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機投誠 孫天勤獲賞7000兩黃金
反共義士孫天勤與其米格21座機。(本報資料照片)
「反共義士」是兩岸對峙的大時代產物,源於韓戰時期大陸1.4萬多名解放軍戰俘,被送到臺灣,第一批在1954年1月23日搭美國軍艦,由韓國仁川港抵達基隆,政府把這一天定爲「123自由日」,並制定各種安置、獎勵義士的辦法,甚至對駕駛軍機艦脫離中共的反共義士,提出鉅額獎金的獎勵措施。
第一位駕機「投奔自由」的反共義士是1960年1月12日駕駛米格-15戰鬥機的王文炳,他從浙江路橋起飛,在宜蘭墜機身亡;最後一位則是1989年9月16日駕駛米格-19戰鬥機的蔣文浩,他從福建龍溪起飛,降落金門。
政府當年除了公開表揚這些反共義士之外,還會頒發大筆黃金或現金給他們,其中以孫天勤的7000兩黃金最多,數量令人咋舌;孫天勤也是反共義士中位階最高的一位,並在我空軍任職,這些義士因此成爲中華民國反共宣傳的最好樣板。
此外,還有「六義士」,指的是1983年5月5日自中國大陸劫持民航機降落到南韓漢城春川美軍飛彈基地,被中華民國政府稱爲「反共義士」的卓長仁、姜洪軍、高東萍、王豔大、安偉建及吳雲飛等6人。
這些反共義士來臺後,除了領取獎金,多數都在空軍服務,有的人退役之後到其他國家生活,有些人則繼續留在臺灣,有的過得很低調,但也有反共義士經常上社會新聞。
隨着冷戰氣氛轉變,中華民國政府在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兩岸關係和緩、開放交流。此後,劫持民航機來臺便被視爲劫機犯,都會原機遣返,反共義士光環逐漸衰退在歷史的洪流中。