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刮痧消暑氣 瞄準穴位散熱升級
一到夏天只要在戶外活動沒5分鐘,多數人共通的怨念就是熱到快抓狂,若頻繁進出冷氣極強的室內,或是大口喝下冰品冷飲,中醫觀點認爲反而容易把暑氣封在體內,排汗、散熱困難形成「陰暑」,想要排出暑氣,中醫師建議,可以靠陶瓷湯匙或者薄荷棒,沿着風池穴往肩井穴的方向(由後髮際往肩膀方向)進行刮痧散熱。
▲刮痧消暑記得要順着風池穴往肩井穴的方向,避免來回刮引起皮膚擦傷。(圖/華人健康網/攝影/黃志文)
中醫師張文馨指出,「陰暑」特愛找上嗜吃冰品、吹冷氣的人,因愛吃冰品吹冷氣身體容易犯溼邪,造成汗孔閉塞,暑熱之氣無法正常排汗散出,就會開始頭痛身重、肩頸僵硬;另外,溼氣滲入脾胃,也會引起腸胃不適、胸悶噁心、食慾差等症狀,可以觀察舌頭上是否鋪了一層白白偏厚膩的舌苔。
刮痧方向:風池穴→肩井穴
想要減輕頭痛不適、去暑退熱,可以使用陶瓷湯匙、或者薄荷棒沿着風池穴往肩井穴(由後髮際往肩膀方向)進行刮痧,約刮 20下左右即可,切記往同一個方向刮,當出現發紅的「出痧」就好。
▲風池穴到肩井穴的刮痧方向。(圖/華人健康網/攝影/黃志文)
張文馨醫師解釋,刮痧去暑的原理是透過血管擴張、微血管破裂,使皮膚出現片狀或點片狀瘀斑或出血,來達到散熱的效果,力道不要過大,若刮出一大片黑青反而對身體不好。
刮痧工具:陶瓷湯匙、薄荷棒
另外,爲了避免皮膚表層因摩擦而受傷破皮,刮痧時須搭配適當的潤滑劑,常用冷開水、萬金油、米酒促進血液循環,但皮膚容易過敏或肌膚嫩薄的人,不宜用萬金油、米酒,可用嬰兒油或水代替較無刺激性。
如果是使用薄荷棒作極輕微的刮痧,就不需再加潤滑劑。刮完痧後,先用毛巾擦乾皮膚上的潤滑劑及汗水,之後再喝一杯溫開水,記得不要喝冰水,還有提醒皮膚有傷口或皮膚病、血友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經期與孕婦的腹部、空腹時、糖尿病傷口不易癒合的人不宜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