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期越長 消費者更不可能退貨 「慣性」會讓人留下買到的鞋
寬鬆的退貨政策能改變人們心意的原因,在於是否要嘗試新事物的猶豫程度會下降。(示意圖/shutterstock)
退貨讓零售商傷透腦筋。消費者每年退回0.25兆美元的商品,其中能以原價再度出售的不到一半。除了造成存貨管理的問題,零售商還得想辦法讓可賣的退貨品再度上架,分類已經受損的商品,以交給各種特價商店與批發商。
直覺上,縮短期限是合理做法。東西賣出去愈久,就愈難再度賣出去。服飾會退流行,科技產品會過時。縮短退貨期理應能減少退貨數量。就算被退回,商品的賣相不會太差,比較容易轉售。
然而,研究指出縮短退貨期限或許是缺乏遠見的策略。兩位行銷研究員做了一個實驗,讓不同組別的消費者隨機適用於不同的退貨政策。分到嚴格政策的那一組,唯有產品有瑕疵或送錯東西才能退還。寬鬆組則隨時可以無條件退回任何產品。
研究結果與直覺相反,限制較少的政策反而能增加利潤,而且不只是增加一點,是高達兩成,原因是寬鬆的政策增加的不只是退貨量,銷售量與口碑也會跟着成長,而增加的部分足以抵銷額外的退貨成本。如果應用在實驗裡那家公司的所有客羣,寬鬆政策可讓年利潤增加超過千萬美元。
如同減少前期成本的原理,減少後期的阻力也能刺激人們行動。道理就和免運與免費試用一樣,寬鬆的退貨政策能改變人們心意的原因,在於是否要嘗試新事物的猶豫程度會下降。當你知道隨時都能退貨後,風險降低,更能安心採取行動。
降低試用門檻,能從各種層面協助催化劑克服不確定性。其中有另一個層面也值得一提。
我們在〈敝帚自珍效應〉那章提過的馬克杯實驗,顯示物品在賣家眼裡,比在買家眼中珍貴。人們一旦擁有,就會產生感情,不願意放棄。
試用正好能利用敝帚自珍效應,讓人們的心態從「取得」變成「留住」。人們在試用產品前,他們考慮的是要不要買下:值不值得花這個成本、這些心力去取得。
而在試用過產品後,人們面對的問題變了:這次不是考慮要不要付五美元看雜誌,而是要不要付五美元繼續看,避免放棄使用。有的人會不願意付市價取得某樣東西,但更多人願意付相同價格、只求不失去。
試用把東西交到人們手上,他們從潛在的馬克杯買主,變成潛在的馬克杯賣家。問題從原本的願意付多少錢取得,變成需要獲得多少補償才肯放棄。由於放棄的代價更高,多數人願意付錢留住。
提供更長的退貨期,實際上會讓人更不可能退貨。換句話說,可以留着九十天再退,而不是三十天的話,人們退回商品的可能性反而降低,因爲已經有感情了,他們感到自己是東西的主人,難以割捨。
鼓勵試用的活動,同樣能巧妙利用人們天生的慣性。在顧客訂購新鞋前,慣性會讓人覺得先穿舊鞋就好。除此之外,市面上的鞋款太多,很容易碰上選擇困難症,乾脆算了。
然而,如果因爲免運或可以退貨的緣故,人們克服了那樣的慣性,真的訂購了一雙鞋,此時慣性造成的影響就轉向了。問題不再是花力氣取得新鞋是否值得,而是是否值得花力氣擺脫纔剛買的鞋。
一旦新鞋到你手裡,要退貨的話還得自行包裝、列印退貨標籤、把商品寄回店家。而且你還得再度花力氣在琳琅滿目的選項中搜尋,找出這次要買哪雙鞋。鞋子還是鞋子,但換一雙要多費好多力氣。此時慣性再度獲勝,只不過這一次,慣性是讓你留下已經買到的鞋。
(本文摘自《如何改變一個人》/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約拿.博格 Jonah Berger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行銷教授,着有暢銷全球的《瘋潮行銷》(Contagious)與《何時要從衆?何時又該特立獨行?》(Invisible Influence)。他是世界知名的專家,專門研究行爲改變、社會影響、口耳相傳,以及產品、點子與行爲流行的原因。
博格發表過五十多篇頂尖學術期刊論文,通俗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哈佛商業評論》等各大刊物。平日亦經常替Google、Apple、Nike等企業與蓋茲夫婦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出謀劃策,協助數百間組織推動新產品採用,扭轉大衆觀點,改變組織文化。
他榮登《快公司》(Fast Company)商業界最具創意人士排行榜,研究成果多次名列《紐約時報雜誌》的「年度創意」(Year in Ideas)。
【譯者簡介】
許恬寧
師大翻譯所畢,自由譯者,近期譯有《何時要從衆?何時又該特立獨行?》、《當上主管後,難道只能默默崩潰?》、《慣性思考大改造》。
《如何改變一個人》/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