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平: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近日,國務院以“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強化政策協同提升實施效果”爲主題,進行第十次專題學習,強調要強化政策統籌和部門協同,打好政策“組合拳”,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去年底以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政府工作報告》等重要會議和文件都反覆強調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必須完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統籌推進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是提升宏觀調控效能的重要抓手。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日益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宏觀經濟治理的複雜性明顯上升,經濟工作中兩難多難、需要統籌兼顧的問題越來越多。同時,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多重約束下求解最優的過程,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從而最大程度提升宏觀調控的整體效果。

之所以強調宏觀政策取向的一致性,是因爲在實踐中存在着政策不一致的情況,並因此而產生了“合成謬誤”或“分解謬誤”。比如,從整體與局部的關係看,有的政策“政出多門、九龍治水”,甚至相互掣肘、彼此打架;有的政策局部合理,但疊加後反而產生負面效應,導致“局部用力、全局不利”。從長期與短期的關係看,有的地方或部門將長期目標短期化、系統目標碎片化,把“持久戰”打成“突擊戰”,在政策執行中存在“一刀切”或層層加碼的現象。凡此種種,不僅消解了政策應有的效果,也干擾了經營主體發展預期。

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的要求,需要貫穿從政策謀劃到實施的全過程,着力提升各領域政策目標、工具、力度、時機、節奏的一致性和匹配度。政策出臺前,要經過一致性評估進行充分論證;政策執行或調整時,要與宏觀政策取向持續保持一致;政策落地後,要對政策效果及時檢視評估,整個過程中與宏觀政策取向不一致的要及時調整或暫停執行。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各方面都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穩增長、穩預期的政策,慎重出臺有收縮和抑制效應的政策。

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綜合考慮政治和經濟、現實和歷史、物質和文化、發展和民生、資源和生態、國內和國際等多方面因素。實踐表明,除了經濟政策外,許多非經濟性政策也對經濟運行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對於新出臺的政策,要綜合評估對經濟發展、穩定預期、就業民生等方面的影響,增強政策制定和執行全過程與宏觀政策取向的一致性。

時間已經進入四季度,做好下一階段經濟工作十分重要。各方面要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抓緊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增量政策,確保各項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爲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