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五代時期山西的歷史地位

#歷史開講#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山西這個地區都在全國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等發展到了五代時期,山西憑藉着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爲了各個國家爭相設立政治、軍事中心的地區。

除此之外,山西還擁有着水平較爲發達的工商業,經濟水平之高,讓統治者沒有後備軍需的憂愁。可以說,山西在五代時期的崇高地位,對於各個國家的興亡安危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一、山西在政治歷史上的優勢地位

1.山西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條件

清朝著作《讀史方輿紀要》中,描述過山西的地理條件,“制關中之肘腋,臨河南之肩背”,意思就是佔領了山西,能夠威脅到關中和河南等地區。山西何以有如此的地方優勢呢?

山西多山地,少平原。這種地理條件本來在大一統王朝時期,是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的地區。但是到了戰爭時期,生產力水平發達的黃河中下游等地區,反而是橫屍遍野,斷絕人煙,被戰爭糟蹋的一無是處。

正因如此,一個國家如果想發展軍隊、充實軍隊,就只能排除黃河中下游這種地方,反而是選擇山西。

山西的背部是內蒙古高原,有大片大片優質的草場,因此可以作爲山西軍隊優秀的良馬供應源。在中國古代騎兵的歷史上,很多出了名的戰役都是依靠騎兵的突襲,以奇制勝的。因此,良馬的優勢也不容小覷。

五代十國時期,正是各路勢力爭霸不休的時期。他們放棄了黃河中下游等比較富庶的地區,而是紮根在山西,依靠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獲取充足的人力物力,等待戰爭機會的到來。

2.山西成爲政治中心的因素

縱觀古代歷史,大一統王朝的都城大多都是在長安到洛陽這一帶。例如,唐朝的政治中心是長安,宋朝的統治中心是開封,基本形成了三點一線。

山西距離這些政治中心的距離都十分接近,向西是長安,向東是開封,如果跨過黃河繼續南下,就到了洛陽。無論是哪個朝代,膽敢建立都城,在山西盤踞的政治勢力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發起襲擊,直搗首都。

除此之外,山西在五代能被各路兵家爭奪,也是有歷史的因素在。在五代時期之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也經歷過相似的爭奪之戰。西晉將都城設立在山西,後被推翻,十六國都想在山西分一杯羹。

鮮卑族建立了北魏,滅掉了其他在山西的國家,例如北燕、北涼、夏國等。後來北魏政權再一次分裂,北周、北齊開始輪番在山西的中南部發起戰爭,曾派重兵攻打晉陽,北齊覆滅。

由此看來,山西能夠成爲五代十國時期的政治中心,是因爲他們借鑑了前人的戰爭經驗,認爲得山西者可以盤踞勢力、收復中原。因此,山西不僅是得天獨厚發展軍隊的地方,也是各路首領心中建立都城的地方。

二、五代時期山西的戰略地位

1.後唐的建立

五代時期,中原的王朝內部勢力鬥爭不斷,戰爭頻繁,而中原外部的契丹族一直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經常發兵侵擾山西的北部地區。此時在山西建立政權的優勢國家叫做後唐,後唐將山西的太原視作抵抗契丹族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不斷加強這裡的軍事防備力量。

根據史書《資治通鑑》的記載,“會契丹欲入寇,上命擇帥鎮河東……以石敬瑭爲北京留守,兼大同等軍蕃漢馬步總管。”石敬瑭被後唐委以重任,在山西地區與契丹做鬥爭。

然而,後唐對於石敬瑭卻並非那麼信任,這是由於後唐的統治階級政權不斷更迭,於明宗去世,潞王入主朝廷,對石敬瑭的猜忌更加強烈。石敬瑭也不願效忠後唐,默默在背後背反朝廷。

最後,山西看起來雖然是後唐的領土,但已經名存實亡,後唐的都城夾在山西和契丹領土之間,勢力單薄,已經沒有了反擊的餘地。於是,石敬瑭一鼓作氣,聯合契丹部落,推翻了後唐,建立了自己的封建統治政權,也就是後晉。

2.晉漢、契丹之爭

石敬瑭雖然最終得償所願,建立起來屬於自己的封建統治王朝,可是他聯合契丹的做法,也讓他賠掉了燕雲十六州,受到了中原人的輕視。石敬瑭自己就是從山西這個地方,逐漸發展起來自己的勢力,因此他深知山西對整個王朝發展和安定的重要性。

