈免於中國大陸干擾。
令人好奇的是,臺積電是否應允前往設廠?對此,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除非到美國生產成本降至與臺灣一樣低,否則不會選擇前往美國設廠」,但美方會就此打住?
據悉,臺積電2015年到南京投資設廠,主要以12奈米及16奈米制程爲主,是中國大陸製程技術最先進的12吋晶圓廠,短短不到1年便單季轉虧爲盈。華爲去(2019)年開始,更要求臺積電將更多晶片生產轉移至南京廠,大陸客戶就貢獻臺積電20%左右業績。
但川普政府可能進一步封殺華爲,並將美國技術含量標準門檻從25%降至10%,則臺積電14奈米制程供應華爲,將受到影響。蘋果、高通、華爲都是臺積電主要客戶,美中科技戰,臺積電恐只能選邊站?
若選邊站,營收是否受影響?臺積電股價於15及16日連二天重挫,外資賣超近四萬多張,即反映此種憂心。當前,臺積電所面臨狀況就像創辦人張忠謀所說,「臺積電已經被推向美中科技戰爭前線」;若然,則要被迫選邊戰而進退兩難了。
筆者建議,在未來四年,不妨設法打破兩岸僵局,向北京當局釋出善意。過去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兩岸產業合作利大於弊,機會大於成本。而且,兩岸關係改善,對臺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或臺美雙邊貿易協定(BTA)應有正面的作用。否則,再怎麼努力,恐是徒勞無功,最後換來一場空。
熱門推薦》►【名家看經濟】扭轉頹勢?蔡總統未來的「經濟挑戰」
►【名家看經濟】美中貿易戰重創 星國經濟2020能否復甦?
►看更多【李沃牆】專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