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價要回歸“育人”本位

教育承擔着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任務,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評價辦學指揮棒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保障。長時間以來,我們施行的是知識教育,教書與育人相互分離,教育評價存在着功利化的錯誤傾向,教育的育人功能大大消解,學生沒有得到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推動我國教育領域全面改革,將促進教育評價迴歸到“育人”本位上來,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堅實保障。

馬克思一生非常重視對“人”的研究,人的全面發展是其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馬克思站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高度指出:“衡量人類進步的根本標準,歸根到底在於人類個體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就個體而言,人的全面發展主要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人的社會關係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個性的充分發展。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的主要功能在“育人”,教育評價也必然着眼於“育人”本身。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僅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世界觀道德品質,也就是形成“社會人”的具體社會特徵,這需要通過“育人”來完成。“育人”是用社會主流認可的價值觀來教育學生,進而保證我們的辦學方向。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人,掌握的知識越多,對社會、對他人的危害會越大。因此,我們要把教育評價迴歸到“育人”本位,以培養能夠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雖然所處時代不同,個人經歷不同,建立的教育理論也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達成共識的:即都強調“育人”的重要性。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爲:“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沒有道德的人學問本領愈大,就能爲非作惡愈大。”近代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明確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認爲是人類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受教育評價指揮棒的影響,“智育第一”的觀念國人心中仍根深蒂固,仍深深地根植於許多教師、家長頭腦中。我們也倡導了多年,要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弊病,但收效甚微。青年學生的思想尚未成熟,他們要面對各種複雜的、形形色色的思想的衝擊,要在各種價值觀交錯出現的社會生活面前決定自己的人生價值取向,這迫切需要老師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是,面對分數決定前途命運的利害,學生學習的目的爲考試,考試的目的爲升學,升學的目的爲將來找到好工作,其他的一切都靠邊站,教育的育人功能被擠得無立足之地。現實提醒我們應切實把“育人”放到應有的位置上,促使教育返璞歸真。

人的素質中有比知識、能力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學生優秀的品質、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爲習慣卓越的創新與想象能力、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和諧爲人處世的能力,等等。教育評價是辦學的指揮棒,決定着辦學方向,有什麼樣的教育評價觀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觀,我們一定要讓教育評價迴歸“育人”本位,真正做到“爲黨育人,爲國育才”。

作者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