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案爆料不斷 李彥秀:影射殺傷力最強 挑戰司法公信力
民衆黨主席、臺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涉及京華城弊案,法官裁定羈押禁見。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民衆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案,遭臺北地方法院裁定收押禁見,昨媒體又傳有檢廉第一次搜索柯住家時,扣走關鍵USB,當中有帳冊,內容記載着沈慶京1500萬。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日表示,影射的殺傷力最強,「證據到哪裡,辦案到哪裡」是民衆對司法檢調最基本的要求。
針對柯文哲案及有所謂神秘帳冊記有1500萬一事,李彥秀說,柯文哲因涉京華城案,遭臺北地方法院以涉犯貪污治罪條例之罪,犯罪嫌疑重大,且有勾串、滅證之虞爲由,裁定羈押禁見。尊重司法檢調與廉政的偵查作爲,但也要呼籲,本案爲社會矚目的重大案件,從搜索、逮捕、聲押到羈押的過程,偵查程序早已激起法學界與實務界的許多討論,甚至有「證據一樣,結果卻相反」,質疑「司法不穩定」以及「綠色法官」的聲音。
李彥秀表示,讓人不能接受的是,在北檢第一次聲押的過程中,媒體就傳出專案小組發現柯文哲有700萬元財產來源不明,妻子陳佩琪多次從柯文哲處拿到現金,到ATM存款上百萬。柯文哲遭到羈押後,昨媒體又傳出檢廉搜索柯文哲住家時搜出USB隨身碟,其中記載收取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1500萬元。對此北檢僅以「不予證實」,撇清責任。
李彥秀提到,還記得促轉會「東廠風波」時,副主委張天欽曾說過「影射的殺傷力最強」、「如果沒有操作,很可惜」,本案不但涉及柯文哲的聲譽、臺灣政黨政治的發展,更是重建臺灣民衆對司法信任的關鍵。
李彥秀強調,不論喜不喜歡柯文哲,無罪推定、正當法律程序都是不應因人而異的價值,「今天的柯文哲,可能就是明天的你我。」
李彥秀認爲,民衆關心的不僅是最後的判決結果,更是司法檢調的程序正義。毋枉毋縱的態度,拒絕政治力干預的風骨。「證據到哪裡,辦案到哪裡」,這是民衆對司法檢調最基本的要求。
李彥秀總結,此次偵察程序衍生的相關問題,就是一篇司法公信力的活教材。包括偵查不公開、如何保障自行到場的被告人身自由,都凸顯我國刑事訴訟制度還有許多有待改進或調整的地方。樂見不同政黨藉由提案修法來開啓制度的檢討,作爲民主法制社會,對於保障民衆基本權利的法案都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