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問:“如果中國在研發方面超過美國,那會怎麼樣”|參考獨家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道電池只是中國在技術和製造精密化方面趕超先進國家的一個例子。從製藥到無人機再到高效太陽能電池板,中國在一長串領域取得了許多突破。

與其他大國的學生相比,中國學生主修科學、數學和工程的比例要高得多。而且,這一比例仍在進一步上升,中國高等教育入學總人數自2000年以來已經增長了數倍。

中國在研發方面的支出激增,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兩倍,使中國躍居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最近的估算顯示,在64項關鍵技術中,中國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被廣泛引用的有52項。

上個月,中國領導人誓言要讓中國的研究工作再上一個臺階。中國共產黨領導層的會議將科技教育和培訓作爲國家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會議通過的決定中,這一目標受到很大關注。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中國將“超常佈局急需學科專業”,“深入實施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

中國在電池領域的領先優勢尤其明顯。根據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數據,在被廣泛引用的電池領域技術論文中,有65.5%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相比之下,只有12%來自美國。

中國有近50個研究生項目聚焦電池化學或與電池冶金密切相關的學科。相比之下,美國只有少數教授從事電池研究。

在長沙的中南大學可以看到中國電池成功的根源。長沙是中國中南部的一個城市,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化工行業的中心。

中南大學擁有廣闊的現代化校園,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近6萬人。它的化學系過去在一個小磚房裡,現在已經搬到了一座6層的混凝土建築裡,裡面有迷宮般的實驗室和教室。

在一個到處亮着紅燈的實驗室裡,數百個具有新化學成分的電池同時進行測試。博士生朱方軍(音)說:“對我們來說,實驗設備充足,可以滿足每個人的測試需求。”

中國在製造業方面不斷擴大的專業知識,在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引發了激烈的辯論。爭論的焦點是,要不要邀請中國公司建廠,或者要不要努力複製中國的成就。非營利研究機構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的創始人安鋒說:“如果美國想快速建立供應鏈,最好的辦法是邀請中國公司,它們會很快建立起來,並帶來技術。”

製造業佔中國經濟的28%,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爲11%。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表示,中國希望在科學教育和研究方面的投資能夠轉化爲效率提升,從而幫助提振整個經濟。

無論是從花費的美元還是從在兩國經濟中所佔的份額來看,美國的總體研究支出仍領先於中國。經過幾年的增長,美國去年研發投入佔其經濟的3.4%。而中國的這一數字爲2.6%,還在上升。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克雷格·艾倫問道:“如果中國在研發方面超過美國,並且擁有製造業基礎,那會是什麼情況?”

本文由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9日刊登,原題爲《中國如何打造科技實力:化學課堂和研究實驗室》,作者是基思·布拉德舍。(編譯/劉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