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牀數字化未來何去何從?這場會議進行了多維解讀

撰文 |宋崑崙

12月14日,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臨牀研究數字化專業委員會成立之際,一場聚焦臨牀研究數字化轉型的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同步舉行。這場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的百餘位專家學者,聚焦前沿技術、行業挑戰與未來發展,展開了熱烈的交流與探討。

在學術報告環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姚晨教授以《中國臨牀試驗的數字化轉型:前沿探索與未來展望》爲題,深入探討了國內外臨牀試驗數字化轉型的現狀與趨勢。他指出,數字化技術正在快速改變傳統臨牀研究模式,尤其在數據採集、存儲、分析等環節,帶來了顛覆性的效率提升和精準度優化。她認爲,構建研究型醫院的關鍵要素是“以患者爲中心”。在數字化轉型的推動下,醫院不僅是醫療服務的場所,更成爲數據驅動的研究中心,能夠更高效地整合資源、優化試驗設計。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江旻教授在《數據賦能以患者爲中心的研究型醫院建設》報告中,則進一步強調了患者體驗在數字化研究中的重要性。通過智能化系統的支持,患者在試驗中的參與流程變得更爲便捷,同時醫生也可以實時追蹤試驗進展,從而實現雙向獲益。

中科計算技術西部研究院趙宇研究員以《跨越死亡之谷,計算醫學指導的虛擬臨牀試驗》爲主題,介紹了虛擬臨牀試驗在應對行業瓶頸中的潛力。衆所周知,從實驗室研究到臨牀應用的“死亡之谷”一直是制約新藥研發進程的主要障礙。虛擬試驗的出現,爲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全新思路。他認爲,通過計算醫學技術的支持,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快速模擬藥物或治療方案的效果。與傳統試驗相比,這種方法不僅大幅降低了時間和成本投入,還能有效減少對實驗動物和患者的依賴。這一技術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尤其在新藥研發、罕見病研究等領域,有望帶來革命性變化。儘管如此,虛擬試驗的推廣仍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如何確保模擬環境與現實環境的高度一致性,如何建立可靠的驗證機制以確保結果的可信度,以及如何協調政策法規的適應性等問題,仍需要在未來的實踐中不斷探索。

本次大會還設置了兩場專題研討會,分別是《質始質終》編寫啓動主題研討會和臨牀機構與研發企業座談會。在研討會上,不同領域的專家圍繞臨牀研究的質控體系建設、技術應用難點、政策環境優化等關鍵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質始質終》編寫啓動研討會圍繞臨牀試驗全週期的質控體系展開,探討如何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臨牀研究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通過標準化流程和實時監控技術,研究數據的透明度和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臨牀機構與研發企業座談會中,來自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專家共同交流了當前的熱點和痛點。例如,如何在複雜的政策環境下推動數字化應用落地;如何在研發早期引入智能技術,減少無效研究投入;以及如何推動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的深度合作。這些問題的探討,爲臨牀研究數字化提供了更多實踐層面的思路。

放眼未來,臨牀研究數字化的潛力遠不止於現有技術的應用。從虛擬試驗到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從區塊鏈技術保障數據安全到物聯網技術優化患者體驗,數字化技術正在爲行業開闢新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數據共享和跨國合作的逐步深入,臨牀研究數字化也爲全球醫學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合作機會。例如,在罕見病研究領域,不同國家的機構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大幅提高研究效率和成果轉化速度。類似的合作機制,也爲中國醫學研究提供了更多“走出去”的機會。

數字化還爲患者服務打開了新局面。例如,通過遠程醫療和智能設備,邊遠地區的患者也能參與到高質量的臨牀試驗中。這種技術的普及,不僅提升了患者參與的公平性,還能有效改善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的問題。

在討論過程中,也有專家對臨牀數字化表示一些質疑。有專家認爲,數據的標準化和隱私保護問題始終是行業關注的重點,如何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跨機構的數據共享與整合,是數字化進程中的重要挑戰。此外,人才的匱乏也是一個現實問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需要複合型高素質人才,但目前行業內對新技術的掌握程度還存在不小的差距。爲此,有專家提出,行業需要加大培訓力度,引進先進技術,並鼓勵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開展技術創新。

本次學術研討會不僅爲與會者帶來了前沿的技術分享,也爲中國臨牀研究數字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無論是學術層面的思想碰撞,還是實踐中的跨界合作,都顯示出臨牀研究數字化的巨大潛力。

未來,隨着更多技術的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拓展,中國的臨牀研究數字化將迎來更多可能性。這一變革,不僅能夠助力醫學研究提速提效,也將爲全球醫療服務模式的升級提供重要參考。“數字化是工具,創新是核心,合作是動力”,讓我們共同期待,中國臨牀研究的數字化藍圖能夠早日繪就。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