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把脈 要韓走進下水道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選前答應替高雄治水「把脈」,15日他率團隊南下勘查68個易淹水點,提出各項初步看法。(林宏聰攝)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選前答應替高雄治水「把脈」,15日他率領團隊南下勘查68個易淹水點,提出各項初步看法,韓國瑜稱讚他是「現代大禹」,並接受李鴻源建議,將親自走進下水道凸顯清淤成果,「我跳了愛河之後,再去游下水道」。
韓國瑜15日上午與李鴻源、高市水利局長李戎威共同開記者會,李鴻源提出治水短、中、長期初步計劃,他表示,7年之病需服3年之艾,建議水利局分級分類列出處理順序,他請市民給新團隊2年時間,應可逐步看到治水效果。
李鴻源提到,凡那比颱風之後,他曾建議前市長陳菊蓋滯洪池,不能說沒有效果,但市府規畫25座已做了15座,現在要盤點有沒有設在對的位置,有沒有標準作業程序,且另有10座要不要蓋、蓋在什麼地方?滯洪池本身不貴,但土地價格很高。
成功治水 投資纔會進來
他說,「海綿城市」共有11帖藥,滯洪池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作法相對便宜,應考量高雄口袋裡有多少錢,做出最佳化管理。
例如將閒置公有土地、國軍營舍稍微挖凹,平時當活動空間,汛期當小滯洪池,幾乎不花錢。
高市水利局長李戎威則指,高雄過去以10年重現期爲標準,新北市則設計200年防洪標準,因此未來他會向中央爭取,希望高雄不只有10年保護程度,而是考慮30年、50年,成功治水投資纔會願意進來。
另外,李鴻源透露下水道里垃圾五花八門,高雄號稱1小時可處理70毫米降雨,已是很高標準,但淤積佔約3成,他建議水利局快清淤,然後由韓市長親自走進下水道,藉由宣誓動作呼籲市民一起維護,別再把垃圾、菸蒂丟進人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