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檢查驚見陰影? 醫師揭露「偶發腫瘤常見位置」
▲X光檢查是健檢項目之一。(圖/達志示意圖)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隨着保健觀念升高,越來越多民衆選擇在定期健檢中,包括超音波檢查、磁振造影、低輻射肺部電腦斷層、正子造影檢查等高階影像檢查,許多「健檢偶發瘤」也因此被發現。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健檢偶發瘤是指在健檢中偶然發現的腫瘤,通常沒有明顯不適症狀;良性比例較高,但也有可能爲惡性。康宏銘提到,健檢偶發瘤常見於甲狀腺、肺、腦下垂體、腎上腺、肝臟、腎臟、胰臟、卵巢等位置。以甲狀腺爲例,一般人終其一生,有50%的機會出現甲狀腺結節,其中真正的惡性腫瘤不到5%,甚至可能低於2%,因此需整合個人病史、家族史、身體診察徵候、血液檢查結果、病竈影像特色等,才能做出適當的判斷,例如持續追蹤還是切片檢查或手術。
另外,康宏銘也指出,肺結節也是健檢常見的腫瘤,文獻報告指出,肺部電腦斷層出現肺結節的比率,從8%到51%不等。根據受檢者的年齡、抽菸與否、過去病史、肺結節出現的部位、大小、形狀等,可以先概算出惡性腫瘤的機率,參考此項風險值的高低,再根據病竈是屬於實心結節或毛玻璃狀結節等特色,評估是否需立即開刀或切片檢查,或是定期追蹤。最後康宏銘提醒,除了病竈是良性或惡性讓人費心以外,輻射暴露的風險也應該加以考量,許多高階影像的檢查儀器輻射暴露劑量也較高,建議要與家庭醫師討論檢查項目,才能讓健檢合理有效率。★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