石敬瑭架空了原本掌控成德節度使的安重榮的勢力,扶植自己的心腹大臣劉知遠作爲山西太原的鎮守節度使。甚至《資治通鑑》有說,“招募士兵,奏置光捷等十餘軍以備契丹。”石敬瑭派給劉知遠強大的軍事力量,足以證明他對劉知遠的信任。

但是好景不長,石敬瑭死後,契丹大舉進攻後晉,劉知遠眼看着都城的淪陷卻無動於衷,最後竟然揭竿而起,憑藉着自己手中強大的軍隊,出兵攻擊因爲連年戰爭而兵力虛空的契丹,又南下打到開封,收復河南等地方,正式在山西太原稱帝,建立了後漢。

無論是石敬瑭還是劉知遠,他們都是從擁兵自重的大臣開始,利用自己的勢力、充分發揮山西地理位置的優勢條件,推翻前一個王朝,建立屬於自己的帝國。因此,山西在五代時期的戰略地位是無與倫比的。

三、山西的經濟發展地位

除了在五代時期,山西憑藉着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爲了軍需戰略的首屈一指的地位,山西還擁有着穩定的經濟發展條件,可以保證軍隊發展的後備物資無虞。

1.山西的工農業發展地位

山西的政權統治者經常注重本地農業的建設與發展,只有士兵吃飽,纔有力氣打仗。因此,山西的大部分地區出現了士兵屯田的現象。屯田引水、耕耘灌溉,使得山西的農業水平不僅能夠達到自產自銷的水平,還能提供給周邊的地區。

畜牧業也十分發達,山西依靠着內蒙古的草原,因此就有着充足的良馬的供應來源。山西多山地,所以在某些山上可以建立優秀的馬場。當農作物和良馬同時供應起來,山西的軍事後備物資就再也沒有短缺的時候。

除了農業發展水平高以外,古代時期的山西的統治者還注重工業的發展。這是因爲早在五代時期,就已經發現了山西地方的煤礦資源十分的豐富。這些煤礦可以用來冶鐵鍊鋼、製造武器,就因爲頻繁的戰爭導致了武器的大量需求,更進一步的刺激了冶鐵鍊鋼技術的發展。

山西的武器製作精良,而且原料充足,爲戰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除此之外,山西的釀醋、釀酒也是在歷史上出了名的。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山西就成了醋的故鄉。這些醋雖然對於戰爭並沒有實際的太大的用處,但是可以作爲對外貿易的經濟來源,促進當地的商業的發展。

2.山西的商業繁榮發展地位

在山西這個地方,商業也十分的繁榮,原因就在於山西的地理位置條件,導致山西的民族種類十分的多,因此輻射到各個地區的少數民族國家貿易往來也就很多。除此之外,山西的製鹽、釀醋的產品也是其他少數民族國家需要的。

在山西境內,有匈奴、鮮卑、氐族等許多的北方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不單單是在山西進行貿易往來和生活,更多的還是少數民族國家的政權想要來山西開疆擴土,進一步擴大他們在中原佔據的土地。可以說,山西是他們南下經歷的第一步,也因此山西的邊境貿易繁榮。

同時山西也是絲綢之路的延伸的地方。通過漢朝開創的絲綢之路,在內陸的山西也可以同西方的國家做貿易。官方政府收歸運營着鹽和醋的交易,金銀錢財沒有外流,如此一來,也就更有經濟實力的支撐來發動戰爭。

根據史料記載,“河東郡有鹽池,舊立官司已收稅利。……民有富強者,專善其用。”可以說,誰佔領了食鹽的經營貿易權,誰就可以發家致富。

3.山西思想文化地位

五代時期戰亂不斷,相反的,人們的思想也更加自由。因此在山西思想文化也十分的高度活躍。例如,佛教雖然是從西藏,印度等地傳入的,但是在山西卻得到了空前絕後的發展。

這是因爲當代的統治者信奉佛教,又因爲佛教反對殺生,符合當時人民的心中的期盼,於是在山西的各個地方,修建各種各樣的佛教建築和寺廟,一直流傳着幾千年。

所以說,五代時期山西的地位崇高,不僅僅是由於它是重要的軍事戰略的基地,也是因爲在這裡商業繁榮昌盛、農業生產水平發達,文化思想高度活躍。

總結

山西是五代時期的兵家必爭之地,五代時期戰爭頻繁,政權更迭速度快。無論是石敬瑭還是劉知遠,他們能夠抵抗契丹外族入侵、培養自己的軍事力量、推翻前一個王朝,建立自己的統治政權,都和山西這個地方密切相關。

山西還是生產力較爲發達的地區,儘管可能比不上黃河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但是作爲軍需戰備基地已經綽綽有餘,因此山西在古代時期有着崇高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