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是怎麼滅亡的?

藍弋豐

滿清的滅亡,臺灣課本總說是「腐敗」,或是說孫文一直革命就把它弄倒了,其實滿清的滅亡是一個「大歷史事件,可不是那麼膚淺的原因造成的,更與孫文失敗的革命沒有關係,這話怎麼說?

要了解滿清滅亡的原因,要從清朝過人的「盛世」期間開始說起。

按照歷史學大師黃仁宇的歸納,每個王朝前期的「盛世」,就是因爲朝代創立期的戰亂屠殺,以及戰亂導致的流離失所疾病的因素,「殺很大」,造成人口大量減少,於是在朝代建立之後,有了一段因爲人口相對於土地較少,所以人人有田種的時期(相對的,歐洲黑死病完也是人人過很爽),這就是「盛世」。

很不幸的是古中國人繁殖很快,尤其是在「盛世」中人人過的很好的時期,每個人都生很多小孩,而且都養得活,所以不用幾代,就會繁殖到把可耕地塞滿,因而開始 開墾邊緣農地,造成環境破壞,水土保持崩潰,於是產生水災旱災,旱災又會誕生蝗災,而人吃不飽免疫力就會下降,於是產生瘟疫,而吃不飽、沒地、沒工作的人爲了生存,就會落草爲寇,或起來造反,於是王朝陷入各種天災人禍,最後政府崩潰、天下大亂,再度「殺很大」,如此循環不息。

上述的過程可以稱之爲所謂的「傳統王朝週期」,古中國的多數王朝都符合這個定律,也不只中國,如馬雅文明的崩潰也是同樣的過程。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看出王朝興衰的真正原因,跟傳統帝王史觀完全不同,一個王朝的傾頹,往往與皇帝賢明」與否沒什麼關係,因爲古中國一直處於黃仁宇所謂的「間架式結構」, 簡單的說就是「天高皇帝遠」,古中國(一直到清朝都是)缺乏現代行政體系,而是用一種幾乎哲學式的結構在控制整個帝國,皇帝的任何施政很難貫徹到基層,不管中央幹什麼,對基層影響都不像我們以爲的那麼大。

清朝自然也無法避免走上週期興衰的鐵律,但清的「盛世」期間特長,是什麼原因呢?這主要是是受益於明末一些高產作物的引進,這個地球上能養活最多人的作物有三種,一種是稻米,古中國原本就有了,但是隻有華中華南才適合種植,另外 兩種是玉米馬鈴薯,玉米原產美洲,它的高產特性印加文明的人閒到沒事做(不用勞動很多就能餵飽很多人),所以有很多多餘的人力去蓋建築物羣,並以人獻祭;馬鈴薯也一樣原產於美洲,後來引進歐洲後養活了無數的歐洲人,它讓普魯士腓特烈大帝能夠東征西討,也曾因爲它患了病就使愛爾蘭人陷入絕境。

這兩種高產作物在明末左右引進古中國,可想而知,同樣的土地,可以承受的人口上限增加了,就會花更多時間才繁殖到人口過剩,所以清朝就擁有了中國有史以來最長的「盛世」,這是因爲農業上的革命,不是因爲滿清的皇帝有多賢明。

作者更新:本篇文章本來只是寥寥數千網言,原有不完整之處,後來經一年半補充、考證,以及補註史料之後,寫成了17萬字專書,將前因後果做了更詳實的闡述,請參閱金鼎獎文學圖書獎橡皮推翻了滿清》,秀威資訊出版。

●作者藍弋豐。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稿件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