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層齊聚金融街論壇,政策組合拳再度點燃A股

對於中國資本市場來說,10月18日又是值得記錄的一天。

這一天,三大指數小幅低開。盤中,央行宣佈即日起正式啓動互換便利(SFISF)操作、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也同步落地;隨後一系列重磅政策消息從金融街論壇傳出,隨着諸多利好消息發佈,當日,A股三大指數加速上漲。截至收盤,三大股指集體收漲,上證指數漲2.91%,深成指漲4.71%,創業板指漲7.95%。A股全天成交超2萬億元,創10月9日以來新高。

10月18日,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在北京金融街正式拉開序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證監會主席吳清、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出席,並分別發表了主旨演講,也一一回應了市場關切的關於中國經濟、金融對外開放、房地產、資本市場等熱點問題。

兩項支持資本市場貨幣政策工具落地

兩項支持資本市場工具落地,成爲當天會議的一大亮點。這意味着,一大波股市增量資金即將到達。

潘功勝表示,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兩項金融工具,人民銀行與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組建了工作專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已開始接受金融機構申請,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政策文件於今天發佈實施。

吳清表示,已批覆同意20家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申請央行互換便利。

實際上,市場對於這兩個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早有預期。不過,市場對此仍存諸多疑問。例如,互換便利具體如何開展?能爲市場帶來多少增量資金?機構使用意願如何?

據瞭解,目前獲准參與互換便利操作的證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請額度已超2000億元。即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參與機構需求正式啓動操作,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機構申請的2000億元額度本質是央行授信,是潛在的增量資金,機構不是一次就用完,會持續爲資本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這兩項工具是完全基於市場化原則設計的,在國際上也有成功的實踐。其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不是央行直接向市場提供資金支持,不會擴大央行的貨幣供給和基礎貨幣的投放;央行提供的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資金具有特定的指向性,信貸資金不能違規進入股市仍是金融監管的一條紅線。這兩項工具體現了中央銀行維護金融穩定職能的拓展和新的探索。央行將與證監會合作,在實踐中逐步完善,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潘功勝強調。

“我們還將積極配合人民銀行做好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工具的落地實施,這些將爲A股市場引入增量資金。”吳清說。

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適用於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按政策規定,發放貸款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和增持。

第一財經採訪獲悉,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只要上市公司分紅率高於2.25%,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使用貸款回購和增持股票就是有利可圖的,預計可以顯著激發其回購增持熱情。

央行強調,貸款資金“專款專用,封閉運行”、豁免之外的信貸資金嚴禁流入股市等制度要求,說明防範風險同樣是央行的重要考量因素。

更高標準、更大力度對外開放

對外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也是金融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力,外資則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建設者。

關於金融開放的討論,此前往往聚焦於市場准入環節;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在制度建設、細分金融領域方面。

此次論壇上,李雲澤再次宣佈對外開放新舉措:“我們將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着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

今年下半年以來,隨着內外部環境改善,我國外匯市場形勢逐步趨穩向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企穩回升。

“外商直接投資有所改善,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的積極性提升,企業對外投資活動更加平穩有序。”朱鶴新稱。

潘功勝則表示,將穩步推進金融服務業和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拓展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促進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堅持以市場驅動和自主選擇爲基礎,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積極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與合作,促進中國和全球經濟平衡、可持續發展。

吳清表示,證監會將堅定不移持續推進市場、機構、產品全方位制度型開放,深化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拓寬境外上市渠道,鼓勵和支持更多外資機構來華投資展業。“我們將進一步增強政策的穩定性、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努力讓各類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

李雲澤透露,17日,金融監管總局已正式批覆法國巴黎保險集團聯合德國大衆汽車金服海外公司在京設立財險公司,批覆美國保德信保險公司在京設立保險資管公司。並強調,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一如既往支持北京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爲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宏觀經濟政策作用方向轉向消費與投資並重

國慶前後,一系列金融政策組合拳已然出手。不過,從金融數據看,9月信貸總量和結構均表現較弱。

數據顯示,9月新增信貸1.59萬億元,同比少增約7200億元,結構看,銀行對票據衝量的依賴依然存在,居民和企業加槓桿的意願依然較弱。

但論壇上,多位參會嘉賓均表達出對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決心和信心,併爲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增長建言獻策。

正如李雲澤在演講中提到,將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金融供給、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暢通資金循環,全力支持經濟回升向好。

吳清稱,“隨着重點改革任務加快落地,一攬子增量政策的陸續推出,存量政策持續發力,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將更加穩固、行穩致遠。”

潘功勝則表示,將聚焦服務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加強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逆週期調控力度,提升金融支持政策的精準性、有效性,爲經濟穩定增長、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穩步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促進經濟動態平衡。

實際上,中國經濟自身經歷了深刻的結構調整和動態平衡過程。近年來,中國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等戰略舉措,持續推動經濟增長模式從傳統的經濟高速增長導向轉向創新驅動型和質量效益型。

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比穩步提升。數據顯示,消費的作用持續增強,消費、投資、淨出口三大需求佔GDP比重,從2010年的49%、47%、4%,調整爲2023年的56%、42%、2%。

潘功勝表示,在經濟運行中,需要把握好三個方面的動態平衡:一是經濟增速和經濟增長質量的動態平衡;二是經濟增長中內部和外部的動態平衡;三是投資和消費的動態平衡。

而實現經濟的動態平衡,則需要把握好幾個重點。潘功勝強調,一是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方向應從過去的更多偏向投資,轉向消費與投資並重,並更加重視消費。此外,更好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科學把握和平衡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提高政策與市場關切的交集度和針對性。另外,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營造良好的法治經濟環境,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