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 toto刀斧沉蘊-原住民族雕刻聯展 件件吸睛

花蓮縣長徐榛蔚(中)感恩原住民工藝師了嘎.裡外(左起)、鄭詠鐸、馬浪烏瓦日、胡銀祿等人,對傳承原民雕刻文化用心。(範振和攝)

原民工藝師了嘎.裡外向縣長徐榛蔚解說他的海廢創作。(範振和攝)

阿美族雕刻家鄭詠鐸(左起)向縣府原民處副處長督固.撒紜、縣議員蔡伊靜、李正文解說作品意涵。(範振和攝)

72歲的原民工藝大師胡銀祿(左二)解說他的創作。(範振和攝)

原住民木雕家馬浪.烏瓦日他的作品相當滿意。(範振和攝)

原民工藝大師胡銀祿的作品原味十足又不失細膩。(範振和攝)

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即日起至6月底,邀請了嘎.裡外、馬浪.烏瓦日、胡銀祿、鄭詠鐸等4位原住民工藝師,推出「Mi to to刀斧沉蘊─原住民族雕刻聯展」,設法提升原住民藝文水平

原住民族文創產業人才輩出,不少工藝師回到原鄉部落向雕刻工藝師前輩們學習,共創傳統文化的工藝商機,以傳統雕刻工法,透過木、石等媒材,鋪陳原民文化故事,展現不同面向,讓大家能從中發現原民傳統智慧與豐美生命力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舉辦的「Mi toto刀斧沉蘊─原住民族雕刻聯展」,意即阿美族語「雕刻」之意。縣長徐榛蔚除了感恩4位原民工藝師傳承原民文化的辛苦付出外,對了嘎.裡外利用海洋廢棄物創作的《你你你》作品,印象最是深刻,她希望環保局能收藏,達到警世宣導目的

馬浪.烏瓦日指出,他創作20多年來,有一天突然懷疑存在的意義,有自殺的傾向,於是先放一把火燒掉200多件作品,但也因這一把火,讓他頓悟重生,後來更積極創作。

2012年榮獲全國原住工藝薪傳獎的胡銀祿說,他已72歲了,16年前拿起雕刀每天獨自與木頭對話,忍受無人在旁聊天的孤寂,他的工作室是開放的,歡迎感興趣人士前往和他一起分享木雕創作的樂趣。

了嘎.裡外說,他在北部工作沒有領到薪水回家後,想到兒時每天在東海岸快樂生活情景,決定留在故鄉,就在自家農地上拿揀拾的漂流木蓋起豬寮,並利用拖鞋針筒浮球魚網塑膠管等諸多海洋廢棄物,創作一件件的海廢作品。

石雕協會理事長鄭詠鐸此次利用大理石創作《韻系列》,將阿美族少婀娜多姿的身材,展現在硬度高的石材上,令觀者讚不絕口。縣議員李正文建議,花蓮可舉辦全國性雕刻賽事論壇,以期帶動地方產業;縣議員蔡伊靜則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推出女性雕刻展,讓各界瞭解不分男女的原住民力與美雕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