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陸蟹數量近年少掉1/3 疑外來種黃瘋蟻入侵造成
墾丁近年疑因黃瘋蟻入侵咬陸蟹,導致陸蟹在護蟹的政策下出現數量下滑的現象。(謝佳潾翻攝)
近年不僅墾管處重視陸蟹生態,頻頻祭出新招護蟹,連公路總局也在臺26線香蕉路段打造全國首座省道蟹道,以降低陸蟹降海釋幼時遭「路殺」的機率,但有學者及生態解說員卻發現,陸蟹竟在保護政策下少了近1/3,懷疑是外來種黃瘋蟻侵害導致。
「年年護蟹,數量怎麼不增反減?」墾管處保育志工古清芳說,護蟹的成效即使不是增加陸蟹數量,也應該持平但絕對不是往下掉,不過近6年來的觀察竟是出現減量的現象,而在陸蟹越來越少見的同時,卻看到黃瘋蟻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且牠都正在咬陸蟹。
古清芳說,多年前曾見過黃瘋蟻,但是因量少所以大家都沒有注意,不料數年過去了,竟疑似成了降低陸蟹數量的主謀,而在臺灣生態學會劉烘昌老師提出的「104墾丁國家遊憩區陸蟹生態」報告中,確實提出應密切監控黃瘋蟻的入侵狀況,防範黃瘋蟻造成嚴重生態危害的建議。
墾管處保育課表示,目前已針對黃瘋蟻的問題提出「黃狂蟻入侵狀況調查與防治策略研擬計劃」,將在年底前針對後灣、香蕉灣及砂島等3個陸蟹熱點進行黃瘋蟻的入侵狀況、防範措施等調查,正視黃瘋蟻帶來的生態侵襲問題。
黃瘋蟻與火蟻外觀相似,都是源自阿根廷北部、巴拉圭與巴西南部,但對生態的破壞能力卻是前者甚於後者,不過常有人將兩者搞混。劉烘昌說,他在2008年時,首次在新竹住家的花園發現黃瘋蟻,隔年二次在佳樂水看到牠,但當時都以爲牠是火蟻,直到執行陸蟹生態報告時,才驚覺事態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